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作文怎么写申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2

1. 申论不会写作文怎么办

一、考生“写不对”议论文写作得分的底线是总分论点正确,但是很多考生存在跑题现象,这就为考生拿到作文的基本分数埋下了绊脚石,比如2017年国考副省试题:(五)参考给定资料,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40分)要求:(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在2017年的国考考试中,大多数考生都产生了跑题现象,原因是考生都会忽略题干以水为师,而注重材料中讲了很多城市发展的内容,而去写智慧城市,城市现代化等,导致考生分数不理想。

由此,得出结论,考生要想在考试中至少写一个“对”的文章,应坚持一个原则:围绕题干主题去展开论述,至少不能脱离题干的主题词。二、考生“不会写”考生在写对的基础上,就会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不会写,无法展开充实,针对这样的普遍性问题,建议考生可以多积累,多背热点,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也给考生提供一些开头的基本模板,以备不时之需。

模板一:在……今天。关于社会心态,在社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有人说……;有人说……;还有人说解决看病难问题心态就平和;而我要说……。模板二:君不见时下中国,……;君不见当前社会,…………。

…………难题已经威胁国之根本,动摇社会之根基,突破……困局已经时不我待,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才能破解……难题,关键在于……。

总而言之,考生只要解决写不对和不会写的两大问题,在文正写作这部分就不会产生问题,希望广大考生能在中公教育的协助下金榜题名。

2. 不擅长写作文,申论怎么写

您好,中政申论在线备考辅导专家竭诚为您解答。

申论写作一直是让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不擅长写作文没关系,申论不是一般的写作文。首先要知道申论文章该写什么,只要围绕题目中给定的主题或话题展开就行。

然后是申论文章怎么写,文章结构上体现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开篇中的总结问题,可以结合材料中的问题或现象来说明,然后提出总论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分析问题,分析为什么要从这个方面来解决,可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意义。

第三个层次是措施论证,一般在总论点之下提三到四条措施就行了,当然,提出措施还需要进一步说明措施怎么贯彻执行。最后结尾结合一些理论知识,深化文章的主题。

另外还要多加练习,也可以到一些有认证资格的权威的在线备考机构进行评测和申论批改,让自己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学习过程中,欢迎积极与我们交流,中政申论在线批改系统非常乐意在你的公考之路上一直陪伴着你,直到把你送入公务员队伍。

3. 不会写申论

你好,首先,了解申论考什么? 1,归纳概况,用大约150-200字的篇幅概括资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 2,综合分析,用大约200-300字的篇幅,对材料中的相关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3,提出对策,用大约300-400字的篇幅,针对资料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4,申明论述,针对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或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自拟题目,用1000-1200字篇幅写篇议论文。

其次,申论复习方法 1,角色转变,从公务员角色 *** 角度阐述;, 2,关注热点,关注 *** 工作报告,时事政治等; 3,记忆材料, *** 讲话,名言警句等;, 4,方式和方法,科学备考,听从专家意见指导; 5,多写勤练,每周至少写一篇。考德上,祝你考德上。

4. 怎样才能写好申论啊

您好

强调: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抽象的问题意识:特定事实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是什么?具体的问题意识: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只有把抽象的问题意识和具体的问题意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第一步(精读):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 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2.关联词原则: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第二步:总结段落大意。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第三步:分门别类这一步很重要,千万不敢小觑。要按照问题表现、问题原因、问题对策三大类将材料进行划分

5. 我的申论不会写怎么办

建议备考申论时要按如下四个阶段进行备考:第一个阶段,可以利用一周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两套题,一套是国考题,一套是联考题。

建议做2018年、2019年考题,感受一下申论材料的类型、试卷有几部分构成,题目怎样设置,应该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式答题,这两套题做完以后,把材料再看两遍到三遍甚至四遍。第二个阶段,申论答题技巧、知识学习阶段,需要一周的时间复习。

主要了解申论命题有什么特点、阅卷规则、申论的材料由几部分组合、每一部分的答题技巧、作文写作注意事项。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掌握答题技巧。

第三个阶段,套题训练阶段。套题训练一般需要10套题,包括国考、联考的和部分省考的套题。

通过套题训练,可以将第一、第二个阶段培养的申论直觉和答题技巧进行具体应用。第四个阶段,模拟巩固阶段。

在考前一周,模拟考场做两、三套题。考生要严格把控时间,做第一套题发现的问题,可在做第二套时及时弥补。

6. 我的申论不会写怎么办

建议备考申论时要按如下四个阶段进行备考:

第一个阶段,可以利用一周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两套题,一套是国考题,一套是联考题。建议做2018年、2019年考题,感受一下申论材料的类型、试卷有几部分构成,题目怎样设置,应该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式答题,这两套题做完以后,把材料再看两遍到三遍甚至四遍。

第二个阶段,申论答题技巧、知识学习阶段,需要一周的时间复习。主要了解申论命题有什么特点、阅卷规则、申论的材料由几部分组合、每一部分的答题技巧、作文写作注意事项。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掌握答题技巧。

第三个阶段,套题训练阶段。套题训练一般需要10套题,包括国考、联考的和部分省考的套题。通过套题训练,可以将第一、第二个阶段培养的申论直觉和答题技巧进行具体应用。

第四个阶段,模拟巩固阶段。在考前一周,模拟考场做两、三套题。考生要严格把控时间,做第一套题发现的问题,可在做第二套时及时弥补。

7. 作文都不会写,申论在短时间内可以提高吗

没有捷径,我当时就是每天针对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坚持了45天,最后申论考了80,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发给你,你参考一下吧,我还有公务员考试群,这里不方便给你,你要是愿意可以联系我。

阅读材料 申论一般三到四个题目,分值比例2:3:5(这里主要是说省考,国考题型比较灵活,间或夹有选择判断等。 个别省考也有只出两个题目的。

为便于阐述,下文分析均针对“2:3:5结构”),答题应通盘考虑。 不要先看材料,应该先看问题,再通读所有材料,重点字句勾画出来。

其中往往涵盖了材料反映的问题及各方的反应和解决的措施。所谓“申论解题在题中”,全面耙梳材料是很重要的。

全面耙梳就是你要把材料每一段的核心词句都勾出来。然后初步浓缩。

几句话的,压到一句话;一句话的,压到一个词或词组。然后竖列排好并编号。

这样做好处有两个,一是你一眼看去就能对材料有个整体把握,多看两眼之后,整个材料就在你脑子里了,做题的时候就不用在卷子上翻来覆去的找寻,又耽搁时间又容易迷糊,效率效果双低;二是你立马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和材料中给出的对策就有一个直观的大体上的条理性把握,问题有六个,对策十条……诸如此类。 事实上这步完成后,三个题怎么做,你心里已经有个框架脉络了。

概括起来,这一步要依序完成如下几步:“看问题,通读材料、勾画重点句段、初步浓缩、排列编号”。 第一题 第一题一般是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行文一定要简洁,这是基础性的要求。

口水话是申论大忌,有些人上来就会写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返看刚编好号的竖列,拎出问题部分,扩充成句。

但,倘若就这样一条一条写上卷子,哪怕你总结得很全面,语言很简洁很准确,顶多及格分(我不是阅卷老师,这只是我的看法哈。下同)。

因为“有条理”没体现出来。 条理总结时候一定不能超过4点,切忌。

第二题 第二题和第三题跟第一题都有关联,而两题内部之间的关联更紧。所以强调三题通盘考虑。

第二题一般是提对策,第三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议论文,实际上往往是对第二部分提出对策的加强。第二题提对策纲要,第三题详加论述,要考虑到这点,第二题没必要也不应浓墨重彩。

第二题字数一般限300到400,要开门见山,套话少写或根本就不写。也不需要总结喊口号。

这些留在第三题。 对策怎么提?有两个“往回看”:一是往回看材料,在前面勾画的句子里找出措施对策部分,这里面一般有专家学者和 *** 官员的看法,也有普通民众的观点。

都找出来。重新编号。

数一下,八条。再浓缩一下,同类的归类,四条。

二是往回看第一题。有什么样的问题就应有什么样的解决措施。

一条问题对着一条措施。还要注意到有些考试要求第二题甚至第一题都要写标题,或最好是写上标题。

这就不能忽略。有些朋友提到格式问题,其实申论写作主要是考查考生提出对策并用一般性文体加以论述的能力,对应用性公文格式的考查并不是重点,除了明确要求写一份向某上级部门汇报工作的报告之类,格式不需要特别关注。

有些人以为是写作文呢,还空四格再写标题,真搞笑,标题在中间就行,这是申论不是作文。有时候第二题和第三题的对策并不完全一致,条数上也有出入,我个人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短短两个把钟头里,不可能算无遗策,事先把什么都设计好。

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二题答完,笔头不断推进,感觉逐渐出来,更深刻的想法的涌现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从第二题,第三题就没啥写的了,可以把第一题总结的放到第二题,第三题上。

不要担心重复,因为判卷的老师,每题一个人。这个方法只有没啥写的了才用。

审题、拟题目 申论第一题一般是“归纳材料反映的问题”,第二题一般是“提出你的对策措施”,要求都说得很明确了,第三题则是“根据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具有一定灵活性,因此审题要注意。 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我认为最便当最稳妥最常规的做法是,以第二题提出的对策为框架,对第二题提出的条条详加论述,敷衍成文。

但有的出题者为考察考生审题能力,会在出题语言中加入干扰因素,你不注意的话就绕进去了。去年有个副标题,人家已经给了,但是好多人还花费时间自己拟了副标题,画蛇添足。

还有就是“自选角度”,照很多申论辅导书的说法,有什么提措施,讲意义,从反面看,从侧面论述,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以小见大……个人感觉很多说法华而不实,因为你写申论不是写高考作文,技巧什么的文采什么的独辟蹊径什么的这些统统不管用,有害无益,不是人家的评分点。 像我上文说的,人最想考你的是你对于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的综合分析和处理能力,是对策,申论是申而论之,这个之是什么,就是策,对策,申论就是策论,核心一点,怎么解决问题。

所以第三题尽管让你自选角度,其实就像面试时候尽管对于你的着装没有硬性规定,但你的选择其实还是只有一项:男士西装女士套裙。 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第三题在第二题的基础上充实、发展和延伸,本身也省事儿,因为有个现成的基础打好在那儿了。

8. 公务员考试申论不会写怎么办

申论没想象的那么难。其实就一个套路,有人文笔好逻辑清晰吸引人分数高点儿。我觉得基本都能及格,多积累总结就再高点。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

形式上就是:第一层导言,引出下文(……以来 *** 做过什么什么事情,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进步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哪些问题)

第二层现状,提出目前出现了那些问题。(具体有哪些现象)

第三层解决,相对的问题各个击破。

第四层总结,想想各方面的进步,政策扶持等等,一定要相信会好起来的。(俗话说谎话说多了自己也都信了)

关于第三层具体写什么,一句话——材料说啥你说啥。

我看过的所有申论教材都告诉你“从材料中找答案”。例如材料说“待遇较低工作人员热情不足,人员流失严重……”你就对答“提高相应薪酬待遇,吸引人才……”。看两套题你就有双发现问题的眼睛了。答题时把可以提取答案的部分用笔画上,方便答题时查找。如果自己提炼的内容和字数还不够。还可以选万能八条里一些内容补充。

万能八条是针对公务员申论考试提出对策的如下八点答题思路 的如下八条: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科技。

7、加强监督,全面落实。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百度百科搜“万能八条”,有更详细的补充,篇幅有限,你自己看下。

看几套历年真题和答案。最重要的是在看的过程中体会材料与答案之间的关联。可以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答题思路。 自己尝试写几篇,不在多,在于用心体会、总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