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袁氏」袁世凯子女的家学家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3

1.妻妾管理

在家族内部管理上,袁世凯制定的家规也很严格。

正室原配于氏是袁世凯18岁那年在项城老家父母婚配的,二人谈不上有多少感情,随着袁世凯地位的提高,于氏农家出身的资质难以满足大夫人的社交需求。当时有一则传闻,即袁世凯带着于氏见国外使客,有外国公使夫人向于氏伸手握手,于氏吓得嗷了一声,赶紧身体退后,弄得场面一度尴尬。

从此于氏就不管家事,有正室的地位,有长子袁克定的生母地位,于氏就成了袁世凯妻妾中的一尊牌位。

随后袁世凯离开项城在上海遇到了风月场中的沈氏,这位女子出入社交场合,有见识有胆识,慧眼识人执意跟随袁世凯终身,于是袁世凯将沈氏赎身并带到朝鲜做了如夫人。沈氏在朝鲜管理着袁世凯的家事,井井有条,回国后也一手把持着家庭内务的管理,虽然没有生育子女,袁世凯并没有轻视她,然而把四姨太的儿子袁克文过继给她。

此后,新进门的姨太太都要服从早进门的姨太太管束。一切家规礼仪、言谈举止、起居穿戴等都由早先的姨太太也即沈氏定规。袁世凯在朝鲜娶得三个姨太太入门后就被沈氏立规矩,哪怕是袁克文的生母金氏,也遭受沈氏的毒打,袁世凯看着眼里也只是安慰安慰,让姨太太们守规矩,不要自讨苦吃,在他的心里,家规是不允许更改。

五姨太太杨氏过门后,天津杨柳青大户人家出身的女儿,思想和做派方面比沈氏更胜一筹,把家里的事情归顺整齐,往来客人的招待、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哪怕是该穿什么衣服,都安排的有板有眼。这就引起了沈氏的不满,引发了妻妾中新旧势力的斗争。

沈氏为了拉拢妻妾队伍,听说嗣子袁克文说天津风月场有个叫郭宝仙的奇特女子,就命人去赎身,带回安阳洹上村同袁世凯入了洞房。这厢沈氏胜了一筹,那边杨氏也不甘落后,就去吹袁世凯的枕边风,把自己身边多年的丫鬟嫁给他,袁世凯顺水推舟娶了这个杨氏身边丫鬟,沈氏和杨氏在这件事上打了个平手。杨氏的新派为人处事方法渐渐得了人心,做为就是离的沈氏和三个朝鲜姨太太也就慢慢输了势力,杨氏掌了家。

在家庭成员的称呼上,袁家有自己的一套叫法。儿女们统一叫正室夫人于氏为“娘”,对自己的生母叫“妈”,对其他姨太太就在“妈”的前面冠上排行数字,比如五姨太太叫“五妈”等,以此类推。还没有生育子女的姨太太,一律叫做“姑娘”,冠上她的本姓,比如七姨太太邵氏,就叫做邵姑娘。

姨太太们生了儿子,正室夫人于氏就给发大红裙子和外褂,如果姨太太生的是女儿,就只能给发粉色的裙子和外褂。而四姨太金氏生袁克文时,由于袁世凯准许把袁克文过继给沈氏,所以二人都同时穿上了大红裙和外褂。

夜间休息,袁世凯并不是到各个姨太太房间里,而是由姨太太们轮流前去“值宿”。轮到哪个姨太太当值,就由她本房的女佣人把她的卧具和用具搬到袁的卧室,每人轮值一星期。

2.子女教育

袁世凯历来比较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在朝鲜时就经常写信让家中的二姐袁让好好督促袁克定读书。回国后,袁在天津创办了北洋客籍学堂,专门收顺天、直隶两地客籍官员及幕僚子弟,这些学堂设有天文、历法、地理、算数、英文等新式课程,袁世凯及袁家亲属的子女都在这所学堂读书。

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后,专门开设男馆和女馆,相当于是两所家庭私人学校。男馆开设新式课程,七个儿子在读,除了聘请严修等名师外,还聘了英文教师 。女馆则是让本家到了学龄的女子全都入学,包括袁世凯的9个女儿、四个姨太太和袁克定的两个女儿。女馆同样聘请了名师如陆绍仪、周道如等,还有英文老师。

对于姨太太们在课堂上不好称呼,袁世凯就分别给她们取了学名,五姨太叫志学、六姨太叫勉学、八姨太叫潜学、九姨太叫勤学。

而这些姨太太们上课本来就是打发闲暇时间的,她们上学都随身带着丫头和老妈子,姨太太在课堂上课,佣人们在教室外面等着,时不时姨太太还要报告请假,出去问问“晚宴准备好了吗”“晚饭饺子好了没有”等等,问完再回教室上课。

3.出国留学

男馆的名师严修是当时的教育家,他在1913年赴欧洲考察各国教育情况,临行前,袁世凯专门设了家宴,请严修带着袁家三位公子袁克权、袁克恒、袁克齐去欧洲,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留学。严修不负众望,考察了俄罗斯、比利时、德国、瑞士、英国等地方,最终决定将袁家三公子放在英国留学。这所贵族学校培养了很多杰出的军官,想必也是继承发扬袁氏武士家风的一个考虑吧。

结论:民国时期的名人子女众多,家族里的错辈的孩子更多,他们凭借着自身资源给孩子们提供当时最好的教育,聘请名师开办新式课程,并带孩子出国留学,而不是一味地在家背诵私塾教条。

他们给孩子提供的教育远远超过了当时的 社会 教育水准,钱财权势不可以继承,但是教育可以代代传递,袁氏家族即使在后来遭到了打击诽谤,子孙辈也很快有人崭露头角,比如袁克文的儿子袁家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