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集》的五首诗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3
孩子是富于幻想、乐于想象的。《榕树》一诗的主人公,他想做风,吹过榕树的枝杈;想做树影,在水上随日光而俱长;想做飞鸟栖息在枝头;想做鸭子在芦苇与阴影中游来游去。《英雄》篇里的“我”想象得更为新奇。他想象自己正伴同母亲旅行,突然遭遇阻劫。坏蛋们手执长棒,轿夫们吓得发抖,母亲只顾祈祷神明。而“我”则策马直追,逃不脱的坏蛋遭到砍杀。激战结束后妈妈说:“如果没有我的孩子护送我,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类想法看去似乎是无稽的异想天开,实际却反映着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对保卫亲人、维护正义的英雄行为的向往。从少儿时代走过来的成年人,谁不曾有过类似的想象?与诗中人物同龄的小读者哪个完全脱离了这种驰骋于幻想中的年龄阶段?唯其这样,孩子们对《新月集》才和成人一样爱不忍释且倍感亲切。孩子们需要爱护、帮助,同时更渴望自身的成长和及早从事独立活动。《职业》中的那个孩子对自己所能见到的小贩、园丁、更夫的羡慕,其关键在于他们的工作不受他人控制。这种看法固然是非本质的,但从这种职业选择的标准上却可见孩子对自由的追求。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单纯、善良,通情达理,既要摆脱束缚,又珍惜、依恋于慈母的爱,从不给它以丝毫的冷漠与挫伤。《告别》中的“我”,一方面要远走天涯,去寻求自己的路,一方面又不忍离开母亲和她的爱,对这难解的矛盾,他自有巧妙的处理方式:“妈妈,我走了。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孩子要变这变那,目的是永远留在妈妈的瞳仁里、肉体里和灵魂里。这幼稚的精神安慰虽然是虚幻的,可在孩子看来,却不失为“两全其美”!读到这里,哪个爱母亲的孩子不拍手叫绝?哪位思念孩子的母亲不感到一丝慰藉?孩子们的心地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许多概念他们与成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商人》中要做商人的孩子并不想赚钱营利。在他心目中,黄金赶不上“金色的稻实”、金色的花朵;珍珠的价值不如野花上的晨露。他爱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大自然的美。孩子不容歧视,也不想高攀,他们把一切都看成是有生命的、平等的,即使是小动物也同样需要抚爱。(《同情》)他们的许多观点,尽管在事实上难以成立,可却出自可爱的童心,因而也必然成为诗作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泰戈尔笔下的童真童趣以及母爱和大自然的美如此引人入胜,从思想上说,是与诗人的社会观、教育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世纪初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时期,正值崇尚自然与纯真美好事物的思潮在西欧盛行。泰戈尔不仅接受了这一影响,并将自己的“爱的哲学”(提倡博爱,当时有一定进步性)、先进教育主张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感情融会于其中。这就使得他的诗篇多带有一定启发性与进步意义。如他对孩子的讴歌,一般都是在与社会人生的对比中进行的。他在诗中明确表示:“我愿我能在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净地。”那儿可以“解脱了一切的束缚”(《孩子的世界》);他以极大的热情祝福孩子的“小心灵”,因为“他没有学会厌恶尘土而渴求黄金”(《祝福》)。与皇帝、富人、美女相比,孩子没有权势、金钱和媚态,有的只是一颗天真无邪的心。但他以为只要和人们打交道,首先选中的应该是孩子,哪怕谈交易,也只有受雇于孩子,才不致沦为奴隶,而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最后的买卖》)。这些明言暗喻不同程度地蕴藉着诗人对暴虐、肮脏、充满血污的现实的不满,对贪婪、功利、虚伪的世俗的厌恶,和对自由、进步,对孩提般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有力地强化了诗作的思想力度和感召性。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