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区的铁路反而比平原的铁路多,比喻我们江汉平原很少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江汉平原的铁路,一直都很少。说起来,湖北省的铁路在全国也属于比较少的。五六十年代全省就只有一条京广线,和武汉到黄石的一条断头路。七十年代由于三线建设,才修建了焦枝铁路和汉丹线。到了八十年代,这条铁路延伸到重庆成都。到了二千年才又有了京九线。到二千年时,江汉平原都是基本上无铁路。直到2014年,由于修通了沪汉蓉铁路,这条铁路算是江汉平原弟一条真正意义的铁路。也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经济效益最好的铁路。至此后,江汉平原逐步开始了铁路建设的小高潮。但原江汉平原铁路成网。必定会带来湖北省发展的新的高潮。必竟江汉平原才是湖北省精华所在。江汉平原兴,才有湖北省的兴旺发达!

因为新世纪以来的西部开发,和近几年的扶贫政策影响,中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山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加快,特别是铁路建设的速度,高于同处于中西部地区的平原地带,就拿湖北来说,像宜昌周边的兴山、秭归、五峰等地,规划了几条高铁,这让江汉平原腹地的荆州自愧不如,因为除了有国家扶贫政策外,更让人诧异的是湖北推行“一主两副”政策,无论从铁路交通项目、城市基础建设、工业项目投资、自贸区设立,甚至地级市的领导高配上,都分成三六九等,优先向两副倾斜,这无疑加重了省内城市间的分化,也造成了经济发展的非良性循环,加上领导对两副态度的加持,积淀了一定的民怨,特别是年轻人看不到家乡发展的希望,大都不愿意留在荆州,致使人口红利渐渐散失,这样下去会对未来城市发展造成更深远影响,值得各级领导深思。

谁说平原地区的铁路就少,中国从19世纪后期发展铁路就是从东部平原地区开始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技术条件不行,在山区修铁路比较困难。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中国的铁路有两万多公里,绝大部分是在东部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在西部地区大规模修建铁路,一些山区铁路的建设,让西南地区与其它地区联系了起来,只是在山区修建铁路受到的关注高于在平原地区修建的铁路。江汉平原的铁路也不算少嘛,除了京广铁路从江汉平原经过,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了汉丹铁路,七十年代修建的焦枝铁路也是在江汉平原西部边缘,后来又有了武九铁路,世纪之交那几年建成了长荆铁路,前些年又建成了汉宜铁路,后来作为沪汉蓉大通道的一部分。而湖北西部山区的铁路数量也没有江汉平原多,鄂西北就是襄渝,现在要修建西武高铁,另外郑万高铁要从长江北岸过,恩施就是一条沪蓉线,至少那些山区铁路的数量并不比江汉平原的铁路多。

江汉平原、秦汉史载:极目楚天舒。云梦泽、江南鱼米之乡。江南一词也起源于此地。长江、汉江都是一千多公里直穿湖北、经过此地、还有众多长江、汉江支流、水系发达、在没工业运输之前、交通十分发达、在有了工业革命后、民国时期至二十世纪前、在国力不足的情况下、国家把钱投入到了交通不便利的地方和山区、修铁路、带动出行、运输是唯一的选择、对于天然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肯定不会投入。随着国力增强、水路太慢、从二0一几年起江汉平原有高铁、现在还有几条在建设中。

受技术、设备、财力、防洪等因素,上个世纪勘测过多次还是放弃了修建铁路。现在,有钱有技术,汉宜铁路,江汉平原段大多数是高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