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生了麦粒肿,多长时间能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2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如果我中午就去买药,再用热水敷敷,请教了

解析:

再快也得两三天.
medicchina/daoyitai/changjianjibing/090

麦粒肿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祖国医学称其为土疳或土疡,俗称“针眼”,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

(一)病因和发病

睑腺位于眼睑深部,但开口于睑缘,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由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前者叫外麦粒肿,后者叫内麦粒肿。健康人的眼睑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它能抵御外界细菌的侵袭,但是,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发病。不注意眼的卫生,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擦眼,细菌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

(二)病人表现

1.外麦粒肿:又名脸缘疖,初发时眼睑红肿、疼痛;近脸缘部可触及硬结,并且有明显压痛,数日后硬结变软化脓,在睫毛根部附近出现黄白色脓头.脓头破溃后,脓液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减轻。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或身体对致病菌抵抗力减低时,炎症由一个腺体扩散到其他腺体,而形成多个脓点,眼睑高度红肿,邻近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出现肿痛。幼儿和老年体弱者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等征象。

2.内麦粒肿:病人表现与外麦粒肿相同,但是,由于感染的睑板腺位于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眼睑红肿没打外麦粒肿那样显著,而病人自觉疼痛却较剧烈,炎症时间较长。早期发炎的睑板腺开口处充血隆起,数日后睑结膜面隐约可见黄色脓头,最后穿破睑结膜,排脓于结膜囊内。

(三)家庭护理

1.家庭用药

(1)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4-6次或0.1%利福平眼药水,每日2-4次,点眼。

(2)0.5%四环素眼药膏或0.5%红霉素眼药膏,每日3-4次,涂眼。

(3)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应全身使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控制炎症、防止扩散。如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4片。麦迪霉素,每次O.2克,每日3次。红霉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

2.中药及偏方

(1)蒲公英30克、菊花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鲜蒲公英及白花蛇舌草,捣烂外敷。

(3)银翘解毒丸,每次l九,每日2次,口服。

3.眼部湿热敷

可以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早期应用,有消肿止痛、促使炎症消退的作用。如已化脓时应用,则有缩短病程、促使早日穿破的作用。方法:取折叠多层的纱布或毛巾浸于开水之中或蒸煮,绞干后直接敷于患处,数分钟更换,使高温保持20分钟左右,每日3次,直至硬结消失,脓肿开始波动为止。

4.有条件者也可以到附近医院进行理疗。

5.营养和饮食

患病期间应加强营养,多食蔬菜,多饮水,少食糖果,忌食 *** 件食物,少食煎炸食物,不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可适当服用鱼肝油。

6.家庭护理

(1)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2)保持大便通畅,对大便干燥的患者应给予药物治疗。

(四)注意事项

1.麦粒肿切忌挤压或用未消毒的针挑及过早切开。因为眼睑血管丰富,其静脉与眼眶静脉及颜面静脉相通,而且没有静脉瓣来阻止其血液回流,又与颅腔静脉相通,炎症一旦扩散,轻者引起眶蜂窝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2.不能用热水袋代替湿热敷,因热水袋渗透浅,作用弱,仅引起表层的组织充血。做湿热敷时要防止烫伤皮肤,特别是幼儿及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可在眼睑上涂薄层凡士林或盖凡士林纱布预防。

3.脓肿已形成并出现脓点时,应到医院切开排脓,如脓肿自行穿破;可用干净棉花轻轻拭去。

4.病愈后要继续用药一周左右,以防复发。

5,对顽固复发的病人,应到医院查明病因并治疗。

(五)预防常识

1.经常保持眼部清洁,不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物品擦眼。

2.患睑缘炎、结膜炎或沙眼时应及时治疗。

3.有糖尿病、多发疖痈、肺结核、扁桃腺炎及其他慢性疾病时,要及时治疗。

4.有近视、远视、散光时,应及时配镜矫正。

------------------------------------------------------------------------------------------------------
newhealth/doc/jbzl/newpage66

麦粒肿

病因症状

麦粒肿是眼睑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俗称偷针眼。其表现为眼皮有小疖,微痒,局

部红肿、热、痛、小疖成熟时,可自行溃破流脓,祖国医学认为是外感风热毒邪过

食辛辣,脾胃蕴积热毒,热毒上攻而致病。

本病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患者以青少年多见,体质虚弱,或有近视、远视及不

良卫生习惯者最易发病。因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两种。

(1)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或其附近的皮脂腺的发炎,初起时微痒,睑局部呈现

水肿和充血现象,在胀痛和压痛感,在近睑缘部位可触到硬结。以后硬结逐渐软化,

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如积脓穿破皮肤向外溢了,红肿就迅速减退,疼痛也

随之减轻。

(2)内麦粒肿:症状与外麦粒肿相似,只是疼痛较剧,但发展缓慢,不如外麦粒

肿来得迅速。在脓肿尚未穿破之前,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头,可能自行穿

破,如缘板未能突破,细菌的毒素又较强烈,则炎症可以扩展,形成眼睑脓肿。

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用眼卫生,杜绝用脏手及脏手帕擦眼等不良习惯。

(2)注意休息,不熬夜,不要使眼睛过度疲劳。

(3)忌食辛、辣食物、如大蒜、花椒、辣椒等。

(4)不宜多吃油腻厚味菜肴、多吃蔬菜,少吃糖。

(5)急性期不宜受油烟热气熏灼。

(6)保持大便通畅。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苦胆草片,每次4-5片,每日3次。

(2)牛黄解毒片,每次3片,每日3次。

(3)上清丸,每次6-9克,每日2次。

2.验方自疗法

(1)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加水煎20分钟左右,分2次煎服,每日1剂。

(2)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加水煎浓,每日1剂。

(3)紫花地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饮食自疗法

(1)粳米60克、砂糖30克、竹叶50片、生石膏90克,在锅内加水放入生

石膏,烧开煎20分钟,再放入竹叶煎8分钟,取汁加米煮粥,食前加糖。

(2)鲜荸荠30克、丝瓜藤30克、茶叶6克,水煎服,每日3次。

(3)绿豆30克、石榴叶10克,水煎服,每日3次。

(4)黄瓜1根、苦参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4.外治自疗法

(1)麦粒肿初起,用一块白矾沾唾液反复磨擦患处,大约2分钟左右,每日3-

4次,2天即可痊愈。

(2)用食指压患侧的眼角,并向耳朵方向牵拉几下,使患麦粒肿的眼皮有被牵拉

的感觉即可。

避免误诊

麦粒肿位于内毗部,应与急性泪囊炎相区别,后者有长期流泪和溢脓史。

小疖形成,不可用手挤压,否则细菌容易扩散到血液中,造成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
jkw/jbdq/jbdq/5/2/15/4-9-29-18900
haoys/disease/eye/mailizhong/066143043028_14_9
baidu/s?ie=gb2312&bs=%B3%A3%B9%E6%B1%DC%D4%D0%D2%A9%B5%C4%D3%C3%B7%A8&sr=&z=&cl=3&f=8&wd=%C2%F3%C1%A3%D6%D7&ct=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