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陷“考试”的怪圈而不自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你是否想过“考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正常会遇到两大“难关”,一个是中考,一个是高考,而且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考试是家常便饭,甚至有的人说:学生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而生。

每次考试不但被家长和老师用来考察总结我们这段时间的学习状态,是否用心,是否努力,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而且,还被用来预测我们可以考什么样的初中,什么样的高中,什么样的大学。从迈进小学大门的那一刻,我们就被告知,要好好学习,考试要考100分,要考班级前几名。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考试?而我们也被教育的接受,只有考的不好,抱怨时才会问:为什么那么多考试?为什么要天天考试?,而这也仅限于发牢骚而已!

学生时,不断被考试束缚着;长大了,偶尔做梦还是考试;成为父母后,跟孩子一起忍受着考试结果的心理考验。反正就是没有认真想过“考试”。

也许你会说,考试就是为了考察你是否掌握了现在学习的知识;考试是为了能进入好的学校,能让寒门子弟有一个往上走的机会;考试就是为了证明你的能力;考试就是学习的必须工具,不然你怎么知道自己到底学会还是没学会.......相信你还有各种各样的答案,也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在此,我们不是去批判考试,也不是弘扬考试,而是为了让我们能正确的看待考试结果。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先说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次考试,那次考试对我造成的影响超过了包括高考在内的所有考试。高考时,我英语考了130分,应该算是不错的成绩,而且自己也一度因为记忆力好,喜欢背英语课文,不懂语法,但可以靠长期背诵课文积攒的语感正确答题,被初中英语老师表扬,一度觉得自己英语很好,可是上了大学后,大一那年,我们需要用英语演讲一个主题,当时也很自信的登台演讲,只是,讲完后,英语老师走下来,问我的同桌:她平时说话是用普通话么?我和同桌都一脸懵逼的看着老师,“对呀”,同桌回答到,不明所以的看着老师。

“那她的英语发音怎么这样,口音这么严重”,老师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道,当时,6年累计的英语自信瞬间崩塌,我想说“老师,因为我学习英语时不说普通话,我的初中英语老师也是这样的口音啊”,头低的不能再低,从那以后,“恨”上了这位老师,同样也“恨”上了这门科目。不再用心学,只是应付。而且再也不敢开口说英语。

直到考英语四级,第一次,没考过,差了25分,第二次报了,临考前心理素质不好,哭着不去考试,第三次,好不容易做好心理建设,踏进考场,最终用超过十几分的成绩告终。只是从此,英语成为我自认为最差的一门科目,直到现在每次我提出要考研究生,先生还取笑我“英语怎么办?”

现在想想,真的是被一场考试给吓怕了,有口音怎么着了,美国人不同州,还带有不同口音呢,为什么一定要是纯正的英语发音,我河南口味的英语怎么着了,只是最终对于英语的兴趣被考试给打败了。扯远了。

考试并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某一科目的潜力,最多就是能及时反映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它也无法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能保持多久,我们大脑储存知识,需要将对知识的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坦白来说,我是一个短时记忆很好的人,但是长时记忆就很差,所以我考前突击很管用,但是基本考完一个月,保准忘得一干二净,除非这个知识被一直使用。

考试几乎无法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也就无法得知学生为什么答对或者答错,如果没有答对题目,到底是因为没有学会这个知识点,还是考试粗心,或者时间不够,没有认真思考,等等,这些都是考试无法告诉我们的。换一种思路,对于答对的题目,就能反应出学生的推理能力?他们是通过深入理解知识点后作出的正确答案?还是凭主管意识判断的?还是背诵题目得到的?还是抓阄凭运气?虽说我们作为学生时自己知道,但被动的学习状态,你会主动的思考原因么。

我们再来说一下考试结果的制度设定,为什么获得总分的95%这样的分数就是A;获得总分80%-95%的分数就是B,等等以此类推,或者“优”“良”“差”,这样的准则预示着什么?代表什么?这让我想起篮球规则,一分球,两分球,三分球。其实只是一种游戏规则而已。达到不同等级的分数时,实际上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呢?得到A的分数就真的预示着所有的知识已经掌握了么?如果是,我想问,那么谁能保证一张考卷包含了所有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我们日后工作生活能用到的么?用不到,又有什么价值存在?

分数等级的确定,只是让我们给孩子贴上了不同的标签,将他们分成不同等级,指明了他们未来的方向,限制了他们发展的潜能。

萨尔曼可汗在《翻转学堂的可汗学院》中写到:考试可以决定哪些同学可以毕业升入更高年级学习,哪些会被淘汰,反过来,这种升学制度指明了谁有资格从事声誉更高、报酬更丰厚的职业,谁则会终生从事地位低贱的体力劳动,早起的工业社会需要众多地位较低的工人,归根究底,就是那些不同大脑、只用手和身体来工作的人,普鲁士教育模式这种给学生定性的方式确保了学校能向社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尽管,这种教育考试体系存在种种弊端和局限性,它扔被表述成“科学且客观”。

正如这句“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一样。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被考试锁定,通过考试过五关斩六将,在这个考试游戏中,通过不断闯关,取得不同的游戏奖励,到达不同的级别,而且我们还将之奉若神灵,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翻转命运。

也许你会说,社会的规则就是这样设定的,不考试不行啊,不重视考试也不行啊,知道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不参与,毕竟生在这个社会,或者身在游戏当中,不按照规则闯关不行啊。

是的,就像开始说的,我们不是在批判考试,也不是说考试不合理,只是我们需要看到这种游戏的存在,在面对考试结果到底有多么重要这一问题,或者,当孩子拿着一份不及格的卷子出现时,我们能抱着怀疑和谨慎的态度,永远不能理所当然的认为,考试结果是完全准确且意义深远的。

了解考试的本质后,也许,你可以做到正确客观的看待自己所经历过的考试,或者正在经历的考试,或者孩子的考试,不要用考试结果去评判自己的能力,否定孩子的努力,也许这次的考试题目刚好不在复习的范围内,正确的看待它,不是“一考定终身”,它只是告诉我们:哪里我还不懂,没有完全掌握。

能放开对于分数和名次的纠结,不带任何情绪的来思考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作为父母,能心平气和的看待孩子的考试结果,陪同孩子一起找原因,补足知识点,同时,教会孩子正确的看待考试结果,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的开篇说道:“求知是人类的天性”一样,不要让孩子这种天性被考试规则给破坏。这才是我们家长正确打开考试结果的姿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