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灏小传:感恩蒋介石的地质学泰斗,葬于八宝山的国民党“战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9
翁文灏:地质科学的砥柱,蒋介石恩宠下的“战犯”泰斗
1889年6月29日,浙江宁波,一个智慧的星火在翁文灏(hào)身上悄然闪耀。13岁的他以秀才之姿,18岁便考入上海震旦公学,随后凭借浙江官费,开启欧洲求学之路,成为中国首位地质学博士的开拓者,鲁汶大学的骄傲。

23岁的他,毅然放弃了国外的舒适生活,怀抱报国之志回归祖国。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职,他的身影在动荡年代显得尤为坚定。1913年,地质调查所成立之初,面对人才短缺的困境,翁文灏以无私的奉献,主动加入丁文江领导的团队,他的选择,正是他“素志”的最好注脚。

在那军阀混战的岁月里,地质调查所的经费捉襟见肘。翁文灏身兼多职,书信公函一手操办,手腕酸痛,却无怨无悔。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撼全国,翁文灏不顾严寒,毅然奔赴灾区,以坚韧之姿绘制了中国第一张地震分布图,开创了地质学历史的新篇章。

1922年,33岁的翁文灏成为地质调查所所长,他既是教育者,也是实践者,培育出中国地质学的第一代精英。1930年,他主持建立鹫峰地震研究室,中国现代地震观测的里程碑由此奠定。

翁文灏的政治生涯亦随之升腾,1932年担任国防计划委员会秘书长,深入调研全国资源,为国家建设注入学术力量。1934年的车祸,让他与蒋介石结下不解之缘,也促使他正式步入仕途。抗战爆发,翁文灏担任经济部长,主导玉门油矿的开发,为中国工业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战乱与命运的波折并未停止。翁文灏的二子在抗日战争中牺牲,1945年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1948年更成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然而,1948年任行政院院长的尝试,因经济改革失败而告终,翁文灏不得不在政治与现实间作出抉择,最终选择离职避难。

1951年,在周恩来和陈毅的帮助下,翁文灏回归祖国,宣布与国民党划清界限,成为中国首位回国的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他继续投身地质科学研究,为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晚年,翁文灏的生活中充满了哀痛,大儿子的去世让他悲痛万分。然而,他以诗篇记录悲怀,用学术成果回应时代。1971年1月27日,这位地质科学的奠基人,82岁高龄,安眠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的名字永载史册,成为地质学泰斗的象征。

翁文灏,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国家的记忆,他的传奇人生,是中国地质科学与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子湫的佳作)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