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1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1 拼音

《zhū bìng yuán hòu lùn 》

2 概述

《诸病源候论》系中医病因、症候专著。又名《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以论述各科病证的病因、症候为主要内容的古典临床医著。由隋·太医博士巢元方等编撰,书成于大业六年(610年)。全书共50卷,分为67门。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多科病证,列述诸病病源、证候计1739论。从全书内容可以看出,巢元方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进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以系统地分类。可以说,此书继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后,为临床医学理论开拓了一个较为深广的基础。

巢氏所编,内容极为丰富。不仅收罗病证之多为前所未见;对诸病病因、病理的阐析,和症候的描述分类,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30卷以内科病证(外感热病及内科杂病)为主,兼述五官、口齿病证。31~36卷重点论述外科病证(包括疮疡、痈疽、瘿、瘤、瘰疬、多种皮肤病、肛肠病、烧伤、骨伤、内痈等)。37~44卷列述妇产科病证(自“妇人杂病”至“产后病诸侯”)。45~50卷为“小儿杂病诸候”(实际上包括小儿易患的内、外、五官等科多种病证)。对于每一门类中的若干病证,均能简要介绍其病因、病理和症候。于诸证之后,基本上不载述治疗方药,而多附有“导引法”。由于隋以前的导引专著多已佚失,故从治疗学的角度,《诸病源候论》保存了我国早期“导引”疗法的不少精粹内容,是值得进一步学习研究的。

该书在疾病分类方面,较之前人更为细致、明确,如对内科的急性热病,巢氏分为伤寒病、时气病、热病、温病、疫疠病五类。对传染性热病的病因,提到患者接触“乖戾之气”,足见对致病原的认识,较前有了突破。还提到可采用预先服药以预防疫病或控制感染。书中指出山区瘿病,系因饮用缺碘的“沙水”所致,这是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病因的生动描述。该书还记载了人体多种寄生虫病(所谓“九虫”),并认识到疥疮的发病与疥虫侵染直接相关。对于消渴病(糖尿病)容易合并痈疽、水肿等,也有明确的载述。至于内科杂病中的疟病、黄病、气病、脚气病、咳嗽病、淋病、水肿病等,无论在症候和分类的补充,或病因、病理的认识等方面,均较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外科则扩展了较多的病种,在分类方法上,将原属内科杂病的“肺痈”,列入外科病证; 指出漆疮是由于个体“禀性畏漆”的特异性。书中对恶性肿瘤也有片断载述,如提出“禽疽”是一种体表多处可见“肿合牢核痛”的病证; “杼疽”的症候特征是项及两耳下有肿块……。此二证均可在半月左右致人于死,提示了这些病的外现主证及预后不良,可以说是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较早记述。值得提出的是,该书还介绍了腹腔外科中断肠的“针缕”吻合手术、创面的缝合以及血管的结扎术(所谓“以‘生丝缕’系绝其血脉”),反映了我国古代外科在手术基本操作方面所取得的较高水平。妇产科方面,对胎、产、经、带及妇科杂证有较为扼要的介绍;对已婚、未婚,已产、未产的不同病证特点,也有重点的分析。对儿科多种杂病(包括先天、后天)的病源、证候作了较全面的归纳; 并指出小儿脏气脆弱、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为后世儿科专著提供了丰富的临床资料。五官、口齿,也选编了常见多发病证。

《诸病源候论》在中医临床文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后世具有相当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唐·孙思邈编写《千金要方》时,较多地引了该书的内容; 唐·王焘的《外台秘要》,宋·王怀隐等的《太平圣惠方》、刘昉等的《幼幼新书》,明·朱主编之《普济方》等名著中有关病因、病理分析,大多依据《诸病源候论》,或以此书作为重要的参引文献。故清·《四库全书总目》称誉此书为“证治之津梁”。现有多种刊本。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相继出版影印本及南京中医学院所编《诸病源候论校释》,为继承和发扬中医临床理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