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三:讲好故事的5个关键因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最近工作、家里的事情一多,明显有点掉队了,当别的小伙伴都已经开始写第四章了,我才匆匆忙忙地补了第三章,对自己最近的这种精力不够和效率不高的状态很是不满意。

抱怨归抱怨,检讨归检讨。咱们还是言归正传来聊聊这第三章的内容。

下面我把第三章的内容简单概括一下:

我们先把问题简单化,其实形式最为纯粹的故事仅仅包括三个要素:冲突、行动、结局。有个人遇到了一个难题(冲突),他必须努力奋斗(行动),于是他成功了或者失败了(结局)。

下面这些故事要素是你需要经历整个写作生涯才能熟练掌握的东西:

「故事就没有渴望,没有冲突,也没有故事了。所以说, 渴望+障碍=冲突 。你必须同时拥有两者,且两者都必须具有异常强大的力度。」

「有人曾经说过:“形式是个杀手。”形式有成为杀手的可能性,但它未必一定就是杀手。可以肯定的是,假如你不花点儿时间掌握这套手法,它就会变成真正的杀手。

如果你的一篇故事只是平淡无奇地叙述故事,这个主人公一生都波澜不惊,没有一点的挫折和困难,她渴望的事情都马上被成就,一点障碍都没有,你肯定不喜欢这样的故事,因为它像白开水一样寡然无味。

一般开头的时候最好设下悬念,埋下伏笔,比如一个从没有遭遇过出轨的男人,一定要把他的妻子描述得不像那种水性杨花的女人,因为种种原因她才会变成那样,后面人们才会感觉这个结局虽然意外但是也在情理之中。而又不是那种看到开头就马上猜到结尾的老套故事。

文中还提到: “虚构文学是肮脏的游戏,没有冲突=没有故事”, 过去我不太理解,如今理解了之后还是比较认同的,故事还是一波三折的更能扣人心弦。 情节变得越是糟糕,故事就越是精彩。

故事的定式是渴望、障碍、行动。渴望、障碍、行动反复再三,于是境况变得越来越糟,一直持续到故事的结尾。

最后,形势要么柳暗花明、有所好转,要么急转直下、终酿灾祸,要么是前两种可能的结合。这不光是故事的定式,而且也是生活本身的定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反复面临这种境况,直到我们死亡。在故事里,一旦麻烦开始登场,它就不会停下来,人物也不可能有那个工夫,暂时休整、放松一下。他的心灵再也没有得到过片刻的宁静。在故事里,主人公永远都不能得闲,直到最后结尾,他要么有闲,要么无闲 ...

情感: 由于这是终极关联生成的源泉,因此这是总体的回报。正是在情感方面我们才变成了人物的化身(感受着人物的感觉),我们必须随时随地清楚地了解人物眼下有什么感觉。假如我们不知道人物眼下有什么感觉,我们就不会知道我们眼下有什么感觉。情感可以通过联想或者通过揣测被间接地表现出来。情感不一定非得说出来才行,不过我们必须明白,人物的情感每时每刻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这并不是说你必须具备高度的描述能力或者说让你干脆把一切情况都原原本本地描绘出来。 只是你必须给予读者足够的信息,这样才能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如果做得好,经过优选的寥寥数笔细节描摹就足以创造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展现 就是你不能简简单单地告诉读者,你必须把这一切充分展示在他们的眼前,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这一点,我做的就不好。过去我总是不愿意把主人公写得太过悲惨,觉得这样会不会太过残忍了?往往会给故事一个完美或者不那么伤感的结局,现在才意识到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太不理性了,类似“王子和公主幸福在一起”的完美结局,读者看得实在太多了。正是幸福的样子大同小异,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另外,我们 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强加给作者,也不能太过直接地向读者表达你对故事的感受,要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感受 。

现在我们了解了讲好故事的这5个关键因素,以后在写作的过程中,多加注意冲突的设计,再运用好其他几个写作手法,相信我们写出的故事会越来越精彩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