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开头的问候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1. 写信开头
写信开头 书信作文
书信由笺文及封文两部分构成. 笺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招呼、问候、对话、祝颂等等.笺文是书信内容的主体,书信的繁简、俗雅及至其他方面的风格特征,几乎都由内容主体决定. 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等.封文是写给邮递人员看的,使邮递人员知道信从哪里来,寄往哪里去;万一投递找不到收信人,还能将信退给寄信人.完整的书信应该是笺文封文俱全,并且将笺文装入写好封文的信封内,然后将口封好付寄的.[编辑本段]四、书信的分类与格式 书信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大类.一般书信主要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家书类书信,朋友和同事之间的问候类书信、请托类书信、规劝类书信、借贷类书信、庆贺类书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个人和个人之间.专用书信主要有表扬信、感谢信、邀请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单位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 一般书信由信封和信瓤两部分组成.信封是显示于外的东西,信瓤则是信的正文. (一)信封的书写格式 信封分为竖式信封与横式信封两种.现在所通用的则是横式信封. 信封上应准确填写下列内容: 邮政编码 中国国内,除台湾省外,已经开始使用统一的邮政编码.邮政编码是由 *** 数字组成,用来表示邮局和它的投递区域的专用代号.目前的邮政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例如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的邮编是130061.书写邮政编码时要注意,信封正面左上方空格内应填写收信人所在地邮政编码,而右下方的空格则是发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收信人的详细地址 寄往城市家庭的,要具体写上收信人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市(县)、城区、路、街(弄)和门牌号码,如果是高层建筑,还应写上室号.寄往农村家庭的,则要写出省、县、乡、村甚至街.寄往收信人工作单位的,不仅要写上收信人详细地址,还应写明单位全称和具体部门.书写地址时,可在一行内写完,也可分两行写出.在大地名和小地名、地名和号码之间,都应空开一个字的位置. 收信人姓名 姓名要写完,不能省略.常见的错误写法如:“老王”、“小杨”、“董事长”.在收信人姓名后面空两个字的距离,写上“同志”、“先生”、“小姐”等字样,也可以不写.千万注意的是,信封上不要使用写信人对收信人的亲属称谓,这是因为信封主要是给投递员看的,如写上“***伯父收”、“**爷爷收”等就有可能引起投递员的不悦. 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 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必须写在信封上,因为当由于某种原因这封信不能寄达收信人时,邮局必须以此点信息退还所寄信件.“本市王寄”、“内详”之类做法绝不可取. 上述情况,主要针对邮政信件.如是托人捎带的信件,则应该在信封上方偏左的地方,视具体情况,写上“请交”、“面交”、“烦交”等字样.如捎信人熟悉收信人的地址,则不必写出收信人的地址.写信人的地址一般也省略,只写“**托”、“***拜托”即可.有时,为了表示对捎信人的尊重与信任,或信件的内容一般,不涉及公私秘密者,信封以不封口为好. (二)信瓤的书写格式 信瓤是书信的内页,一般分为开头、正文、结尾、署名、附信等几部分. 1.开头.开头写收信人的称呼,要单独成行,顶格书写,表示尊重和礼貌.称呼之后加上冒号,以示领起下文. 平时对收信人如何称呼,信上也如何称呼.写给长辈的,按长辈称呼,如“祖父”、“伯父”、“伯母”等;写给平辈的,比自己年长的称“哥哥”、“姐姐”等,比自己年幼的,称“弟弟”、“妹妹”等,也可以直接称呼名字;写给晚辈的,可以直接写名字. 2. 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寄信人要向收信人询问、回答,叙述的内容,都在这里表述. 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起,转行时顶格.根据内容可适当分段,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单独成行,空两格写起.向收信人表示问候. (2)另起一段,空两格写起.说明何时收到对方来信,表示谢意;或者询问对方情况,表示关怀.总之,应首先谈对方的事情. (3)谈自己的事情.每一件事都要分段写,使对方一目了然.回答对方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4) 可写有何希望、要求或希望再联系的事项. 3.结尾.一般是写表示祝愿或敬意的话.普通的信多用“祝你健康” 、“此致”、“敬礼”之类的话.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 在写完正文之后,紧接着写“此致”,另起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 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安好”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是书信的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朋友的,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第、妹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名字后边,或在名字的下一行右下方,写上发信的年、月、日,以便于收信人查考. 5.附言.有四种情况: (1)附告详细地址.初次通信或写信人的地址有变动,应把通讯处或详细地址通知对方. (2)托带问候的话.如“请代问。
【书信的开头主要有什么?】
1.开头.开头写收信人的称呼,要单独成行,顶格书写,表示尊重和礼貌.称呼之后加上冒号,以示领起下文.\x0d2. 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寄信人要向收信人询问、回答,叙述的内容,都在这里表述.\x0d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起,转行时顶格.根据内容可适当分段,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x0d(1)单独成行,空两格写起.向收信人表示问候.\x0d(2)另起一段,空两格写起.说明何时收到对方来信,表示谢意;或者询问对方情况,表示关怀.总之,应首先谈对方的事情.\x0d(3)谈自己的事情.每一件事都要分段写,使对方一目了然.回答对方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x0d(4) 可写有何希望、要求或希望再联系的事项.\x0d3.结尾.一般是写表示祝愿或敬意的话.普通的信多用“祝你健康”\x0d、“此致”、“敬礼”之类的话.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词,不要乱用.\x0d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x0d(1) 在写完正文之后,紧接着写“此致”,另起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x0d(2) 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安好”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x0d4.署名.是书信的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朋友的,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第、妹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名字后边,或在名字的下一行右下方,写上发信的年、月、日,以便于收信人查考.\x0d5.附言.有四种情况:\x0d(1)附告详细地址.初次通信或写信人的地址有变动,应把通讯处或详细地址通知对方.\x0d(2)托带问候的话.如“请代问婶子好”.有的是别人托写信人代向收信人问候,如“姐姐附笔问安”.\x0d(3)附件说明.信中附有照片、票据等,要加以说明.\x0d(4)附加的话.信写完以后,发现还有内容要补充,可以加在后面.为醒目起见,常见“另”、“又”或“还有”开头.或先写附加内容,最后注明“又及”或“某某(写信人的名字)又及”作为结束.。
请问古代书信怎么开头结尾?对父母的称呼怎么说啊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附上曾国藩家书做例:给父亲的:男国藩跪禀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自闰三月十四日,在都门拜送父亲,嗣后共接家信五封.五月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内有四弟信,六弟文章五首.谨悉祖父母大人康强,家中老幼平安,诸弟读书发奋,并喜父亲出京,一路顺畅,自京至省,仅三十余日,真极神速. 迩际男身体如常,每夜早眠,起亦渐早.惟不耐久思,思多则头昏,故常冥心于无用,优游涵养,以谨守父亲保身之训.九弟功课有常,《礼记》九本已点完,《鉴》已看至《三国》,《斯文精粹》诗文,各已读半本,诗略进功,文章未进功.男亦不求速效,观其领悟,已有心得,大约手不从心耳. 甲三于四月下旬能行走,不须扶持,尚未能言,无乳可食,每日一粥两饭.家妇身体亦好,已有梦熊之喜,婢仆皆如故. 今年新进士龙翰臣得状元,系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伯之世兄,同乡六人,得四庶常,两知县,复试单已于闰三月十六日付回.兹又付呈殿试朝考全单. 同乡京官如故,郑莘田给谏服阙来京,梅霖生病势沉重,深为可虑.黎樾乔老前辈处,父亲未去辞行,男已道达此意.广东之事,四月十八日得捷音,兹将抄报付回. 男等在京,自知谨慎,堂上各老人,不必挂怀.家中事,兰姊去年生育,是男是女?楚善事如何成就?伏望示知.男谨禀,即请 母亲大人万福金安.(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给兄弟的:其一: 诸位贤弟足下:十月廿一,接九弟在长沙所发信,内途中日记六页,外药子一包.廿二接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以慰. 自九弟出京后,余无日不忧虑,诚恐道路变故多端,难以臆揣.及读来书,果不出吾所料,千辛万苦,始得到家,幸哉幸哉!郑伴之下不足恃,余早已知之矣.郁滋堂如此之好,余实不胜感激!在长沙时,曾未道及彭山屺.何也? .(中间省略) 余自十月初一起记日课,念念欲改过自新;思从前与小珊有隙,实是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即欲登门谢罪.恰好初九日小珊来拜寿,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谈.十三日与岱云合队,请小珊吃饭,从此欢笑如初,前隙盖释矣.近事大略如此,容再读书.国藩手具.(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其二: 四位老弟左右: 昨廿七日接信,畅快之至,以信多而处处详明也.四弟七夕诗甚佳,已详批诗后;从此多作诗亦甚好,但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耳.余于诗亦有工夫,恨当世无韩昌黎及苏黄一辈人可与发吾狂言者.但人事太多,故不常作诗;用心思索,则无时敢忘之耳.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昔某官有一门生为本省学政,托以两孙,当面拜为门生.后其两孙岁考临场大病,科考丁艰,竟不入学.数年后两孙乃皆入,其长者仍得两榜.此可见早迟之际,时刻皆有前走,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六弟天分较话弟更高,今年受黜,未免愤怨,然及此正可困心横虑,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因愤废学. 九弟劝我治家之法,甚有道理,喜甚慰甚!自荆七遗去之后,家中亦甚整齐,待率五归家便知.书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九弟所言之理,亦我所深知者,但不能庄严威厉,使人望若神明耳.自此后当以九弟言书诸绅,而刻刻警省.季弟天性笃厚,诚如四弟所云,乐何如之!求我示读书之法,及进德之道.另纸开示.作不具,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付九日)其三(给特定人的): 澄侯四弟左右:项接来缄,又得所寄吉安一缄,具悉一切.朱太守来我县,王刘蒋唐往陪,而弟不往宜其见怪.嗣后弟于县城省城,均不宜多去.处兹大乱未平之际,惟当藏身匿变,不可稍露圭角于外,至要至要! 吾年一饱阅世态,实畏宦途风波之险,常思及早抽身,以免咎戾,家中一切,有关系衙门者,以不兴闻为妙.(咸丰六年九月初十日)另附网上资料抄录,写信格式: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