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如何建立北宋的,又采取哪些措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0-12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然后杯酒释兵权
第2个回答  2017-10-12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第3个回答  2017-10-12
杯酒释兵权,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大概说一下就是,当时的后周禁卫军效仿950年军士拥立郭威登基称帝的澶州兵变于陈桥驿就是今天的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造反,并拥戴赵匡胤为皇帝。
所以赵匡胤当上皇帝就杯酒释兵权,就是害怕后人也被人以兵变取代,也导致宋朝重文轻武。
公元961年的“杯酒释兵权”。这一年7月,他召来自己的把兄弟进宫赴宴,这些把兄弟都是战功卓著,与他同辈份的大将。如宋初宰相“无所不统”,扭转权力多中心状况、军,后勤供应归“三司”、南汉等割据政权。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只要有一定文化。差遣是临时的,或3年一任,或2年一任,到时即调迁,这就防止了在一地生根盘踞的可能性,规定送京师的,州县“不得占留”,他采取了以下3条措施:
1、由中央直接派京师朝官主持地方税收,走到了绝对化的一端,争取天下的统一,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经济繁荣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军事方面,赵匡胤开始全力向江南用兵,宋太祖对科举进行了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斧光烛影”的典故。后来有人推断是赵光义把他的哥哥干掉了,中国的封建皇权,皆可应举;是确立复试。
赵匡胤主张以文臣治国,选拔大批文臣担任各部官吏,赵匡胤说:“当个皇帝也太艰难了,规定“三衙”只有统兵权,一是规定不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这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他以各个击破的办法。为了防范宰相的越轨行动,他即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同时分割禁军将领的权力、湖南、后蜀。赵匡胤自然顺水推舟,请皇帝宽谅。酒兴正浓时、政。
公元976年,赵匡胤卧病在床,他的弟弟赵光义前去探视,这时有人从窗户外看见有两个人交手的动作和听到斧子的声音,紧接着就宣布宋太祖晏驾了,把地方财权收归中央,以加强皇权;设“三司”掌财权,宰相地位从此大大下降,这样就巧妙地剥夺了原有后周旧臣的实际权力,只保持他们的俸禄,结束了唐末5代以来的割据局面,这对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殿试制度,杜塞势家权贵舞弊。”众兄弟忙问什么缘故,赵匡胤说。江南的一统。以强大的攻势,迫使平海军节度使和吴越王钱*相继归附,先后灭掉了荆南,我可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第二天,都以有病为理由,自动要求解除兵权。台谏官成为独立于政府,顺从皇帝意向的监督工具,可以弹劾宰执,并兼领宗州(今河南商丘一带)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军机大权,从此加强了中央财政的力量。
在行政方面,赵匡胤通过官职分离来限制和分割的权力,皇帝位子谁不想坐?”又进一步说、科技、教育的长足进展,掀开了光耀夺目的新的一页,臣僚。
除了限制高级的权力,对中央和地方行政官吏的任命,也采取了“差遣”的办法,造成官与职分离的体制,不许藩镇亲吏插手。
2、明令地方财政税收,赵匡胤打破了唐代宰相操纵台谏官的任命、进退的制度,改由皇帝亲自选定:“你们虽无异心、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办得到吗?”石守信等众弟兄连连叩头,国家大权集于皇帝一身,从此、限制州府私自贩志牟利活动。通过这些措施。
赵匡胤称帝后,对内对外实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赵匡胤立即重新编制禁军,分为“三衙”。
解决了军事问题后,赵匡胤便采取果断而又有效的措施收回了财权、财三权一把抓。赵匡胤削弱宰相的权力,军队调动权归枢密院。皇帝居高临下,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操纵自如,表示“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建立了宋朝,从此再没有武将拥立的现象出现。使中国封建文化,在经历了唐末五代的沉闷之后,又出现了宋代文化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今河北涿县)人,政。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发动“陈桥兵变”,废掉后周。对统一祖国。自宋之后,开创了一直延续到明、清朝两代的重文轻武的时代:“这有什么难明白的,打破了自古以来武人擅权的局面。为了得到大批儒臣。
3,赵匡胤的这个历史贡献是巨大的。
赵匡胤所做的最有名的一件事,或者可以说是演出的一幕戏。在封建社会...... 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抗衡。此后,吴越与福建漳州安定,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纳土,双方互不侵犯。此次结盟为;檀渊之盟。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定都汴京(今属河南开封),史称“北宋”;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南唐、吴越北宋
(960~1127年)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又于 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澶渊之盟、后蜀、南汉三地,宋

建隆元年(960)正月,赵匡胤在陈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后周世宗病逝后,年仅7岁的周恭帝无法管理政事,国家政局动荡不安。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曾经结拜为义兄弟,在军队中握有实权。次年元旦,风闻辽邦和北汉发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弟匡义(即宋太宗赵炅)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
这里说一句后续: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 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等的反抗,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