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有名中医真的有用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7-06
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告诉你,名中医真的没啥用。我是一个患病两年的患者,至今仍在求医。看过的中医少说有二十个,都是正规医院的,我来讲讲感受吧。第一次看中医,去的是家三甲医院,本来是去看西医的,然后做了一大推检查之后,西医连药都没给我开就把我打发了。然后就去尝试了下中医。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冷清,其他科室都用在排队等号,中医科除了医生在看电视喝茶,一个病人没有。态度到是超级好,后来才知道,我就是个被宰的羔羊,各种忽悠我在其他平台买药。重没想过,在医院看病,药却是从其他平台快递到我手上的,花了一千五,一点用都没有。本来不相信中医了,不过病在身没办法,西医又查不出病跟,然后就经历了各种五花八门的中医。大致分以下几种,1西医院里的中医,他们还是比较空闲的,所以问诊时间还比较长,把脉也能把个一分钟,但是他们是以中药颗粒为主的,没有中草药,颗粒的价格是中草药的两倍。2西医院的中医,上来直接把脉,不到一分钟,病人连症状都没说全呢,他已经在给你开方子了,乱七八糟一大推,半个月量给你招呼上。3西医院中医,看检查单,问症状,脉都不把,直接开方。4西医院中医,各种跟你吹牛逼,讲道理,理论一套一套,开个方子还要翻小本本。再说说中医院的中医,他们相比西医院的中医要忙点,问诊时间稍短。1,上来问你病症,然后叫你去做检查,做过的检查,不是他们医院做的不看,重做,出个挂号费啥都没看出来就看见几张单子。2先把脉一分钟左右,看舌苔,问症状,开方子,附加推介一大推中成药,一般方子都开七天量,四五百。3直接把脉,不问症状,开方子,忽悠你开颗粒方,中成药,遇见这种你可以直接走人了。4比较良心的,非常认真仔细,药方也比较便宜,一般在两百的样子。候诊人数比较多,应该是有点名气,但就是看不好也没办法,连续几个月也看不到效果。最后再说说所谓的名中医,1挂号困难,没个手机公众号,在医院是不可能挂着号的,态度不错,看病仔细,把脉问诊时间也比较长,药方价格大致在一星期三百左右2省名中医,国务院津贴者,挂号靠掐点抢,手速慢就没了,岁数过大,一般都有助理,问诊时间过短,三分钟一个病人,把脉十秒,患者病状还没说清楚,助理药方都给你开好了,你再想补充症状,人家都不理你,药方偏贵,效果也是可想而知。重点就说说这种有名的中医吧,病人通过介绍,了解挂号流程,挂个号起码提前一个月。花着比别人高出几倍的挂号费,天没亮就大老远赶往医院,这种三分钟式看病方式,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吗?病能不能治先别论,最起码得认真对待吧,作为一个医生,医德那么不值钱吗。奉劝一句年纪大了,看不动了也别看,拿名声去欺骗莫名而来的人真的无耻到了极点。
第2个回答  2020-09-17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一直持有一种态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对中医进行研究,尤其是中药,好好地开发中药这座宝库。

如何开发?我觉得有一个非常好的范例,就是著名的砒霜治疗白血病的疗法,这个可以说是中药开发的典范。

做过科研的人都知道,你一定要提出科学问题。你要知道你的研究的出发点,或者idea,也就是很多论文里前言部分要说的内容。

现在不少做药学的人,思路之一就是从验方里寻找。然后我们去检测这个验方到底哪部分发挥作用(成分分析),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各种实验,从细胞模型到模式生物)。

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思路,就包括著名中医黑方舟子也是体现了这种验药的思路。

我举个例子,砒霜治疗白血病。

上世纪的时候,科学家忽然接到一个地方的消息报道,就是当地有中医使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治疗了白血病。而且这个案例是经历了大量的人实践的,所以可以说是证明是有效地。

于是科学家们就开始去进行验证,验证者是张廷栋教授,他和屠呦呦教授都是饶毅教授推荐的杰出人才。

他们到了当地,发现当地采取的办法是通过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最早是中医为了解决他母亲的癌症实现的,后来不少人也得到了治疗,基于此,可以认为,这个有效成分就存在于这三种药物中。

接下来,研究人员把这三种药物进行分析,并做实验,然后发现其中的砒霜成分是起到了最关键成分。

后来,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他们进一步依据这个研究,发现了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机制,这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如今这种药物在世界各地都在使用了

第3个回答  2018-10-19
伟人、名人对中医的态度

1、孙中山:患肝癌,协和医院宣告束手无策时,仍然不愿服中药。

2、曾国藩:儿子病危,叮嘱千万不要服中医所开之方药。因为“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亦不令尔服乡医所开之方药。”

3、吴汝纶(晚清文学家、教育家):“于中医之一笔抹杀”,临终前身患重病,仍然拒绝中医。

4、鲁迅:“中医不过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5、梁启超:被割错肾还为西医叫好。西医医生为他做手术,左右弄反了,割错了肾,他怕因此影响西医在中国的声誉,带病撰文,要国人不要因为个别事故而否定西医的科学性。

6、郭沫若:“中医治好的病,反正都是自己会好的病。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医郎中的。”

7、严复:“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中医属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

8、陈独秀:“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

9、梁漱溟:“中国说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十个医生有十种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因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药,都是没有客观的凭准的。”

10、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宁愿让西医治死,也不愿让中医看病。”

11、王斌 (著名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我军正规医学院校教育创始人之一,我国卫生部第一任党组书记兼副部长) :“中医没有实际治病的效力。他们(中医)都是不合格的,只能在农民面前起到精神上有医生治疗的安慰作用。”

12、贺诚(中医骨科世家,1958年补授予中将军衔。军队卫生工作的创始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医是封建医,应随着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

13、余云岫(“反中医”、“废禁中医”第一人,国民政府卫生部中央卫生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是封建社会产生的封建医。”

14、周有光(著名语言学家、中国“拼音之父”):“我不相信中医,也从来不吃中药、补品,人参、西洋参也不吃。” 周有光活到112岁,于2017年去世。

15、李敖(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的医学史,是一笔道道地地的巫医史。”

16、何祚庥(中国科学院院士):“呼吁取缔中医的言论大多数有根有据。大家看病都选择西医,只有少数现代科学知识比较缺少的人才选择中医。”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算是放在心里面很久的问题以前国高中的时候,爸妈的朋友曾经推荐一位把脉很厉害的中医但排队预约挂号的人非常多,诊所都是人满为患的状况甚至说有的从其他县市专程远程求医,只为了要给他诊断身体的情况但,实际上吃了他开的药其实也就是科学中药,说有效用吗?好像也还好然后就很慢很慢......一次又一次的去重新挂号、吃药最后因为根本没有那些闲时间跟那些老人家一样一直挂号吃药最终选择就不回诊了(病患这么多,可能也不差我一个)到了最近,也是听说哪边有另外一位中医很难挂一挂都是要到7~8个月以上,去年冬天挂可能今年要夏天才能排到我但挂成功一次之后,好像之后就很容易挂号进去其实我是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啦!我无意抨击这些所谓名中医,只是多少有些疑问而这些中医的特性常常就是:“不会主动跟病患说:‘你可以先休息一阵子不回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5个回答  2019-09-08
中医真的有用吗?中医有用,看他们的回答似乎也没什么根据,只是在信与不信之间徘徊。首先中医很难学。中医是传统文化,在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是科学文化,学习的西医知识更贴近生活。所以很多人会相信西医。很多人不懂中医,不好学。即便是学习中医也要有很大的悟性,庸医多,多的个个角落了都有。看病的很容易遇到庸医。加上中医难懂,随便两句医书上的句子就能忽悠人。庸医遇到的多了,也就不相信中医了。真正的中医很厉害,你能遇到就知道了。药方的来历和原理都是有根据的,学中医的也要下功夫才能明白,病人更加难以理解,很多中医也不想说那么多的专业术语。中医是个体治疗,不能批量。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得病的原因不同,所以一人一方。没办法,中医没落了,高手难遇的,在这个金钱的世界里,打着中医旗号骗钱的人多了。中医难学,学了还不一定能学成。高手如凤毛麟角,能遇到一个就知道中医的厉害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