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功绩论证,最大功绩并非统一六国,最大过失也非焚书坑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秦始皇的功绩论证,最大功绩并非统一六国,最大过失也非焚书坑儒


秦始皇的“暴君”形象,是千百年来儒家宣扬和塑造的结果,并非 历史 的真实。固然有人认为秦始皇的暴虐客观促进了中国的统一,这种“明褒暗贬”的肯定也不中肯。应该来说,秦始皇的主要功绩反而不是统一六国,就像其最大的暴政不是焚书坑儒一样。



1.秦始皇统一六国,固然有其自身的努力和群才的帮助,但也少不了祖宗几代的基业和夙愿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其 历史 功绩之一,也是如今对秦始皇评价过程中毫无争议的一个。但是纵观秦国的发展 历史 ,可以发现秦始皇统一六合不过是在延续两百年秦国夙愿而已。经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尽管因农战、赏罚等具体措施被称为虎狼之秦,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力急剧上升,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最大的依仗和屏障。

秦始皇从即位到亲政,中间分别有吕不韦和嫪毐专断秦国政权,在此种种阻碍下,秦始皇坚定不移地执行秦国的固定国策,执行正确的政治、军事、外交路线,重用各国的智能之士,以前人不曾有的谋略和气魄,横扫六合,一举统一六国,完成了 历史 赋予其的重大使命。


2.对于中国 历史 而言,秦始皇力排众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其超越统一六国的最大功绩


无论是春秋争霸,还是战国相争,其根本在于分封制延宕的后果,导致周王室对分封的诸侯没有节制的能力。故而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朝究竟实施哪种政体,有过非常激烈的讨论。对于秦国的既得利益者而言,实施分封制无疑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因为灭掉了六国之后,会因为分封产生新的六国,但带给国家的必然是更为深重的灾难。毕竟六国旧贵族仍然愤愤不已,暗中谋划,即使新的秦朝六国能够打败这些反叛力量,若干年之后,必然又是一个战乱不断的春秋战国时代。

秦始皇力排众议,开创了前无古人的创举,便是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由中央派出行政官员管理全国军衔,再无一个个彼此独立的小王国。这种制度之将中国推进到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属于 历史 的进步,成为后来延续两千年的主要制度,是秦始皇的主要功绩所在。


3.焚书坑儒不过是秦始皇晚年的诸多过失之一,其在文化领域内的功绩远大于此


作为一个帝王而言,秦始皇当然也有诸多的过失,特别是生命中的最后五年,由于追求长生导致了很多错误政令的施行。但从整个秦朝的 历史 来看,其过失微不足道,对于 历史 人物的评价,后世不能站在上帝视角苛责其实个完人。在中国古代最贤明的君王身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秦始皇一样的错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在文化领域内最大的过失,但实际上焚书坑儒不过是儒家长期宣传的结果,事实上造成的影响很有限。应该说,秦始皇在文化领域内的贡献要远远大于过失。其对文字的统一,等于是将六国经典学说和理论经过处理后的传承,如果仍以六国文字存在,传承至今又有多少人能够破解。同时,其在货币、经济、驰道、度量等各项政令的发布,也是在不断融合六国文化。秦始皇晚年的五次出巡,实际上也是对政令的宣扬,而非单纯的游玩。


概而言之,秦始皇的 历史 功绩如下:

其一,统一六国 ,秦始皇依靠祖宗基业,发挥自己才智,兼并各国,使国家 历史 从分裂走向统一,是中华 历史 进程中的大事;

其二,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郡县天下的国家政体确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是秦始皇对 历史 的主要功绩;

其三,文化融合 ,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的损失,远远小于其在文化领域的融合,五次出巡的目的都是宣扬法令,促进统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