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草入画——徐渭与道教文化的渊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在绘画史上,徐渭一直被认为是以草书笔法入画的代表性画家,其花鸟画在中国的花鸟画史上也无出其右。总的来说,徐渭用笔在线条的粗细和速度的疾速,笔力的轻重等方面出神入化并与多变的用墨方法相配合,使画面的用笔为主导律动变化,这是他的最显著的特点。徐渭在其著作《旧偶画鱼作此》中说到:“元镇作墨竹,随意将墨涂。凭谁呼画里,或芦或呼麻。我昔画尺麟,人问此何鱼?我亦不能答,张颠狂草书。”这明确了他以草书入画的意图。

草书起源的表现形式是具备初步简损纠连特典的草体。随着草体的发展,简,连出现的频率和程度越来越高,至草书就是对古隶的进一步简,连。到草书形成时,草体在简连两方面的发展也就接近了极点。综上,可以说视草隶视为草书的前身是很普遍的现象。

而早期道教符箓也基本上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汉代若干隶书字体的结合。后来,道教为了加强神秘感,对汉字作了大胆的变形,突破了字体笔画的束缚,并吸收了古代字体的写法,特别是吸收了草书的写法,创造出了一种难以辨认的文字。

正是在魏晋这个草书和道教共同发展的高峰期,道教的画符,书法,以及道教的宇宙论,对士族文人们的书法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东晋王羲之作为当时的道教信仰者在《白云先生书决》中说道:“天台绿真胃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完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由此可见,他的书法艺术受到了道教的浸染。道教茅山宗的创始人陶弘景也是一位以书法艺术传播道教思想的艺术家,他在《记仙书》中谈到道教书法的主要特征是“实中之空,空中之有,有中之无象”,这是老子的“道”在书法中的体现。

道教书法对唐代草书的影响则更直接,张旭的狂草艺术受益于道教宇宙论和狂奔宣泄的道教符箓。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等人的书法艺术也从道教得到启迪。总的来说,道教的宇宙论,遨游宇宙的神仙境界,改变了书法家的思维方式,对打破传统书法艺术模式创造新的艺术表现方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才有了明代徐渭的以草入画的颇具动感的风格。当然,这跟整个明代花鸟画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徐渭的前人均为此作下了铺垫。从沈周开始,其后人陈淳继承了他作品中适于阔笔勾点,抒写的大部分折枝花卉题材,以及没骨勾点的技法。徐渭则继承了陈淳水墨点厾(以笔尖轻点)的方法,去其复杂的钩花和没骨形式,加入泼墨形式,形成了水墨交融,宣泄表现的大写风格。这一切都是源于沈周师法佛教僧侣法常,法常的花鸟画受禅林艺风的影响,因此画风洒脱飘逸。总的来说,沈周和法常吸收了含有道,儒,佛三教思想的禅宗,形成了洒脱飘逸的风格,并为徐渭所继承。不可不说,徐渭与道教的联系可谓是源远流长,环环相扣。

参考资料:

1. 李永忠《草书流变研究》2003.5.1

2. 齐凤山《道教的神符和书法艺术》《中国道教》2004.4.30 P40-41

3. 王好君《草书的起源,嬗变与书法艺术自觉》《美与时代(中)》2012.6.15 P104-105

4. 谢谦《游于艺——徐渭的艺术精神》《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7-28 P82-8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