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为何大受欢迎?(二)——刘姥姥教你如何讲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我们接上一篇继续分析:

刘姥姥在老太太榻前究竟讲了什么?为什么宝玉及姐妹们觉得比说书先生说的还好听呢?

01

其实刘姥姥说的不过是她在乡村中的所见所闻,但这些内容对于老太太、宝玉以及姐妹们来说,是新鲜的,是有趣的。刘姥姥所讲的故事就和她带来的瓜果蔬菜一样,是充满野味的。

对于天天山珍海味吃腻的人来说,野味就是美味。荣府上下人等,从老太太起,到小姐少奶奶,再到下面的小丫鬟,她们往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面的世界对她们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新鲜的。宝玉就算出门,也没有接触过乡村田野中真实的生活。所以,刘姥姥所说的一切,对于她们来说是新奇的。

老太太、宝玉及姐妹们,她们经常看戏听书来解闷,但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也就那么回事。就像山珍海味吃多了也会吃腻是一样的道理,她们过年过节看戏,过生日看戏,看戏听书几乎成了贵族生活的日常。看得多了,老太太连戏的套路都摸得一清二楚。

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元宵节的宴会上,两个女先儿(古代职业的说书人)来说书,女先儿只开口说了书目和开头,老太太就猜出了后面是什么故事,并且把这样的故事套路批了一通。"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都没有了。"

可当时也只有这样的戏文,差不多一个口味。满足不了老太太的审美需求。而刘姥姥的出现,让老太太眼前一亮。

所以,要讲好故事,合适的的主题内容对应合适的受众,这是首要的前提。而当时,刘姥姥的乡村野味故事恰恰对了贵族老太太以及小姐少奶奶们的胃口。

02

刘姥姥见老太太高兴,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刘姥姥绝对是天生的农民艺术家,会编故事,还讲得绘声绘色。

"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哪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

一开口就是农民本色,刘姥姥也一定是拿准了大家都喜欢她的农村事、农村味,编故事也一定紧紧围绕农村说事儿,这和现代的某些大作家写小说是一样的。

"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一句话就紧紧吸引了听众,谁不喜欢听奇怪事儿呢?

刘姥姥很有讲故事的天赋,讲到关键处却卖一个关子。她讲大雪天听到外头柴草响,"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她不直接说看到了什么,而是卖关子。

老太太就忍不住了,接过话来说,"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会讲故事的人往往都不纯粹自己讲,而是调动听者,如果能调动起听众和你互动,那你就成功一半了,因为她已被你的故事紧紧吸引了。

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志的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刘姥姥时刻不忘和听者互动,她编出的故事有些让人出乎意料,这也是讲故事讲得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你说出来的内容老生常谈,很快就没有什么人爱听你讲了。就像前面提到的,老太太听个开头就猜出女先儿要讲什么故事,她当然就不喜欢听下去了。

刘姥姥所编的故事主角也是值得我们琢磨的,她为什么要编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而且这小姑娘还很标志,穿戴还很不错。其实作家写小说也是这么个套路,比如写给小孩子们看的书,主角儿往往都是和他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 ;大学生就喜欢看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故事。这样读者就容易与主人公发生共鸣,容易从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以他们为榜样、模仿他们的行为。

刘姥姥编故事时,是不是也注意到了听故事的那么多姐儿丫鬟都是十七八岁标志的、穿戴齐整的小姑娘呢?因此她编故事的主角也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

故事讲到这,发生了意外的事情,马棚里起火了,等救下火再回来时,宝玉追着刘姥姥讲下面的故事,老太太却不准再讲了。老人家有忌讳,刚刚讲了抽柴烤火家里就失火了,老太太认定这个故事不吉利,刘姥姥也很识趣,打住这个故事,另想其他的。

刘姥姥即时就想了另外一篇,这绝对是编故事的高手才能做到的。这一篇讲一个老奶奶(对应贾母),九十多岁了(尽量往高寿了说),她天天吃斋念佛(对应王夫人)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该你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有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

这一夕话,甚合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这个故事使我们怀疑刘姥姥对贾府的家事应该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个十七八岁死了的儿子不正像贾珠吗,这个十三四岁的聪明伶俐的少年不正像宝玉吗?讲这样一个故事能不合贾母、王夫人的心意吗?

王夫人是经常吃斋念佛的人,刘姥姥的故事一定让她相信,自己也会像刘姥姥所说的那个老奶奶一样因为吃斋念佛修得福分,因此她也愿意多做一桩善事。刘姥姥走时她送刘姥姥一百两银子是不是也在给自己积善积福呢?

刘姥姥讲的与贾府的事又不完全像,因为老太太不只有一个儿子,贾政也不只是一个儿子,而且年龄也不对。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她说的完全像那就不叫故事了,而是议论人家的家事。故事就是要这样真真假假,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加工改造。

三分真,七分假。三分史实,七分虚构,《三国演义》不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吗?

曹雪芹写《红楼梦》不也是如此吗?就和刘姥姥讲故事是一样的。整部书有现实的依据,也就是作者早年经历的富贵生活以及后来的抄家败落。但整部书并不是完全写实,而是在三分真的基础上加工改造与虚构,究竟如何加工改造,要根据作者思想表达的需要。

比如《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要极力宣扬儒家的价值观,因此他就把刘氏集团的人物写得光辉正大。《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并不符合历史史实,但是却符合作者罗贯中表达思想的需要。

03

好的故事能够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呢?会让听者产生一种执念,忘记这是瞎编的、虚构的故事。

就像有的人读了《三国演义》之后就执着地认定刘备就是那样一个正义仁慈的形象。我们读历史就会知道,刘备其实是一个和曹操一样奸诈的人。但是热衷于《三国演义》的读者就往往无法接受刘备和曹操一样奸诈的史实。

刘姥姥信口胡编了一个十七八岁小姑娘雪天里抽柴火的故事,宝玉就信以为真了,于是拉着刘姥姥问那女孩儿是谁?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在大雪天出来抽人家的柴火?

于是刘姥姥只好接着信口胡编。我们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面供的不是神佛,而是一个十七八岁小姑娘塑像。为什么会有一个小姑娘的塑像呢?

当先有一个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很像黛玉)。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

大家发现没有,刘姥姥信口胡编的故事完全是没影儿的事,但却紧紧抓住了宝玉的心,也完全合了宝玉的心意,符合宝玉的价值观——女孩儿主贵。

为什么说是完全没影儿的事?修个祠堂庙宇供着一个未出嫁的女孩儿,这在古代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古代女人地位低,就连一切庙宇祠堂中所供奉的神也往往以男性神为主,就算有女性神,也往往是和男性神一起供奉,或者是体现女性的生殖价值,比如娘娘庙中供奉的送子娘娘。供奉未出嫁的女孩儿,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但却合了宝玉的心意。在宝玉眼中,未出嫁的女孩是最洁净的,是无比尊贵的。

刘姥姥接着编,说日久年深,这庙也烂了,那个塑像就成了精了,她时常变成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的就是她了。我们还商量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

塑像也能变成精、成人,出来闲逛,这更让人难以相信了。但是宝玉心中存着女孩儿尊贵执念,他相信这样的人是虽死不死的。第七十八回,晴雯死后,小丫头说晴雯姐姐变成了芙蓉花神,宝玉就信以为真。

宝玉对刘姥姥编的故事信以为真,让刘姥姥快别平这个庙,还要募钱修了这个庙,再装潢泥像,让刘姥姥做香头(庙里管香火的人),每个月给刘姥姥些香火钱。

宝玉还问了刘姥姥地名庄名,来往远近,坐落何方。刘姥姥只好顺口胡诌出来。宝玉信以为真,盘算了一夜,次日一早,便派茗烟去找。

茗烟找到了吗?破庙倒是找到了一个,但是里面哪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读到这里我们往往觉得宝玉可笑,把没影的事信以为真,还派人去找。但是我们读者当中不也有和宝玉一样可笑的吗?把《红楼梦》中的某个人物当成历史中的某个人,去找史料,去考证。

忘记了《红楼梦》是一部小说,而不是历史了吗?忘记了《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虚构而非真实存在吗?

曹雪芹写《红楼梦》和刘姥姥编故事一样,是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编造。如果我们去考证林黛玉是历史中的某某某,贾宝玉是历史中的某某某,薛宝钗又是历史中的某某某,那我们和去找茗玉小姐庙宇的宝玉有什么区别呢?

《红楼梦》之所以引得人去考证,那是因为故事写得太好了,深入到读者心里,让读者产生执念。或者说,有的读者就像宝玉一样,心中原本就存有执念。正像刘姥姥所编的茗玉小姐的故事引得宝玉真的派人去找茗玉的庙宇一样,《红楼梦》也引人去考证。

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刘姥姥是不是一个故事高手呢?你从她身上学会讲故事的技巧了吗?

刘姥姥在荣府还有哪些精彩表现呢?我们下篇再分享。我们会发现刘姥姥不仅仅是故事高手,还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