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的女王结局怎样?为何猪油牛油成导火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29

【英国殖民者如何用猪油牛油,激怒印度籍士兵,引起詹西女王的反抗】1857一1859年的印度半岛各民族大起义是英国统治印度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事件。当时印度半岛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自由和国家独立,同英国殖民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在这次起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詹西女王拉克希米·花伊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她为印度半岛的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成为印度半岛的民族女英雄。

拉克希米·花伊生长在印度人民奋起反抗的时代。英军入侵之前,统治印度半岛的是异族建立的莫卧儿帝国。到十七世纪中叶,在连绵不断的民族起义,尤其是马拉特人起义的打击下,帝国逐渐走向衰落、解体。

1756年,英法为争夺北美和印度展开了七年的战争,结果是英国取得了对印度半岛的绝对控制权。英国统治者为了把富庶的孟加拉作为全面侵占印度的桥头堡,便由东印度公司组织武装,于1757年6月23日奇袭了普拉西,继而武装占领了孟加拉,确立了英国殖民军在孟加拉的统治。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又用武力打败了马拉特人,吞并了信德,镇压了锡克教的反抗。

直至1849年侵吞旁遮普,印度半岛已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为巩固殖民统治,英国利用了印度不同的民族、部落、种姓、宗教和土邦之间的矛盾,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进行统治。所有领地都由东印度公司管辖,但又分为直接统治区和间接统治区,使其犬牙交错,以易于监视和控制。从此,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就成为印度社会的主要矛盾。

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肆无忌惮的掠夺“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了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使印度半岛的广大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反英大起义的酝酿,从1856年起在全国各地秘密进行。成千的印度教士兵和军官手捧着圣水,穆斯林们手中拿着可兰经,宣誓参加把英国赶出印度半岛的民族战争。1857年春,出现了联络起义的信号——荷花和薄饼。荷花在印籍士兵团队中传递,薄饼在农村中作为联络的信号,仅几个月内,薄饼和荷花传遍了辽阔的国土。1857年1月,英国驻印度半岛殖民当局发给印籍士兵的子弹,是用涂着猪油、牛脂的厚纸包装的,在使用子弹时,必须用嘴咬破厚纸皮。由于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而印度教徒则不食牛肉,新子弹的使用在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中都引起了强烈的反感和愤恨,从而成为起义的一个新的导火线。

1857年3月29日,驻拉格普尔的一个爱国印度士兵曼加尔·潘迪,开枪打死了英籍军官,号召弟兄们起义,后被绞死。但他打响的第一枪,点燃了印度人反对殖民者的仇恨怒火。5月10日,驻各拉特的印籍师团起义并与德里军民会合。不久,印度半岛北部和中部的许多城市,都发生了印籍士兵和农民及市民联合的起义,起义的烈火迅即燃遍了整个印度半岛。

英国总督府急忙调集了驻在中国和伊朗的英国侵略军,从四面八方围攻起义者。由于起义军星散各地,又无统一指挥,英军便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术进行了残酷镇压。起义中心德里首先被攻陷,接着勒克瑙也遭陷落。殖民者实行了残酷杀戮,霎时间这两座城市血流成河。勒克瑙陷落后,在朱木拿河畔,年轻勇敢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花伊,率众参加了反英民族大起义。


拉克希米·花伊于1835年出生于瓦腊纳西的一个笃信印度教的下级官吏家庭。四岁时,她家迁到布拉姆法特,在坎普尔公国巴吉,立奥二世官廷里当差。宫里人都十分喜爱小花伊。小花伊从小精通武艺,七岁就很会骑马。就在这年,拉克希米·花伊被詹西王甘加塔尔·拉奥选为皇后。1853年詹西王死,无嗣,拉克希米·花伊便以詹西女王的身份执政。但英国殖民者强行把詹西领地合并于东印度公司管辖范围。詹西女王拒绝向英军投降。当时,在印度数百个土邦的王公中,卑躬屈膝投降英国殖民者、甘愿为虎作伥、以保住自己儿皇帝宝座者,比比皆是。詹西女王则不然,决不向殖民者屈膝,高举着民族解放的旗帜。她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因此,斗争的烈火愈燃愈旺。

1857年6月4日,拉克希米·花伊毅然宣布起义,号召詹西人民决不放弃他们世世代代劳动和生息的土地,要以武力消灭英国侵略者,为保家卫国而战! 1858年 3月,英军将领休格·罗斯率军威逼詹西。詹西女王下令实行坚壁清野,切断敌人物资供应,使敌人十分惶恐。她抓住战机,对万余名士兵进行严格军训。她的斗争勇气,杀敌决心和组织能力,为起义者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旗帜,吸引着邻近各公国的革命志士,动员印度人民为民族自由而战。

1858年3月23日,保卫詹西的战斗打响了。一时间,大炮轰鸣,震耳欲聋。詹西军民斗志昂扬,前赴后继。战斗一直持续了七天。这天敌军开始了猖狂的进攻,义军阵地上已成一片焦土了。在此危急时刻,詹西女王率领军民,顽强地坚守阵地。

当时,骁勇善战的坎普尔义军将领坦提亚·多比率有强大军队,同英国人作战。当他得知詹西女王呼救的消息后,立即率领两万名勇士狠狠地打击了休格·罗斯的英军,使英军腹背受敌。但由于英军力量较强,未能解除对詹西城的困境。

4月3日,英军在八处架云梯攻城。破坏了南大门,英军蜂拥而入。在女王“要勇敢和拼死地战斗”的口号鼓舞下,起义军宁死不屈,使敌人每前进一寸土地,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发狂的英军进行了野蛮的报复,詹西城被淹没在火海、血泊之中。

目睹故土的惨状,女王痛心已极。她曾一度想亲手点燃堡垒的军火库和它同归于尽,但她沉思之后,决定突围。于是立即宰领千余名义军,与英军展开白刃战。最后终于突围驰骋到卡尔皮。

聚集在卡尔皮的义军首领,大多为附近土邦王公,他们组织分散,意见分歧,无统一指挥,詹西女王提出的“整军、军训”的正确见解,也未能获得各王公同意,英军正是利用起义军这一缺点,突然发动进攻。

在战斗中,拉克希米·花伊跃马冲锋,宝剑左右挥舞,刺杀敌人。战士们在她的鼓舞下,随她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后来由于敌人火力过猛,起义军被迫向坎普尔转移。此时起义军既无物资,也无正规部队,又无堡垒,但詹西女王并不气馁,率领余部来到瓜辽儿,又投入了新的战斗。休格·罗斯率军尾追。

女王号召部下,宁肯以身殉国,绝不退让一寸土地。她身着男装,跨上战马,挥舞宝剑,率领部队冲入敌阵。终因敌强我弱,军队陷入重重包围。最后女王身边只剩下二十来名骑兵和两名女兵了。女王一马当先,夺路冲杀。突然她的女战友玛达尔阵亡,女王义愤填膺,猛地冲过去,一剑杀死了那个射伤玛达尔的英国士兵。这时她已筋疲力竭,终于壮烈牺牲了。

詹西女王虽然死了,但她光辉的形象一直鼓舞着印度人为驱逐英国殖民主义者而斗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