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授权培养硕士、博士和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享有化学一级学科和五个二级学科及工学二级学科“应用化学”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 标识以苯环为基础设计要素,下方的“CIAC”为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英文缩写。
标识中的椭圆是地球的造型,借以隐喻化学广阔的发展空间。聚拢和永续流动的态势极好地体现了应化所协力精进的团队精神和强劲的凝聚力。
椭圆内部的苯环呈上升趋势,下方有序的速度线使其具有一颗飞翔行星的速度、力量和辉煌,不仅象征应化所的活力、动力和创造力,也寓意着应化人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人生信念和搏击精神。苯环冲破椭圆的开放态势,打破了封闭式造型的刻板和单调,形象地表现了科学无止境的含义,更是应化人开放的科学理念的体现。
标识的基础色为“应化蓝”。蓝色代表严谨、科学、规范、求实,象征科学、诚信的治学精神,与应化所“应用化学,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相吻合。 序号姓名任职时间备注1闫沛霖1948.12~1949.8阎沛霖所长为兼职2佟城1948.12~1952初时为副所长,但主持工作3武衡1949.8~1954.6  4吴学周1954.6~1983.5  5孙书棋1983.5~1985.2  6王佛松1985.2~1988.10  7倪嘉赞1988.10~1992.4  8汪尔康1992.4~1996.4  9李滨耀1996.4~2000.7  10王利祥2000.7~2008.10  参考资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