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频率的音感特征:
30~60Hz 沉闷 如没有相当大的响度,人耳很难感觉。
60~100Hz 沉重 80Hz附近能产生极强的“重感”效果,响度很高也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可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作用。
100~200Hz 丰满
200~500Hz 力度 易引起嗡嗡声的烦闷心理。
500~1KHz 明朗 800Hz附近如提升10dB,会明显产生一种嘈杂感,狭窄感。
1K~2KHz 透亮 2800Kz附近明亮感关系最大。
2K~4Kz 尖锐 6800Hz形成尖啸,锐利的感觉。
4K~8Kz 清脆 3400Hz易引起听觉疲劳。
8K~16Kz 纤细 >7.5KHz音感清彻纤细。
音响技术是为音乐乐器服务的,所以音乐乐器当中的频率也就是人耳能听到的频率即20HZ---20KHZ。
在音乐乐器当中有几个基调:CDEFGAB,用简谱来表示就是1234567,每个基调当中都包含123456,而它们之间就存在一个升降调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多段均衡器也中存在,在均衡器的说明书中能找到这样一个名词: O C T ----- 即八音度。
就是上面所说的音乐乐器的升降调关系.现在说下均衡器中的频点,如31段均衡器中有31个:20,25,31,40,50,63,80,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K,1.25K,1.6K,2K,2.5K,3.15K,4K,5K,6.3K,8K,10K,12.5K,16K,20K..
在这当中我用红色,蓝色区分的就是OCT(八音度)升降调的关系,其它的频点也是每相隔二个频点就是一个OCT,在每个OCT之间有二个频点插入为的也是对频率的细调的作用。此外均衡器也起到一个拉峰削谷的作用。
使用均衡器虽然能够改善音质,但是如果使用不好同样破坏音色,下面谈一谈如何使用均衡器及一些注意事项。
1、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了解音源的`音色,根据听感主观评价决定要调整哪段频率,粗略地确定频率调整范围,把这段频率的增益开到最大值,以便于监听; 利用扫频的方法逐渐缩小频率范围,当确认某段频率点音色符合调整意图时,确定频率。
接着,将频率增益逐渐减小,当听感频率均衡比例合适时即确定响度,仔细监听,确认别的频段是否需要进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乐器是复合音色,根据傅里叶级数可知,一个非正弦波是若干个正弦波之和,因此在进行均衡调整时应根据基波与谐波的关系总体考虑音色特点,尽量反映出乐曲的全貌。在进行某件乐器的频率均衡时,靠增减单点频率是不能奏效的,需要对各个频率分别进行处理。只有充分发挥全音频范围各段频率的协调作用,才能反映出乐器的音色特性。
2、均衡器用于高电平时有可能造成失真,这是因为频率的提升增加了电平,尤其是当所提升的频率接近最大允许电平值时,如信号总电平本身已接近或达到最大输出状态,在音乐进行中,那些被提升的频率就很容易造成瞬态的失真,因此应避免出现过载的情况。
3、均衡器也会改变信号的相位响应。由于相位响应的变化是非线性的,会使声音的瞬态模糊,且均衡量改变的越多就越严重,因此要尽量避免过分地提升或衰减。而传声器本身就是一种均衡器,因此传声器的指向性和敏感度会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一种传声器的摆位对应一种均衡的设定,因此选择正确的传声器和正确的摆位是很重要的。传声器的均衡应尽量与要处理的信号所要求的均衡相符,以减少过量均衡引起的相位改变。
4、在进行均衡处理时,常会出现调好通道的声音后,再均衡其他信号时之前调好的声音又变得不好了的情况。一个本来显著的声音信号由于其他通道信号的提升而变得不突出了,因此也要作一定的提升,这会造成总电平的提高,甚至出现过载现象,这时可用衰减来代替提升。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声音过于模糊、浑浊,可衰减中低频来达到增加中高频成分的目的,从而使声音变得清晰。
5、由于很多乐器的基频在低﹑中频段,而基频决定音调,因此使用窄带均衡时应格外小心,因为低频、中频的过分提升会使音调发生变化,窄带均衡的过分强调还会产生声染色,因此在处理较柔和的乐器时应选择宽带均衡器。宽带均衡器主要用于改善大范围的频响缺陷,窄带均衡则用于处理特殊频段的频响问题。
6、在多轨录音中,尤其在时间紧迫时,不宜草率调整均衡器,应在后期制作时慢慢调整。不要为了用均衡器而用,很多音色不用均衡器就已经很好了,用了均衡器反而会失去原有的音色。均衡器对声音最主要的作用是润色,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用,保持声音的自然是最好的。
对声音作均衡处理都是靠个人感觉来把握,了解这些相关内容,以及对声源素材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调试人员的不断实践和更多经验的积累,利用好均衡器,使均衡器在改善音质上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