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的作者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1

傅乐成(1922—1984) 字力更,号秀实,傅斯年之侄。聊城市(今聊城市东昌府区)人。著名史学家。幼读私塾。1930年,随家迁至济南,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读书,1933年在该校毕业后,先后在北京辅仁中学、贵州铜仁国立三中高中部就读。傅乐成在北京辅仁中学读书期间,曾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被推举为学生代表和组织游行的主要领导人。后被捕入狱,经其伯父傅斯年保释出狱。1940年考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5年毕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南京珠江路教会中学任语文、历史教员。1948年夏应聘到国立河南大学任助教。后去台湾。
1949年10月起,在国立台湾大学先后任校长办公室秘书、历史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在大学执教期间,治学严谨、平易近人。195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在任教的十几年中,除在台大授课外,还在同仁、辅仁、师大、成大、淡江等高等院校兼课,并兼任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主持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的博士班和秦汉史研究室的工作。1984年2月21日病逝于台湾大学医院。
傅乐成终身未娶,生活起居,乏人照料,刚过中年,就中风不起。步入老年后,体弱多病,孤身一人,思乡情深,常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期盼,生前嘱亲朋好友,待祖国统一后,将其骨灰与先父一起归葬聊城原籍。去世后,台湾大学、中兴大学、台湾史学会曾为其联合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并设立“傅乐成教授奖学金”。台湾大学将其生前主持的“秦汉史研究室”易名为“傅乐成教授纪念研究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