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绘”交往,让教育更有“戏”~华师附小德育与心育研讨会感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附小是全省首屈一指的小学,这次得知附小有德育与心育研讨会,主题还是我最近一年特别感兴趣的教育戏剧,于是就奔过去啦~

开篇是学校领导介绍附小“十二个学会”促成长养成教育实践研究,一二年级亲子绘本剧活动、书信联谊活动、写信给十年后的自己、别人的事情帮着干、传阅活动等等活动都值得参考。

接着就是由华师附小的心理老师潘莉莉和孙露联合展示的戏剧课《巨人的花园》,这原是一个童话故事,更是语文书里四年级的经典课文,潘老师和孙老师改编成教育戏剧,非常特别!真是玩转语文课,也玩转心理课。

一个课例,涉及了众多教育戏剧范式,比如:

教师入戏   孙老师饰演故事中的巨人,带领学生进入虚拟的故事世界,操控进入角色或恢复心理老师身份引领课堂,使学生能建立不同角度的思考观点。

墙上角色  将角色画在黑板或纸上,在导师引导下扮演角色的行为片段,建立角色的性格。这个环节是觉察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利器”。

构建空间   导师在课堂开始就让学生思考心目中的完美花园,孩子们说有长椅、花坛、树林、蚯蚓、秋千、池塘、蝴蝶等等,“并砌物件”“定格”“片段扮演”等方法用身体或简单对象来重现角色的生活空间。

角色交换   关键时刻或情绪时,教师随机即场交换扮演身份,让学生体会扮演另一个角色身份的感受和看法,进行更多角度、更全面的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的探索,如“小孩子”的身份转换成“精灵”,扮演“坚固的墙壁”。

坐针毡  教师入戏的巨人与学生入戏的小精灵对话,双方探索扮演角色的思考,并透过投入表达所扮演角色的主观态度及立场去阐释观点,这种扮演者坐在位置上仿似被审问,有如坐针毡的感觉而全名。

观点与角度   参与者在一条连系两极选择的隐形线,以站立的位置表达他们的选择倾向。如花园一角的墙被雪 压垮以后,巨人会做什么选择。曾经在自我成长课上琼林老师就“你的孩子是同性恋你会支持还是反对”来让我们站位,原来这就是**观点与角度**的做法。

课中还使用了 时间轴、故事棒、良心巷 等方法,真是满满的套路,需要学习才能知晓各个范式的用法与作用。

《巨人的花园》本是童话故事,在语文课中自有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但作为心理课,也是极好的话题素材,可以探讨:抱怨和积极解决问题、固执己见和换位思考、维系友谊和破坏友谊、冷静与冲动、强调差异和尊重差异、指出他人的问题和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华师心理学院的张卫、许思安和刘学兰老师都来参加活动啦,一致评价教育戏剧是心理课的新方式,此次课例非常好。带着一点点不足的完美。

此次课例两位老师选择的角度是觉察巨人的性格特点、换位思考,不过处理上更偏重于前者,后者换位思考上未能落实到位,于是学生从一开始到最后仍然关注在“巨人的自私”上,没有想到作为顽皮小孩随意破坏别人的花园这样的行为结果,践踏了他人的私有权。许思安教授评课时谈到还应该让孩子们积极思考、做好约定不破坏,以及还可以做什么解决问题,以此才是真正的换位思考。刘学兰教授评课也是谈到处理中更多呈现巨人身上的不足以致事情的恶化,孩子们也自然根据巨人的特点而选择站位于“重建围墙”,这就偏离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积极解决问题”的课程导向。

一开始探讨“巨人生气的原因”时候,板书表述中分为自身原因和他人原因,自身原因:小孩破坏、小孩太吵闹、未经允许;他人的原因:巨人自私,巨人自己欣赏。这部分我听不太清,看板书感觉没能理解这个逻辑。我认为巨人生气这件事情的原因对他自己而言,自身原因是喜欢安静独处却被打扰、自己的物品却遭破坏、性格暴躁,他人的原因是小孩未经允许就进入、小孩肆意破坏。

这里似乎少了小孩对这件事情的归因,巨人生气这件事,对小孩而言,自身的原因是“我”破坏了花园,“我”打扰了人家的安宁,他人的原因是巨人暴躁、自私。这个环节处理更细致一些,分清双方的归因,也许就能带孩子们走出“巨人自私、巨人性格缺陷”这个点,真正从双方角度、从内外两方归因。

早上结束课例,下午是三年级绘本剧课程和五年级心理剧展演。

心理剧是在四五六年级心理课上由心理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的,五年级同学这次自编自导自演。剧目有《交往之花在真诚中绽放》《不可告人的秘密》《童年成长不烦恼》《童年,就是让自己变得更美好》《天使的声音》《摔跤吧!心理剧》。全部是孩子们亲自上演,没有多少雕琢,原生态的对话,展现出华师附小学生的才智。孙老师说这次让他们自由发挥,这个下午就让他们在舞台上玩。

佩服这种坦然自得与信任,五年级的孩子表现确实出色。

绘本剧主题《敌人派》感受友好相处,《青蛙王子》尊重并关怀他人,《阿莫的生病日》懂得爱与被爱,《我有友情要出租》友情的重要性,《长颈鹿不会跳舞》培养自信收获快乐。

这次活动最大的特色是教育戏剧,而最亮眼的是由机构派出的志愿者讲师这种方式。三年级五个班的绘本剧活动授课老师均为广州微笑阅读成长中心讲师,他们是自由报名的,三年级也是第一次接触绘本剧。这些讲师从来没有大课的组织经验,所以各个班级的课例不算很出彩。但是模式却令我惊喜,后来经由孙露老师介绍,与负责人绮雯认识,了解了更多广州微笑阅读中心的资讯。它是从上海微笑青年公益服务中心的微笑图书室发展而来。

微笑图书室是一家全国性的、专注于推动少儿阅读的公益机构,成立于2003年,截至2016年5月,已经累计在25个省、市为274间学校建立了“微笑图书室”,建立近60处“故事小屋”,捐书达266886册,培养了5000多名老师成为儿童阅读推广的“种子老师”。广州微笑阅读成长中心 (以下简称“广州微笑”)是其在广州地区的阅读推广项目。

广州微笑致力于:

为更多低收入家庭聚集的社区、学校及幼儿园的孩子们,提供优质、 免费的童书阅读资源 ;

探索出 “绘本故事+戏剧+社会实践的“立体阅读”深度阅读模式 ,通过讲故事、演故事、做实践提升孩童的阅读体验,提高孩子多元智能;

开展 “阅读推广人”、“种子故事人” 等培训活动,吸引家长、老师、社区志愿者等各界人士都加入阅读推广的行列中,为有需要的地区、机构输送阅读推广人才资源。努力改善全国的阅读生态。

绮雯介绍说,9个月时间,广州微笑便举行了将近400场活动,把课程送到小区、图书馆、少年宫、小学、幼儿园,甚至派出种子老师到小学里开展为期一年的社团课(一二年级亲子绘本剧)……

我看到的是教育的新模式,志愿教师进课堂,直接带领社团课,或者指导学校教师培育新技能。哗啦啦,超级欣赏这种志愿机构,借P.E.T中一句“父母不需要被指责,只需要受训练”,学校同样如此,老师不需要被指责,只需要受训练和协助,很多新的教育模式是我们学校老师所未体验过、未学习过的,我们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协助。

此行收获甚丰,认识了师妹孙露老师,认识了广州微笑的绮雯老师,认识了一个公益阅读推广的机构与模式,广州微笑集中开展绘本戏剧故事课堂,致力研发与实践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环保、安全意识等十大绘本剧课程系列。

十年前吧,有段时间在华师附小兼任校外心理辅导员,跟随师姐做了几次小团辅,也忘记当时的校园环境了,只记得在团辅中有个男生名字很特别,一看就很有文化,师姐便介绍说是什么教授的孩子,我真的惊呼果然厉害,然而到了团辅活动中,发现这个小男生也很有问题……

具体也记不清了,十年后再踏进附小,眼光已经变化了,关注校园文化,关注学生素质。

很欣赏这个低置的开放书架,还没走近看看书目,远观觉得稍为有点难度。绮雯介绍说刚开始与附小合作时候,附小觉得绘本太幼稚,在这里推动绘本剧、教育戏剧也不容易。

附小的楼梯很窄,旧式的设计,历史的味道,欣赏一些小装饰,比如柱上的中英文人物,比如楼道上的小脚印,比如梯级间的中英文短语,比如凉棚上的国学宣传。

三年级的走廊,此番“脏乱”是让我吃惊的,满满的都是班级的展示,几乎没有干净的空位,有绘画作品、英语天地、数学日记、书法作品、作文等等,并没有刻意整理,都是原生态的作品,感觉得到学校的霸气,对老师、对学生的完全的信任,老师和学生的自由度非常大。

每个班级前后门上都有班级文化的宣传,有班名或者励志语句,还有两个班级把全篇《大学》贴上门上。华师附小是经典诵读名师陈琴老师工作了十来年的地方,国学也有一定的氛围。

教室是拥挤的,作为绘本剧的课堂更是不够空间,于是桌子搬到走廊,孩子们围坐四周。这里真的有历史了,很多学校教学楼条件比华师附小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