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文言文表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2

1. 优美的诗词歌赋,古文

曹植:“含词未吐,气若幽兰”.

肤如凝脂,吹弹可破,如丝绸之光滑,芦苇之柔韧!

韦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芙蓉如面柳如眉。。雪肤花貌参差是

风吹仙炔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 关于语文古文文言文诗词歌赋学习

个人体会:语文水平的真正提高需要平时大量的阅读积累,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明显提升有些困难。鉴于你现在已经是高二下学期,明年将面临高考,从经典名篇读起倒也不失一个不错的方法。推荐一些名家名篇的古文、诗词给你没问题,关键是你要能从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中体会到乐趣,而不是总想着怎样提高语文考试成绩,感觉阅读是一件苦差事。

《古文观止》中,有一些经典篇目已经入选了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唐诗、宋词、元曲课本中也有选编。你可以挑自己喜欢的古文篇目和诗词读,开始读不懂不要紧,建议不要急着查注释,多读几遍体会一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在想不明白再看注释。记住:要保护自己的阅读兴趣,不要把阅读当成苦役。喜欢最重要,只有你喜欢阅读,你读到的文字才能走进你的心里,真正成为你掌握的知识,慢慢融入你的血液,丰富你的学养和你的生命。

下面我就推荐一些公认的名篇吧(考试不一定考哦),仅供参考:

《古文观止》经典篇目:

《郑伯克段于鄢》

《曹刿论战》

《烛之武退秦师》

《苏秦以连横说秦》

《冯谖客孟尝君》

宋玉《对楚王问》

李斯《谏逐客书》

《项羽本纪赞》

《孔子世家赞》

《屈原列传》

李陵《答苏武书》

司马迁《报任安书》

贾谊《过秦论》

晁错《论贵粟疏》

诸葛亮《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李密《陈情表》

王羲之《兰亭集序》

陶渊明《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王勃《滕王阁序》

李白 《与韩荆州书》

杜牧 《阿房宫赋》

韩愈《进学解》、《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 《桐叶封弟辩 》、《种树郭橐驼传》

欧阳修《秋声赋》、《醉翁亭记》

苏轼《留侯论》、《前赤壁赋》、《喜雨亭记》、《潮洲韩文公庙碑》

苏辙《六国论》

范仲淹《岳阳楼记》、《严先生祠堂记》

宗臣《报刘一丈书》

归有光《沧浪亭记》

张溥 《五人墓碑记》

至于唐诗、宋词、元曲,挑一些你喜欢读的读读即可(无论喜欢婉约还是豪放都没关系,喜欢什么就读什么),可以先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千家诗》、《元曲三百首》读起。如果你还没买这些书,推荐中华书局的版本,或者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

3. 关于语文古文文言文诗词歌赋学习

其实古文这东西就在于多读,开始的时候不要着急,读完一篇文章,先不要看注释(我指的是平时练习),自己理解一下,一遍不行就多读几遍试试,然后看看注释,最后再看翻译和你自己理解的有多大出入,把理解错的地方多看看,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比较慢,但是坚持每天看的话,慢慢就提高了。

注意一些常见字的意思,比如:已、之、于、焉、诸、孰、以、间、为、亡、是、故、虽、去···等等这些常用而且意思很多的字,这些字的理解对翻译很有帮助,古文这么多,不可能一时半会全部读完,但是考试时出的翻译题往往会着重于对这些字义的考察。你可以翻一翻课本,乃至初中的课本,把那些经常出现的字总结起来,附上例句,晨读的时候翻一翻。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下古人说话的习惯,有的时候要根据前后文猜测一下某句话的意思,比如出师表里说:“将军向宠,性行淑均。”这句话如果单看将军向宠这四个字,可能会被人理解为将军一向受宠,将军一向宠爱他,向将军宠爱他····等,但是其实向宠是个人名,这就需要根据前后文来猜测这句话的意思,上一段已经交代完了一件事,所以这句话跟上段应该无关,诸葛亮不是将军,阿斗也不是,所以这句话放在这里,定然是为了交代一下这个将军是谁,所以这货就叫向宠。

这类的陷阱在断句和整句翻译里有时会出现,所以读古文的时候应该多注意一下这方面的判断。 古诗这东西,和古文其实大同小异,古诗篇幅较短,所以注定不能说太多的东西,古人写诗一般就那么几种感情: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相思,思乡,感慨时光,向往田园,表达必胜信念,表达达观的人生态度,单纯的咏物,怀古,借古讽今,托物言志···诗词一般都会有景物描写,古人好借景抒情,所以我们要注意的就是那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物,比如一说到月亮,杨柳,春水这些东西,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事,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定式,就像我们说起潘金莲,很少有人会提到她大胆追求婚姻自由一样,所以要注意这些有代表性的景物一般情况下所寄托的情感。

然后就是注意个别的句子,比如杜老爷子说:风急天高猿啸哀,既然都猿啸哀了,那他的心情肯定不怎么样,为什么不开心呢,往后看看就知道了,是因为多病、潦倒和繁霜鬓。通过个别的句子,知道了这首诗的感情基调,那么哪怕我们没能完整的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胡扯的时候也不至于跑的太远。

平日里可以看一看自己以前没看过的诗,揣摩作者表达的意思,然后和赏析对照一下,哪里理解的不对,找出原因,这个也在于坚持,不在于花的时间多少,在于你每天都看,看一首诗,揣摩一下诗人的感情,对照一下赏析,十几分钟足矣。最后就是每次看那些诗词赏析题的答案的时候注意一下答案是怎么说的,然后下次做题试着去像这样答,这样以后慢慢的就会答了。

至于名篇的话如果我说是课本可能不大负责任,但事实确实是这样的···课本的古文多看看,然后你自己阅读的话从篇幅较短的生僻字较少的开始,逐步加深难度,像离骚这样的变态就不要看了,除非出题人疯了,不然不会考。建议你可以先从礼记这部分看起,这部分简单,然后重点看看史记的部分个人觉得史记的文章难度和高考的古文难度差不多,当然只说总体,不排除个别比较难理解的篇章,而且一般高考喜欢考传记类的阅读。

然后就是宋朝的那些游记。总之就是人物传记和游记之类的多看看就好。

古诗的话,找你以前没看过的,读一下,体会一下思想感情然后看看赏析就可以了,考试考的定然是大部分人都没见过的诗,锄禾日当午这种东西他们是不会考的。 好了,就这样了,写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满意的话记得采纳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