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告诉你,为什么「观察大便」其实是珍贵的讯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6

作者\科技报橘

「为什么我们要编译这篇文章」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身上的细胞只有43%是自己的,其他的57%都是细菌等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这个研究也改变医师的观点,不再将微生物视为敌人,而是用合作者的观点看待微生物,并且对肠道内的细菌展开研究,期望能够治疗肠道疾病,提升人体健康,甚至帮助减肥,维持体态。

人体中的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你的身体可能不仅仅是自己的,不论如何清洁,身体边角处仍覆盖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等。譬如人体中聚集最多微生物的地方就是肠道,黑暗又缺乏氧气。

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大学微生物研究中心的教授Rob Knight表示,即使加上人体中所有的细胞,我们身上仍只有43%的细胞是自己的。

而这项发现不但会改变过去医学上对疾病、过敏等身体症状的认知,也可能研发出革命性的新治疗方法。人类基因组大约由2万个基因组成,但人体中的微生物群的基因大约在200万到2000万个之间。

推荐阅读:上厕所是一门学问,原来一直以来的坐姿是错的!

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人类也许不仅仅有一个基因组,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群应该是身体的第二个基因组。每个人都是由本身的DNA再加上体内微生物的DNA而成。

转换视角,不再将微生物视为敌人

过去50年来,为了对付天花、结核杆菌或是超级细菌MRSA,人类发明了抗生素和疫苗,成功挽救了无数生命。

但是在杀死坏细菌的同时,也会伤害到体内的「有益细菌」,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症的激增。人类的确控制了一些病原体,也催生了新的疾病和问题。许多研究发现帕金森症、炎症性肠病、甚至忧郁症都与微生物有关。

而现在的科学已经证实,这些倚赖人体生存的微生物群与人体有大量的互动,它们能帮助消化、调解人体免疫功能,并保护人体免受疾病攻击,以及生产人体必须的维生素。

而如今又发现我们身体中微生物的成分,比人体细胞的成分还要多,科学家们也开始转换思考方式,不再将人体中的微生物视为人体威胁。

想减肥,找瘦子的肠道粪便细菌?

Knight教授用小老鼠进行的一项实验,发现人的体重不但与生活习惯、家族基因有关,可能还要取决于你肠道里的微生物。

他分别将瘦子与胖子的肠道粪便细菌,输入在无菌环境中生存的老鼠肠道中,实验结果显示这能分别让老鼠变得更瘦或者更胖。因此,如果要让胖老鼠减肥,输入瘦子的肠道细菌就可以轻松达成,但这项实验结果还没有在人体上证实。

维康桑格研究所(the Well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Lawley医生也展开了一项实验,分别培养患者与非患者的微生物群。他认为,患者体内可能缺乏某种细菌,而治愈的办法可能是重新找回那些有一细菌。实验显示修复人体内的微生物,可以实际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

大便完别急着冲!那是你的「身体指标」

即使微生物药物还是初级阶段,但部分研究人员认为,不久后观察自己的大便将成为家常便饭,它就像是我们身体自己产生的「健康指标讯息」。Knight教授表示,人类排泄的大便中,包含了大量身体中微生物的DNA数据。

推荐阅读:如厕后,为什么你不该使用湿纸巾?医曝恶心真相

当然「观察大便」对台湾人来说并不罕见,排便状况一直是中医诊断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不论是大便的形状、色泽或排便次数,都能忠实反映体质与病况,包括你的生活、饮食,甚至五脏六腑机能。

因此,养成如厕后看一眼排泄物的习惯,就是记录身体状况的一种方式,别急着把这些珍贵讯息冲进下水道。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又会有新的技术变革发生,让我们在每次冲走排泄物的瞬间就能解读数据,立即总结出身体好坏的状况。

【TechOrange】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你有一半以上的身体不属于「人类」!人体内57%的细胞是细菌、微生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