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数总和法

我这里有一个例题,可我怎么看都不明白,请懂会计的专业人士做详细的解释,小女子非常感谢!!!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承例11,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1:
表1
年份 尚可使用寿命 原价-净残值 年折旧率 每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1 5 576000 5/15 192000 192000
2 4 576000 4/15 153600 345600
3 3 576000 3/15 115200 460800
4 2 576000 2/15 76800 537600
5 1 576000 l/15 38400 576000

例:丁企业在2002年3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该资产原值为30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要求计算出2002年和2003年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需要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同时要注意折旧的年限一年与会计期间一年并不相同。
该固定资产在2002年3月购入,固定资产增加的当月不计提折旧,从第二个月开始计提折旧,因此2002年计提折旧的期间是4月到12月,共9个月。
2002年计提的折旧额为:300×(1-5%)×5/15×9/12=71.25(万元)
2003年计提的折旧额中(1-3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一年的,(9-12月份)属于是折旧年限第二年的,因此对于2003年的折旧额计算应当分段计算:
1-3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5/15×3/12=23.75万元。
4-12月份计提折旧额:300×(1-5%)×4/15×9/12=57万元
2003年计提折旧额为:23.75+57=80.75万元。

这道题怎么这么复杂,我看了半天都看不懂!
年数总和法是算折旧中的这几种方法中最难的吗??

第1个回答  2010-03-17
这道题其实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年数总和法下每年的折旧额的计算,而是按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年”和按公历年度计算的“年”不一致的情况下,怎么按公历年度计算年折旧额。其实不难理解,你先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然后考虑,3月购入的,即年数总和法的第一年,是公历年度的2002年3月-2003年2月,那么按公历年度2002年的折旧,就是年数总和法中2002年3月-12月这9个月的折旧,那2002年折旧就是年数总和法第一年折旧*9/12了。

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都会有折旧计算年度和公历年度不统一的情况,按上述思路考虑就行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1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