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十讲(1)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1.新价值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看到那些令人错愕的行为,是一个“果”,而真正需要探究则是那个“因”。

在长期与考试导向的教育体系中。我们是引起学生升学科目的满分,在道德人格感情培养的大部分根本是零分,因此产生这些现象(什么现象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做出傻事,在感情上找不到出口,伤害自己或者是伤害别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因此出现这种状况,我一点也不觉得错愕

这些个案非常明显的就是我们的好学生他们要进的科系的研究所都是最难考的,他们从小就埋头在升学考试里,很难获得了其他,从很多年前我都很怕这样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一旦犯罪对于罪的本质根本不了解,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

我相信,凡人处在一个生理发育与转变的时机,就是他最敏感的时期,不只是身体而变化,声音变粗性,征出现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个人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性,我想古今中外所有的时刻,都在此时,也就是启蒙时刻

他们考上了最好的大学,最好的高中,有些也留学回来了,但对于情感或者是婚姻各方面所发生的问题,他们没有办法面对。对于人性的和真正的自我,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触碰,因为考试不会考,我们评的一个学生是坏学生还是好学生,因为他的分数不够,可能他对人性的可能已经有很丰富的理解,我们评价好学生,坏学生也是用分数,却并不代表他有能力面对情感和伦理的种种课题,分数和人格的发展绝对是两种事情,法律系的高中生才不表示不会犯罪,他可能是为法律条文了解各种法律,可是对什么叫做罪不一定有理解,所以我们看到高等学府的。法律的系的学生为了获得手机在电梯里面抢女生的皮包,这样的new

我很想认识他们,所以请他们画自画像,然后准备两分钟的演讲,他们不是美术系的学生,当自画像也不是很好,我的目的不是让他们画的好,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在镜子里认识自己,课后好多学生告诉我,这是他们第1次透过镜子好好看自己。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好好在镜子里看过自己,他对自己是非常陌生的该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了

学校的辅导室是空着的,你说这些学生会不会无故跑到一个心灵的告吗?挂一个辅导的牌子有什么用?要这样去发现他们,有艺术的方法去引导他们,把他们内心的东西演出来才有意义,那么这句话说不出口的话,加到一定程度会出事情,真令我非常担忧,

——所以我们提到价值观,重点不在于年轻人的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如果要检讨的话就应该做整体的全盘的检讨,不是在个体行为上

——因为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都会在物化自己与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以前我们说实在是饿得没有饭吃,只好去抢钱,却还觉得同情,又那是最低层次的选择,可是今天很多人的抢劫事件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连犯罪这件事都被物化,堕入消费循环中

——我想知识属于人了解人,无论你学到什么样的知识,都能结合在一起,不会有断裂的感觉,因为任何知识都要回归到人的本分,知识回不到人的本分,那个知识一定会出问题

——凡是以考试为导向,升学为目的,若教育体系中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如此,他们愿意谈人生谈艺术谈文化吗?我拉着学生来看人性,他没学是没有意义的可是我会等着等一个愿意听我讲话的时机

——若是很明确教这样一个所谓叛逆的孩子时,我会长期跟他保持联系,让他在这条路上走得更稳,让他更有自信,这才是教育真正应该要做的事情,老师一定要是人,要以人为本

——教育本身就是人的关心他的教育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从来不是拿书本上课,所以你听他讲,你上一首一首讲,不需要看书是为爸爸,从小就是跟他一面吟诗,一面朝气把李商隐讲完了,我想一个好的人文教育是需要站在生活的土壤里的吧

——很多父母与教师真的忽略了一件事情,咱们所有教育对象不是一个物品,是一个人,你的任何举动都可能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你的一点点关心也会改变孩子的一生,这样那样子做了这样的活动后就让我们抱头痛哭,我走去做他们的肩膀,我相信他们可以感受得到

——今天我们面对一个长期以来不被注意一个忽略的课题,这个股已经很显然在报纸上那些出名清晰的时间中了,我们冲的太快,没有一下子刹车,但是可以慢慢来一点点一滴滴的去做人,物质的东西长少一点,让心灵的空间大一些。

——关于老子的空,怎么理解:老子一直在讲空,他说我们之所以能够用杯子喝水,是因为杯子是空的,我们能住在房子里,也是因为房子有空的部分,最重要的不是有事故,如果你的心被物质撒满了,最后被物质也会有感觉,就好像一个吃得很饱的人对食物会有感觉,会肚子饿很久的人,他的平常时不时就会得到最大的满足与快乐,还有一个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事,最后他不会快乐,其实杀人他都没有感觉,他已经没有物质撒满了,重要的东西从来没有得到,所以他们的痛苦这种痛苦是来自父母无法了解的

——我们的社会是在慢慢的走向这一个方向在走,但同时有一些干扰,例如重商主义,国际社会的价值关于会让我们多元气战单一单一化之后,就会出现这样的信心,考上大学有什么用,歌手接一个广告就可以数百万,

——我们所担心的一个成熟的价值应该是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有他不同的定位过程,每个人都能满足于他所做的角色,这就关键在欧洲一些新的国家已经发展的成熟,他们长期以来重视生命的价值,所以他们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之上有的,跟别人比迟早会走向物化。

——有比较之心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感觉到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就像那位学生与老师的对话,他学生问出口不可以不死的问题,实际上就有了颠覆的契机,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觉得我们的启蒙运动要开的,而当他进一步问出官做多大才应该死,就是对于权力的质疑,你告诉我要忠君,那你要表现给我看呀,我要先检验你的节操,再决定我要不要去做,1949年是有人跑了,他们没有做左忠毅公也没有上梅花的,是飞到世界各地去了,我想年轻一代应该有更多这样的思考力

——反正这些问题我强调的是平衡需要将下一节有气节,要有性情,有理性也要幻想,一个多元的人才是完美跟健全的,如果只有一个部分就是会非常危险的

——柏拉图也谈过,人类分开后去寻找自己另外一个有缺陷的部分。人和动物不同,动物的性是一种分泌,在某一个季节分泌出特定的物质才有性的部分,而人的分泌与动物不同,可能是念一首诗,可能是两座医院,有可能是成为性,别的不大,突发性交往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殖的性交,一种是清冷的性交,动物的性交,才是需要分别雌性而进入性交织效应的精神,一定要有对象,可以是男生,也可以是女生

3.新伦理

我们在看很多社会事件时,会从法律的角度看到一个加害者一个受害者,可是社会这个非常复杂的整体的意见事情除了党的观点之外,好有道德文化素养观点,任何一种观点的偏激都是不好的,社会本身就需要平衡,不可能只有以某一个部分只有法律没有办法完完全全让人的能力变好,就道德或者文化一样是不行的我们今天看到一个重刑伏法,很轻易的说这个人是和不是该死了,活该。也觉得制定这样的法律会对犯罪一直存在,实际上方面没有办法是当初你在指责一个人的恶事,我觉得最大的恶意是在众生中,而且这种的恶意是杀人的动力,大家都急于要把一个人判死刑要打死,这样很恐怖的,但是呢,我们的媒体会去检讨这样的东西,甚至去伪善,我觉得那才是最可怕的东西,好有文化的规范是内心的,不是向外指责,因为在向外指责是他就没有能力去解读更多的东西,他就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或者是媒体煽动

——男孩在青少年期时期,看了多少媒体播放的色情片,让他的情绪只剩下雄性动物的原始本能,而在他情绪过剩时他想要发育方式就去强暴,那么在大众指责他时是不是要连带一起检讨媒体的那部分,又譬如孩子成天在这个游戏中打打杀杀,把它当作暴力视为理所当然,而在一气之下动手杀人时呢,是正常人对我利益所设计出来的一套套的这种游戏,也应该被检查,被声讨,很多终自大受害者是大众,因为这些事件会层出不穷,在这个社会里一再发生,今天是在别人的身体上发生,知道下一步会不会在我的身上发生,它是一个随时会爆炸的东西,我们都是受害者人

——内省的能力需要教育并不是天生的,如果教育没有隐瞒这个人的内心的,你最后却邀请了自己,我们就是商人,凶手就好像我们读到报纸所渲染的访,凶手就是看到对方死掉了还会微笑,所有人都会毛骨悚然的,痛的想要死,可是在这种游戏里不就如此打掉一个人死掉他当然会笑,因为他可以得分得到奖赏,我们不可能不让孩子去接触这些东西,全世界都是如此,因为里面有商业利益,有利益就会有人做,包括色情影片,包括暴力游戏就是因此而广为流传当看到这么多这么可怕的命案,还是不过是事不关己,看我就算也不是捧着八卦杂志从中得到亢奋的快感,我常常觉得事件发生时围观的群众被称作在帮助凶手更残酷一点的话来说,好像是吸血鬼才能活出那种感觉,因为他的生活很单调和无聊,所以他把伤害时间当做一种刺激,没有任何反省自觉,而且在那是整个社会共同的残酷像我们这一代的人会更清楚。

——我们童年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计算机,可是我不觉得那个时候不快乐,很多人说呢是经济贫穷的年代,我认为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不觉得那时候穷,那时候有一个这么负责的大自然在山上,在河里可以看到这么多的生物,那时候的人有丰富的生命,也有着丰富的人性

——比如说泰坦尼克号关我们什么事,可是经历过巨大的好莱坞经济体制,它的营销,全国全世界成为一个梦想,一个伟大的感恩的东西,现实真是残酷形态的倾向,就我们就接受,好像在穿衣服的方式,吃东西的方式,甚至谈恋爱的方式都已经跟第一世界一样,我们利用这个形式意识形态去面对更多的生命现象

——在我们的文化里,人一直是面目模糊的,也很少去思考人的意义价值,我们似乎很少有一副能让你记住的想象,当然我们会在某个地方看到少数几个肖像地在哪里,或者打开报纸,打开电视,看到许许多多的肖像,一个凶杀案例,有两个肖像,一个杀人的,一个被杀的枪样,似乎无处不在,就好像没有一个可以被记一辈子欣赏或者被仰望被思念的他,能够稳定的存在着而不被时代冲毁,我想这是为什么弗洛伦萨的文艺复兴时期会让人怀念,因为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在那一个思路的过程中留下的肖像,所以作为榜样,因为每一个人心里都有。我不希望针对每一个人,但是我希望心里能保有崇拜之感或者仰望之感,我一直在寻找一个,但是我可以养我的生命的意义跟价值可是对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在商业文化里成长,不知道什么叫做崇高,甚至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也可以是不崇高的,可以拿来调侃开玩笑或者是侮辱的,这时候我会觉得有一点的混乱,就是人内在没有一种情操叫做崇高或者叫做洁净或者叫做高贵,如果没有的话,是不是人性就走不到高贵不崇高比较低俗的或者是粗糙的状态中呢。道德模型化气息浓厚的成真就拿来跟自己的家乡做对比,心里就有很多的反省感触,当然一下子不可能有答案,只是心里会怀着一个很大的期望,应该不至于完全落空吧,总会觉得有一种踏实的东西在这个社会里慢慢找得到,这是一个富裕的时代,商业的时代提供了物质上的满足,我们很容易得到想要的东西,一双鞋子,一件衣服甚至一个人拿钱就可以买到,可是中间有一个东西在容易购买容易贩卖的过程中遗失掉的,这遗失的部分恐怕就是最大的难题难绝对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中你绝对不应该是该庆幸的事情,我好幸福那个时代这件事是难的,所以会有渴望有期盼,有盼望,所以到最后才会有珍惜可是所有的物件关系都太容易获取了,教他怎么珍惜他知道永远还有机会要很多其他的东西

——信仰本身是一个过程,它并不在于终结点,也就是说你不是真的崇拜别人期望用东西,而是保持内心的崇高感,这个崇拜感的对象可以是一种历史不可揭的太阳,潮汐可以是人间复杂的因果,这种崇拜信仰感是经过思考的,不是像过去一样东西被强迫要崇拜英雄,伟人这种强加的崇拜是权力者的愚弄,所以我们会觉得很痛苦,另一方面商业用金钱堆积的偶像也会让人没有办法思考去把他照片买的商品。看到他就兴奋地又哭,又叫我想,那是另一种形态的舆论,在我们摆脱政治的舆论和商业的舆论,其实并没有加力的在发展,这也是我们要做的反省。我觉得我不应该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随意批判,那里面有一种我不了解的力量,在地球上有这么多人信仰这个力量,他不应该是随便被批判的,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向伊斯朗伊朗这个伊斯兰教的国家,在世界上也并不占什么分量,或者是微不足道的,可能过去看到的消息都是负面的,可是从阿巴斯的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一到文化深厚的东西,我想第三世界应该要有的觉醒,不是在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的物化过程中随波逐流,一旦我们把这些重要的文化丢了,有一天要回头再也找不到了,当我们从要花很长时间期待很困难的得到一样东西,变成很快速很容易就能取得,而且选择更多于是有后来的不珍惜我们

——知道农业社会需要人力,所以发展出父母在不远有多的地方,家族人力集中,而不同家族就组织成社区的关系,互相帮助互相依存,农忙的时候就是这样,稻谷成熟不收割就会腐烂,春雨过后一定要插秧,是有时间性的,所以农业社会发展出来的,管理需要一个人的内在的集体性很高,个人的独立性就不需要,而西方人农业牧业都是个人的。所以他文化标榜individual在社会从农业转化成了商业之后,群体性的家族受益于林地受到西方个人主义的冲击变得扭曲了,跟那种互相依存的关系成了前面提到的八卦心,因为人与社会里个人的所有行为都会受到社区的监督,比如父传子的观念,以至于很多的企业第1代把公司教育孩子的孩子不一定能够承担这个任务,最后就富不过三代。

——我们的文化却保留了过去中国家庭面对孩子的保护和供应,所有的东西都给孩子,所以今天的孩子他们为所欲为欲去欲求,因为陈总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已经变成一种堕落的引导,就是让他们取的物质真的非常容易,要什么给什么,他们从小就没有艰难取得东西的经验,艰难是一种教育,没有艰难的就没有珍惜,他觉得中国人的教育根本是一种安逸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于冒犯犯难的孤立非常保守,因为中国是农业保守的社会,离开代表着悲剧,如果我们真的要接受西方的资本主义,不接受传统的伦理,那么是不是父母一定要应该学习西方伦理,让孩子十三四岁就独立,要不大学就要想办法退学费,他会把两种美好父母的东西加在一起,教出一个宠坏的孩子我们接受一个新的制度,却还是没有办法跳脱传统的回旋,就是竟然着很多这种不旧不新的问题,而且常常立场是摇摆不定,在中国旧有的社会道德是一种约束的力量,同时对家族也有一个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我们是要鼓励西方的能力把个人独立出来,不要对家庭负责,就是要舍不得法律,公民的道德,公民的意识来做约束,这个部分是我们没有建立起来的,所以没有办法替代原有的东西,只好有沿用旧有的就变成不新不旧,譬如很多人会说西方的个人主义就会让他的自私,这就是错误,他是自信跟自己不是自私,自私是相对于中国旧的家庭问题享受我们 8个人吃饭,那端出来的一份菜,没有人规定一个人吃多少,可是每个人都知道我稍微多吃一点,爸爸妈妈眼睛就会看我如果我还没有分寸慢慢就会讲,爸爸还没有回来,就是吃菜动作要意识到群体,多吃了就意味着自私,可是今天如果是另一个社会,这个社会里面对于每一个人的积分已经做好,将吃自助餐,你的食物就在你的盘子里,就没有自私的问题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