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的皮影最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2
甘肃庆阳环县被誉为“中国皮影之乡”,在道情皮影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典范,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皮影传奇”。
环县位于陇东(甘肃庆阳)黄土高原,自然条件艰苦,地广人稀,偏远落后。然而,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却孕育出了一朵瑰丽的民间艺术奇葩——“环县道情皮影”。
皮影戏,作为电影鼻祖,并非环县独有,世界也并非中国独有。据史书记载,皮影戏起源于先秦,兴盛于汉朝,达到顶峰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环县道情皮影深受道教影响,吸收了渔鼓道情的说唱艺术。宋末元初,一些道人为了宣扬道教教义和募捐化缘,手拿渔鼓和简板唱“道歌”,鼓励人们反对外族入侵,忠君爱国。后经艺人的艺术实践,融入民间故事情节,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剧。在长期的宣教活动中,为了使说教故事化和形象化,引入了皮影,采用戏曲表演形式,使道情与皮影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道情皮影。
在过去封闭落后的环县,当地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观看皮影戏。当地传唱的道情皮影剧目有百余种,多为传统戏曲。它不仅贯穿了道教、佛教因果报应、惩恶扬善、教化民众的教派思想,更宣扬了精忠报国、勤劳节俭、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道情皮影成了宣扬道德的舞台和教化从善的载体。如今,一些村社仍通过组织庙会等民俗活动,用道情皮影戏酬神还愿、祈求四季平安。
与全国其他地方的皮影戏相比,环县道情皮影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独特的皮影戏剧音乐,全国独一无二。有伤音、花音两大板式和伤音慢板、伤音飞板、花音慢板、花音飞板四大调式,主唱句尾一字绝腔,众人帮腔和声。由本地民歌、小曲移植的曲牌,在戏后半场改笛子为笛呐,演唱改C调为D调,极易掀起剧情高潮;二是戏班规模之大、从艺人员之多,全国罕见。目前,全县有50家道情皮影戏班,280多名表演艺人和200多名皮影雕刻者。
在清朝后期,环县道情皮影戏达到空前繁荣,产生了著名艺人解长春。解长春对道情皮影的巨大贡献在于:他不仅传承演唱道情皮影戏,还对道情皮影的剧本、乐器、唱腔等进行了大胆改革。一是根据历史故事和一些传统戏剧,移植和改编了许多道情皮影剧目,如《忠孝图》《征北塔》《善恶图》《蛟龙驹》《忠义图》《神牛卷沙蓬》等,大多剧本至今仍在陇东大地广为传唱;二是对道情乐器进行了改革创新,环县道情最初的乐器只有二胡、笛子、唢呐、渔鼓、简板,解长春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四弦、笛呐(小唢呐)和甩梆(棒加碰铃)等,并吸纳当地的民间小曲,改进了道情曲牌曲调,整合和统一较零散道情音乐;三是培养了一批声名远扬的弟子。敬乃梁、杜民华、韩得芳、魏国诚四大弟子学成出师,另组班子传唱,形成了当时的“东、西、南、北”四路流派,从而使得道情皮影这种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2006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现场会暨第二届中国环县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在环县举办。这次现场会总结了庆阳环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经验,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环县道情皮影。2008年,皮影走出大山,成为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
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戏班曾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随后,在道情皮影戏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剧种——“陇剧”。199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在环县拍摄了反映环县道情皮影艺人生涯的电影《何班主和他的情人》,敬家班全体艺人和史呈林参与了该片的前期录音和分镜头拍摄,使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再展新姿。
环县道情皮影这个小小的窑洞文化,不仅走出了大山,还走进了北京、上海、天津、香港等大城市。去年上海世博会,客商组织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商演了一个多月。1987年,应意大利意中友好协会的邀请,由著名皮影艺人史呈林等六人组成的“中国甘肃民间皮影艺术团”首次出国前往意大利,先后在罗马、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等13个城市演出24场,被意大利人称为“东方魔术般的艺术”。截至2011年,环县皮影先后九次出访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引起巨大轰动。今年10月6日至10月13日,环县皮影将再次出访澳大利亚,参加“中澳文化交流年暨多彩甘肃文化周”活动,期间在悉尼、堪培拉、墨尔本三个城市交流演出,特别是将要首次登上悉尼歌剧院的舞台,这对环县道情皮影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荣耀。
为适合外国观众的审美要求,出国演出戏班不断调整剧目和演出形式。现场调整演出《三打白骨精》《王岐怕老婆》等外国观众感兴趣的剧目,演出取得巨大成功。2010年赴瑞士访问演出,德国、意大利、法国的专家和剧场负责人坐飞机前来观看演出。每场演出结束,观众鼓掌长达10多分钟,演职人员多次谢幕,观众也不愿离开。外国观众赞叹说:“就这么几个人,能唱出这么宏大的声音,演绎出这么动人的故事和美妙的音乐,太神奇了!”演出团队带去的皮影宣传样本也成了外国观众的抢手货,他们将这些神奇的“皮影娃娃”买回留作纪念。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情皮影精美之处不仅表现在戏剧表演过程中,而且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件绝妙的艺术佳品。皮影工艺品虽然没有生命,但却有灵魂,它不仅浸透了皮影制作艺人的汗水,也饱含着皮影制作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修养。
新世纪以来,许多演唱兼雕刻的艺人转向专业雕刻,从过去家庭作坊式转向集中、专业的雕刻团体。雕刻内容从戏剧人物转向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现代人物、吉祥物、风景名胜等方向发展,甚至出现皮影卡通人物、书签等。如今,在环县的皮影雕刻队伍中,涌现了高清旺、白学明、陈玉玲、高清峰、杨登仪、耿廷堂、赵德才等一批全国工艺美术大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