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9月,八一剧团经过改组扩建,诞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工农剧社总社,以瑞金为中心,陆续在各地建立了众多分支剧社,使得戏剧运动深入到苏区的各级地方和部队。工农剧社总社在戏剧运动中起到了领导和示范作用,组建了中央蓝衫团和中央苏维埃剧团,进行巡回演出,并出版推荐剧目,还创办了高尔基戏剧学校,培养了大约1000名学员。沙可夫副部长,以及后来的教育部长瞿秋白,都对剧社的发展给予了重要支持和实践指导。
这一时期,“红色戏剧”创作和演出日益成熟,产生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其中包括《我──红军》(集体讨论、沙可夫执笔)等,描绘了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展现了红军、游击队员、群众和敌对阵营的形象;李伯钊的《战斗的夏天》揭示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斗争,胡底的《松鼠》则以幽默语言描绘了侦察员的智勇。1934年红军长征后,剧社成员和高尔基戏剧学校的师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随军,一部分留在闽赣边、粤赣边地区继续演出,如《牺牲》、《非人生活》等剧目在1935年元宵节的会演中受到好评。
长征期间,各个红军部队的文艺活动也蓬勃发展。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合后,战士剧社的《破草鞋》歌颂了金沙江渡江胜利,鼓舞了士气。二、六军团的《我当红军去》宣传了党的政策,助力扩红。红二方面军成立时,贺龙委派李伯钊培训战斗剧社。1936年会宁会师后,红军的“红色戏剧”火种传播至各解放区,为各地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活力。
1927年冬至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的戏剧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许多革命根据地。1927年冬至1935年底,以江西革命根据地为中心,兴起了以现代话剧为主的革命戏剧运动,被称为“红色戏剧”,也叫苏区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