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答(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5
6.相对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为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这又需要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也会影响生活资料的价值;当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降低,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产生相对剩余价值。
7.绝对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绝对剩余价值。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其次,工作日的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因此,工作日的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商品交换规律没有为工作日确定一个标准长度,由商品交换的同一原则产生了两种互相对抗的权利。资本家要求尽量延长工作日。他购买劳动力,支付劳动力的日价值取得一天劳动力的使用权,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强迫工人延长工作日。工人反对资本家掠夺劳动力,也有权反对过度延长工作日。工作日长度的确定,最终取决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8.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工资?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一旦采取工资形式,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的报酬,似乎工人的劳动全是有酬劳动,而没有无酬劳动,工人的劳动都是必要劳动,而没有提供剩余劳动,资本家不存在对工人的剥削,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完全被掩盖起来了。
9.资本积累的必然性以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是什么?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必然性。首先,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是无止境的,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其次,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外在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可见,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切能够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进程。这些因素包括: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10.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以及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通过资本积累,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积累的实质。首先,资本家投入的可变资本不过是上一次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次,资本家不仅无偿占有了工人过去创造的剩余价值,还不断地利用这种剩余价值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新的剩余价值。总之,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劳动的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
11.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二者的区别在于,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实现的,随着单个资本的积聚,社会资本总额也会增大起来;而资本集中则是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是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其次,资本积聚的增长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它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而资本集中的进展,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二者的联系在于,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因为随着资本积聚的不断进行,单个资本的规模相应地日益增大,大资本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在竞争中能够顺利地打败众多的中小资本,从而使资本集中的过程更为迅速。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因为集中起来的资本越大,便越有条件获得巨额的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从而扩大积累的规模,加快资本的积聚。
12.资本主义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有何区别与联系?它们的变动趋势是怎样的?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区别在于,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有密切的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变动是一致的,即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两者的变动也经常不一致,即名义工资不变甚至提高,而实际工资却可能降低,这是因为,实际工资的水平不仅取决于货币工资的高低,还取决于物价的高低。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上涨,或者名义工资的提高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名义工资一般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有时提高有时降低,从长期看是提高趋势。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比实际工资提高得更快,因而在实际工资提高的同时,剥削程度仍会加重。
1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条件是怎样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形成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社会经济条件:一是有大批的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二是大量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的积累,他们有条件雇佣大批工人,进行规模较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这两个条件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形成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初期,资产阶级运用一系列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并使他们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本国和殖民地的劳动人民进行十分残酷的剥夺过程,通过这种社会暴力,加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所需要的上述两个条件的形成,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它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14.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每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每一次生产过程又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为下一次生产创造条件。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每一次生产过程都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随着生产的不断更新和重复,这种生产关系也会不断地得到维持和发展。离开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和再生产都无法进行。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5.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为何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的密切的有机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动通常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动。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 :v 来表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原因是,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迫于竞争的外在压力使得资本家必然会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并导致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