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欣赏——春秋战国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30

古代兵器欣赏——春秋战国篇

古代刀剑之春秋战国篇

相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打剑仔都听过“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话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卧薪尝胆。

在风云诡谲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英雄豪杰你唱罢来我登休,但是那战场上嗜血却无言的兵刃则沉默于历史的长河......

本篇古代刀剑大赏就让这些折戟沉沙但饱含故事的兵器荣归现世,让我们共赏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

#1

吴王光剑

上海博物馆

年代:春秋 吴

重量:1000克

剑身修长,剑刃锋芒犀利,剑格饰变形兽面纹,镶嵌物已脱落。铸造精良,剑体铸铭文为鸟虫书,字体很大,每字长度为2.5-3.2厘米不等,共二行八字:

攻吾王光

自作用佥(剑)

意思是它是吴王光,即吴王阖(hé)闾(lǚ)所使用的剑,也因此而得名。(并不是吴王的光剑哦~)

吴王光剑,1964年在山西原平县出土过一件,此剑是吴王光剑中最长的一件。

鸟虫书是鸟形或虫形的艺术字体,春秋中晚期以后这种字体常常作为青铜装饰的一部分在楚和吴越地区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征战不断,促成了兵器铸造业的大发展。兵器的产量、质量均有大幅提高。当时的吴和越是铸剑名邦,兵器质量精纯,装饰华丽,行销天下,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2

越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

年代:春秋晚期 越国

尺寸:剑长55.7厘米 柄长8.4厘米

剑宽4.6厘米

中国一级文物,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 荆州区 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现收藏于 湖北省博物馆 。

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 。

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3

越王者旨于睗剑

浙江省博物馆

年代:战国早期(公元前 475 年 - 前 4 世纪中叶)

尺寸:长 52.4 厘米

越王者旨于睗剑为铜质,通长52.4厘米,剑体宽阔,中脊起线,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 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 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于睗。

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 越王者旨于睗剑附有完整的剑鞘,系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外用丝线缠缚加固,再髹以黑漆。

“者旨于睗”即《越绝书》提到的越王与夷,《史记》又称作鼫与,也就是越王勾践之子。勾践在夫椒之战中初尝败绩,不仅下诏罪己,还成为吴王夫差的奴仆,历经十年羞辱折磨,终于取得夫差信任,释放回国。

此后,勾践卧薪尝胆,重用范蠡、文种等人,最后消灭吴国并称霸王,者旨于睗时仍为春秋列国的霸主。

越国兵器铸造精良,造型优美、线条规整,直至今日剑刃仍然绽放寒光、锋利依旧。

#4

越王州句剑

上海博物馆

年代:战国早期(公元前 475 年 - 前 4 世纪中叶)

尺寸:长 63.6 厘米,剑格宽 5.2 厘米

剑体狭长,至四分之三后从部逐渐内收弧曲,出脊、尖锋,厚格呈凹字形,剑首呈同心圆,圆圈线条深刻规整,显现高超的铸造工艺。

铭文铸于剑格的两面,剑格正面六字,铭文内容为“州句戉(越)王州句”,剑格背面八字,铭文为“自乍(作)用佥(剑),自乍(作)用佥(剑)”。

“越王州句”即传世文献记载的“越王朱句”,为勾践曾孙、不寿之子。州句杀父自立为君,在位期间为继勾践之后国势最强、武功最盛之时。

墨子曾说:“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也就是当时中原诸侯以齐、晋、楚、越等四国为强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