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方法让家长学会引导孩子注重仪表,提升人格魅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18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形成对于自我的认知,他们会对美有概念,喜欢漂亮的东西,同时对自己的形象也会开始在意。

美学概念从此开始有了萌芽,大人有的时候会因为孩子过于爱美而觉得他们喜欢华而不实,但其实并非如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孩子天真的天性来说,美对他们并不仅仅是一种虚荣的表面,他们可以通过美的外表而体会其内涵。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从穿衣打扮开始让他们注重仪表,提升人格魅力。 漂亮只是美学概念中很小的一部分,美还包括了秩序,整洁,能让人感到舒服的一种感觉。

同样的两个人,如果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都在同一水平,公司一定会选择那个穿衣打扮大方得体令人感到舒适的那位。美不一定是夸张和突出的,而人格魅力也并非一定要有个性才能吸引别人的目光。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马马虎虎满不在乎的话,谁又会对这样的人另眼相看呢,每个人都像一间房子,只有第一眼看上去让人觉得舒适,才会有走进去了解参观的想法。外在的仪表就是一扇玻璃窗,内涵则是房间的陈设和布局。

一个不注重自己仪表的人,房间里面的陈设再精美,相信都会被模糊不清的玻璃窗挡住了想要了解内容的目光。


所谓注重仪表美并不是让家长每天都把孩子打扮得光鲜亮丽,而是要让孩子自己明白整洁的仪表能够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同时也让别人感到舒适。

不是最贵最华丽的衣服才符合美的要求,要从小培养孩子注重个人卫生,出门前照镜子检查自己的仪容仪表,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然后形成独特的气质魅力。

可以说正确的服装搭配是审美培养的第一步,注重仪容仪表整洁是拉近与他人距离的基础。

一个人的审美虽然长大之后通过学习是可以改变的,但在童年时期潜移默化的印象则是永远都无法彻底改变的。审美说起来很抽象,事实上与家庭教育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如果家长能够从小就给孩子根植了大方得体的概念,他们今后的行为就会朝着这个方向走,培养孩子较高审美意识,让他们能够把较高美学与个性完美结合起来,能够建立自尊自信,将其培养成一个气质良好的人。


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对于他们的穿戴选择家长不用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要让孩子自己去选,有的时候越是强调这个应该穿,那个不可以穿,孩子越容易有逆反心态。

本来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家长一说反而不愿意穿了,只要是应季的衣服,穿什么可以让孩子自己去选择搭配。

他们有追求美的权利,更有选择的主动权,对于孩子来说好看的未必就是最贵的,他们的眼光独到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想法冒出来。

家长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审视和评判孩子的审美,只需要在最后把关看一下孩子穿得是不是得体就好,至于细节部分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审美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反映到气质上,气质与审美成正比,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样的场合搭配什么样的衣服,而不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穿一些迎合别人审美但自己不喜欢的搭配。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审美最初可能是从模仿喜欢的人物开始,又或者是看着周围成年人怎么对自己才有了想法。

当孩子因为盲目追求而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的时候,家长可以适时引导告诉他们哪里出了错,要用温和的语气而不是讽刺和打击,比如说“你穿这个真丑”“这样穿出去让人笑话”只会打击孩子对自己审美的自信,自卑会导致他们不敢追求美,影响正常审美观的形成。

孩子在追求美的过程中难免会把握不好尺度,比如说用妈妈的口红把自己涂得乱七八糟,偷偷抹爸爸用的发蜡把头发搞得像鸡窝。这其实都是他们在尝试追求美,家长不能因为眼下糟糕的结果而斥责孩子。

要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正确的用法,引导孩子使用,父母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对美的追求。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穿衣打扮,拥有不俗的气质,但这些都离不开点滴小事的累积。

但是在过程中父母要注意,不要因为打扮而让孩子产生攀比的心态。好看的首要前提是提升自己的自信,而不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

如果别人有自己没有也没有必要过度追求,要让孩子知道人外有人,靠和别人比较而赢得别人的注意力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美感培养除了体现在穿衣打扮上之外,还有很多事情都能够反映孩子对美的追求,比如说画画,亲手打扮娃娃,给喜欢的小 汽车 贴上贴纸。

家长平时要尽可能地鼓励孩子让他们施展创造美的才能,给他们机会diy,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家长可以让孩子为喜欢的玩具打扮。

在给喜欢的东西打扮的时候,孩子也会逐渐形成更好的审美观,更愿意打扮自己。

大方得体的穿着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不要小看简单的穿衣服,其中就蕴含着很多孩子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小心思。

在这个物质丰富充满个性张扬的时代,家长有义务帮助孩子从小建立属于自己独特气质的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展现自我,拥有自尊和自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