谈谈你对“读书志在圣贤”这句话的理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3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出自《朱子家训·全文》

解释: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立志要高远,目标要明确;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所以要向圣贤看齐,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圣贤!

《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核心就是要让人成为一个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贯追求。其中有一句话论及一个人到底应该怎样读书、怎样为官,至今仍然很有教育意义,值得大家好好领悟。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这是强调读书一定要有志向,要“志在圣贤”,提升自己的境界,做圣贤人。不能一心为了科第,为了做官,为了追求功名富贵。

志在圣贤、志在智慧、志在明理的快乐胜如志在学历、志在赚钱、志在功名的快乐。

学历、赚钱、功名等,都是身外之物。一味追求这些身外之物,欲壑难填,永无止境,很难让人得到快乐。

你有高学历,别人比你更高,你能快乐吗?

薪水比较多,又想赚更多钱,你能满足吗?

赚了钱还不满足,还要有很高的权势地位,求之不得,你不痛苦吗?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要拿自己去跟别人攀比。与人攀比,向外追求,方向错了,目标错了,这是自己找罪受。

相反,如果是注重修养心灵,志在圣贤、志在智慧、志在明理,这样的读书,就会越来越有境界,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明事理,身心就会越来越自在,就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就拿赚钱来说吧,目标不一样,苦乐就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赚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贪求的欲望,而贪求又是没有止境的,这就很难体会到欢乐。

富贵未必快乐。你看那些大富大贵的人一天到晚忧虑、烦恼,晚上都睡不着觉,怕自己的家产有损失,或者别人可能会谋害他,请很多很多保镖,买很多很多保险,哪能快乐?

如果赚钱是志在可以回报父母、回报国家,是希望能够去帮助更多苦难的人,那么,他在赚钱的过程中,心情会是非常喜悦的。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句话是强调一个人当官要爱国爱民,不能搜刮民脂民膏,用于个人和家庭的享受。

宋朝范仲淹有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不能仅仅考虑自己,考虑自己的小家庭,要心怀天下,时刻不忘国家人民的利益。

当今社会,国家公职人员,领的是公家的薪水、是纳税人的钱,应该知恩报恩,一心为公。不能坐享其成;不能总是希望工作少做一点,薪水多拿一点;更不能浑水摸鱼,占国家的便宜,假公济私,违法乱纪。

那些骑在人民头上,自私自利、作威作福的人,最终总要栽跟头。而“俯首甘为孺子牛”,总会得到人们的拥戴。

人生短暂,应该放下自私自利的念头,为大众着想。不能只图自己的功名富贵,只为自己的家庭着想。

做人要跳出自我,要有格局。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大孝;能成就圣贤,普利众生,使千秋万代的人获益无穷,是至孝。

总之,人生在世,无论读书也好,为官也好,一定不能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一定要牢记“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两句古训,向古往今来的圣贤学习,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朱子家训》感悟之二十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