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资格和职称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8
楼上的都是瞎说!
职称,其实是专业技术职务的通俗说法,分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员级五级。
正高对应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等
副高对应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
中级对应讲师、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工程师、经济师等
初级对应助教、研究实习员、住院医师、助理工程师、助理经济师等
员级对应技术员、经济员等

其实还有一套针对技术工人的职称体系,也分五级:高级技师(一级)、技师(二级)、高级工(三级)、中级工(四级)、初级工(五级)。
所不同的是,前一类职称是人事局评定的,后一类技术工人职称是劳动局评定的。
现在在部分省市,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可以比照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享受待遇。

以上是职称体系,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产物,获取方法是考、评结合,目前主要在国有单位流通。
下面说说职业资格体系,是中国加入WTO跟世界接轨的产物,也是人事、劳动两部合并的产物,职业资格证书获得都是要经过考试。

举个例子: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分: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员(四级)
是不是发现很眼熟?能跟上面劳动局评定的技术工人职称等级一一对应?没办法,套一句话,政策要有延续性。
国家职业资格体系非常庞杂,不过大概体系就是高级技师(一级)、技师(二级)、助理技师(三级)、高级技术员(四级)、初级技术员(五级)的五级体制,简而言之,就是把技术工人的职称体系应用到各行各业。但不一定五级都有,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师就只有一至四级。

在职业资格等级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第三套体系——注册类执业资格证书体系,比如大名鼎鼎的注册会计师(CPA)就属于这类,类似的还有工程类的的注册一级建筑师、注册二级建筑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等等等。发证部门不是人社部,有的是专业主管部门(比如注册会计师主管部门是财政部),有的是人社部和专业主管部门一起发的。这些注册类的职业资格证书都属于行业高级认证,含金量较高。

第二、三套体系都是国家人社部认证(或部分认证)的,所以现在一些地区的职(执)业资格证书能比照认定为职称了。

第四套体系是上岗证,其实也是第三套体系——执业资格证的一个分类。比如:教师资格证、医师资格证、司法考试、会计上岗证、导游证。与第三套体系的不同之处是:上岗证是入行的基础水平和前提条件,属于上岗强制认证。

好吧,其实还有第五套体系……比如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等,这些都是由国际行业权威协会认证的(而不是国家认可的),是国际公认的行业高级从业资格。

作为一个人社部门工作者,看我手打那么多字,把研究成果倾囊相授的份上,是不是给加点分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