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心理学技巧,让你在追女生的道路中顺风顺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都说爱一个人应当随心而走,不能像做卧底一样耍太多心机,让女孩觉得自己不够诚恳。

但是一味的坦诚相见并不能让你如愿以偿,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将女孩搞定,你得了解这8个有关恋爱心理学的小知识。

. 破窗效应

詹姆士·威尔逊与乔治·凯林在《The Atlantic Monthly》解释了破窗效应的含义:

如果你对一件事情不闻不问,任由其自生自灭,它很可能会衍生出更坏的结果。

这个道理放在恋爱中也是非常普遍的:

你痛心疾首的发现自己一直深爱着的女孩和别的男人发生了关系,你气愤至极却又舍不得离开,看着女孩在你面前哭的梨花带雨,连连发誓自己不会再犯。

你一心软就原谅了她,可是没过多久你就发现她又染指了其他的男人。

再比如说,你因为害怕女朋友发脾气就撒谎隐瞒了一个事实,起初你并不想欺骗她,但当你发现说谎似乎很有效时,便忍不住又说了很多的谎。

直到有一天这些谎言被一一拆穿,你才意识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愚蠢。

还有一种情况也十分常见,女孩在你面前总是乖巧的像只猫咪,你一不在她就刁蛮任性要你回来陪她,你受不了提出分手,她就一个劲的撒娇保证自己再也不会这么不懂事,你信了,可是下一次依然如此,下下次也是一样……

. 身体接触能有效提升亲密度

Gueguen曾做过一个实验,那些被实验者轻轻触碰胳膊的人,总是会更热心的主动捡起实验者掉在地上的东西,而强制要求被实验者捡起掉落物品的成功几率却很低。

Vaidis and Halimi-Falkowicz也曾发现过一个现象,那些被触碰了两次身体的路人总是比被触碰了一次身体的路人更乐意填写调查问卷。

Gueguen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进行了不带有任何性色彩的轻微肢体接触,在男人看来,这次触碰就是带有情色性质的;那些在大街上被陌生男子轻微触碰的女人也总是不会抗拒男生所提出的留个手机号码的请求。

所以,开启恋爱的第一步并不是是言语表白,我们很多人都误解了开启爱情的方式与顺序。

表白不是一种开始,而是爱情某一阶段的结果,敢表白的人一般都是因为女孩已经对自己有了一定的好感,你是不敢对一个你很喜欢但她却完全不认识你的女孩说“我爱你”的,表白不过是确定你们二人关系的一种正式形式。

想真的了解女孩到底对你有没有那种意思,可以试着做一点不算过分的肢体接触,比如撩一撩女孩额前的碎发,或是不经意间触碰女孩的小手。

她若喜欢你就不会特意避开你的这些举动,很可能会低头不语或脸红害羞,当然一些比较开朗的女孩子也会与你开开玩笑,佯装什么都没有发生。

她若不喜欢你就会及时躲避,哪怕是互相递个东西都会尽力避开和你的身体接触。

在表白之前先试试女孩对你的态度,免得在时机不成熟的状况下让自己出糗。

. 无休无止的付出不见得会被对方放在心上

在美国流传着一个小故事:喜欢安静的妇人总是被屋外嬉闹的小孩子所打扰,不管她如何请求这帮孩子安静下来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后来妇人改变了策略,她以奖励的方式给了每个小孩子5美元,感谢他们为自己排解孤独。

于是这些小孩子玩的更起劲,但妇人却渐渐的把5美元缩减到了2美元,努力翻倍,薪水却减少,没过多久小孩子就泄气再也不来了。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贝勃定律”:

经历过一次强烈刺激的人在面临新的刺激时反应会淡化许多,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追女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你把女孩放在手心里捧着,处处以她为尊,你以为自己做的很好,但女孩子早就习以为常,你稍有懈怠便会招来她的不满,甚至会被女孩指责你已经变了心。

再比如,你每个月都会给女孩送个小礼物,制造一点小惊喜,突然有一个月女孩没有收到你的礼物,或者这份礼物的价值没有之前的高了,女孩便会觉得不舒服,抱怨你不够用心。

所以,再爱一个人也得张弛有度,不要一次性把所有的爱都抛出去,过分的宠溺那个女孩,因为你不可能一直这样付出,你总有其他的事情要去做,一旦节奏慢了下来,就会引起负面的效果。

. 完美爱情 = 激情 + 承诺 + 亲密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大量实证后总结出了“爱情三角理论”:完美爱情=激情+承诺+亲密。

有激情才有浪漫,才能让女孩有与你结合在一起的冲动,在情绪上让她对你着迷,并不断散发雄性荷尔蒙吸引着女孩的注意力。

有承诺才有责任,有两个人为之共同努力的目标,用一些规则束缚着彼此,不要轻易放开对方的手。

而亲密呢?

无非是三观的共通,即使抛去恋人的身份,两个人也是非常契合的好朋友。

缺少哪一样都不配说是完美的爱情,独有激情的只能被称之为迷恋,独有承诺的只能被称之为空洞,独有亲密的只能被称之为友谊。

.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心理学家斯金纳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

三只猫被关在三个分别带有按钮的装置里,第一只猫只要触碰了按钮就会有猫粮可以吃,第二只猫触碰了按钮有时可以得到猫粮有时不会得到猫粮,第三只猫即使触碰了按钮也得不到任何的猫粮。

猜猜看,哪只猫最喜欢触碰按钮啊?

答案就是第二只,有没有悟出些什么?

随机给予是一种有效吸引女孩的方式,说白了就是吊她的胃口。

处于暧昧阶段的男女即使每天都煲电话粥,感情也加深不了多少。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越是不确定就越忍不住多留意几分,人总是格外留意那些濒临失去的东西,格外眷恋那些已经失去的感情。

所以,别每天都按时按点的找对方聊天或约对方吃饭,那样你只会把自己变成第一只猫。

人都有控制的欲望,男人对爱情更是有超强的控制欲,要不然怎么说男人都有点大男子主义呢?

已经让女孩明确预知到结果的东西是起不到正面效果的。

要不断的搔到女孩的痒处,让她欲罢不能,有情绪的波动,将她的目光引到自己的身上。

不过不能像坐过山车一样使用这个方法,跨度太大会让女孩误解,觉得你对她并没什么兴趣。

. 爱一个人就会情不自禁的模仿她

都说夫妻做得久了,两个人会长得越来越像,其实夫妻相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爱一个人就会于无形中在自己身上留下另一个人的印记,就好比两个人经常发微信,时间长了连表情包都差不了多少。

保尔贝曾提出“同调现象”:爱一个人就会渴望缩小与对方的距离,学习她的优点,下意识的模仿那个人的行为或特质。

弗雷德里克兰基博士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人的行为在受大脑“镜像神经元”控制,因为爱一个人就想变得和那个人一样。

爱的久了,身上会留有她的味道,三观会越来越趋同,穿衣的风格会越来越接近,就连说话的语气都会越来越像……

. 恋爱中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我们都听说过,你越是害怕发生什么事情,它就越会发生什么事情。

最常见的就是上学时老师要点名提问,我们总是把头埋在书本里或把眼睛瞟向其他的方向。

心理不断重复着“ 别点我别点我 ”“ 老师看不见我 ”之类的话,可越是这样想就越是会点到自己。

再比如天气预报总说明天会下雨,你已经接连在背包里带了六天的雨伞,就最后一天抱着侥幸的心理没有带,可偏偏就在那一天下了瓢泼大雨,还弄脏了你心爱的小白鞋。

恋爱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无时无刻不在问自己“ 我是不是配不上她? ”“ 她是不是看不上我? ”,越担心就越害怕,越害怕就越极端,反反复复的自己吓唬自己。

以致于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你心爱的那个她,导致你们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约会的时候心里总是打着小鼓,每说完一句话都在回忆上一句有没有说错,越害怕表现不好就越僵硬,一切都显得那么刻意,让女孩觉得浑身都不舒服。

这就是你的得失心在作祟,太过于需要对方,让自己的表现成了负值。

一往情深是难能可贵,但情深至极会让人变得痴魔疯狂,患得患失,承受不住任何打击。

爱一个人会期待能长长久久的与她待在一起,想做到这一点就要让感情建立在共性与吸引的前提之上,只有彼此都觉得轻松愉悦才能长久,捆绑式恋爱只会把女孩越推越远。

.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比你想象中更重要

有研究表示:大学新生见面所留下的印象会持续影响彼此的感情,就算是过了9个星期,这份影响依然存在。

想想你与某个哥们初次见面的情景,可能聊了还不到半个小时,但时隔多年你依然会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样子。

最初的认知会连续数月影响你对一个人的判断,如果你没能在初期交往时给女孩留下个好印象,她会厌恶你,越来越排斥与你的接触。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判断可能就在1/25秒,这个时间是用来判断对方的面部表情的。

想要判断眼前的人是否可信,所需要的时间也不过就是1/10秒。至于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是否开朗,智力是否良好,需要的时间大概在5秒左右。

想在爱情里混的风生水起,就要努力研究女孩的恋爱心理,只有看透了她的心才能抓住她的心。

我是 李小野 愿不再有难谈的恋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