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放送的金字招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十《时尚放送》为国内的时尚类电视节目探索出了一条制作的经验之路。
当年曾和区志航经常去采访的编导李穗丰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区志航的公关与推广意识,每次到北京、上海对一些时尚活动进行采访,区志航都会很认真地为不知道节目的时尚圈人士介绍自己的节目,然后再采访专业人士,这让他们的节目很快在圈里就被业内人士注目。这样《时尚放送》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也有了更多参与时尚活动的机会,甚至还到国外拍片。
与其他地方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相比,《时尚放送》全是自己一手拍摄的原创作品,他们因此也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电视制作经验,后来的湖南卫视等其他电视台都来广州向他们取经。
《时尚放送》就是我的职业生命线 《时尚放送》的灵魂人物
区志航
广东电视台《时尚放送》监制、节目主持人。
社会兼职:广东广播电视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时装评论委员会委员;广东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广州服装设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国内多家媒体自由撰稿人、摄影师。
记者:是什么因素让《时尚放送》成为中国第一个时尚电视节目?
区志航: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一直有创新精神,创下了很多中国第一,广东的时尚产业非常发达。最重要的是广东人敢于在观念上创新,广东也还有很多制度上的创新,这让我们有机会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同时我们一直在顺应时代发展,所以我们能够坚持到今天。
记者:作为中国第一个时尚电视栏目的创办人,你认为自己是个时尚的人吗?
区志航:作为《时尚放送》创办人和执行监制,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时尚人,我自己不太受潮流的影响,不追逐名牌,不勤换手机,十几年一个发型,1996年至今仍开那辆大红的思域,基本上不上网,从未进过聊天室,也从未受出国热的影响,除主持时尚活动或参加时尚Party外,夏天穿皮鞋、T恤、牛仔裤,冬天还是皮鞋、夹克、牛仔裤。但我认为时尚应该是你要有着一种很新锐的感觉。你做这样的时尚节目必须要有自己的品位和眼光去定位你的内容,这样也才能做出和包装出时尚的东西出来。
区志航:不是,我一开始也不知道能做多久,最多以为半年就没了,心态还算平和。我已拥有从前不曾也不敢想象的、尤其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但并不等于我不珍惜社会的认同和所得到的荣誉。我不清楚别人如何看待荣誉,我享受不刻意的得到。
记者:你从电视节目的制作主持到平面摄影等多个领域,你觉得是不是这个电视节目造就了你的成就?
区志航:自1994年创办《时尚放送》起,我便与时尚圈结下不解之缘,写作与摄影的爱好,让我在做好电视的同时拍下无数照片,写下数不清的报道与评论,在众多时尚平面媒体和网络发表。我希望无论电视导播、节目主持、文章撰写、照片摄影都做到“专业”,我认为一个人只要不是智商太低,只要找到最适合发展的领域,只要对所做的事业全情投入,总能有所成就。我享受电视、评论、摄影等多个领域的努力和创作被认同,也享受有着众多人心血的《时尚放送》与我的多元发展形成的良性互动。作为一名广东电视人,我为同时成为中国“最佳时装评论”和“最佳时装摄影”的第一人感到欣慰和骄傲,但我也认为,我所有的个人荣誉其实也是《时尚放送》这个节目所得到的荣誉和肯定。没有这个节目,没有同事的共同努力,也没有今天的我。
区志航:时尚,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被世人接受和崇尚,几乎所有与大众生活有关的方面都与时尚亲密接触。作为一个中国时尚传媒人,我有义务为推动中国时尚的进步尽心尽力,我真的把这当做使命。我们并不拒绝国外的时尚,但绝不应该因此而冷落中国的东西。我更愿意以包容、欣赏和负责任而不是苛刻挑剔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时尚以及这些年的变化。是的,中国还落后,中国并不完美,我由衷希望我的用心和努力,我对休息和许多生活享受的放弃,能对中国时尚产业和社会的进步有点作用,对给了我许多机会和空间的广东电视台有所贡献。
性格与使命感让我在时尚的大海中不断地锻炼与搏击着。懂得越多越感知识贫乏,只要我还在这个领域,我愿意努力地耕耘下去。
我感觉《时尚放送》之所以能成功应该是因为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的结果。当年有这么一个环境和机会让我们去操作这样的节目。当然在这些因素里面,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几个人在一起互相配合,就是很考验人的。
我记得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做最好,但我们一直在进步在学习,看到有很多新的东西做出来了,自己也感觉特别开心,其实我当初要到珠江台自己都很犹豫,我是舍不得离开这个集体的,大家像兄弟一样相处得很有感情,又有共同的爱好。实在是很难得。
一群人都在发烧
阮爱华(当年的编辑)现为广东电视台《逍遥游》节目监制。
我觉得做时尚节目的人一定要发烧,要有激情。对美的东西,对新的东西要敏感与有激情,区志航就是典型的发烧型人,他能每天只睡3个小时还有精神做事,还能不停地和你说话。
还有吴杰,都是快退休的人了还能去做时尚节目,就是因为爱好,就是因为喜欢,他们是太有激情了。你有激情去做节目就能感染到别人甚至观众。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发骚”,那就是你要爱美,从看美女到拍美女,从拍时装到买时装,我们都从这个节目中得到了很多经验,也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能力。
我是当年第一批的编导,对这个节目的感情很深。
我记得当时我们第一期节目是在去北京的飞机上抓拍来的。当时飞机上刚好坐着歌星韦唯,区志航就主动到头等机舱去和她攀谈,推荐她上我们的节目,结果她很高兴地接受了,下了飞机就带我们去她家采访,我们因此做出了一个漂亮的专题。这让我们的第一期节目就很生动,起点很高。
那时候其他的节目在包装方面都很朴素,但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所以力求自己的节目在包装上要很时尚、前卫。当然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是现在看来,我们还是做得很好的。
真是一个典型案例
广州时尚产业之发达是任何其他城市不能比的。在时尚产业中,时尚媒体也随着时尚产业的发展而发展,从少到多,逐渐壮大。时尚媒体有着不稳定发展的青春期烦恼,当然也有着成长的欢乐。
当年《时尚放送》节目组的同仁们靠着几台机器,自己摸索如何制作电视时尚节目的经验,都充满了对当年工作激情的怀念与感叹。他们也一致强调这个节目的起点非常高,至今仍然主导《时尚放送》的节目方向和内容的区志航更是强调:这个节目造就了他所有的荣誉。他说凡是给他个人的褒奖实际上也是对整个节目制作组的褒奖。
《时尚放送》参与和协办了广东首届模特大赛;第一与第二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华夏霓裳2000大型中华服饰文化展演,以及部分全国性模特大赛广东赛区的活动和众多服装品牌的推广。《时尚放送》非常“长命”地坚持了10年的历史,活到今天还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时尚放送》不仅在广州影响力甚大,拥有一批忠实观众,在业界也是有口皆碑。不少地方电视台曾到《时尚放送》节目组取经,他们更是经常性地被邀请到各地采访。
十年风雨兼程,《时尚放送》始终在对自己节目的更新与变化中成长,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成熟与强大。《时尚放送》也因此成为中国时尚类电视节目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广为同行借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