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都快过去了,上初二的孩子却抑郁症住院了,怎么办?休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我很郑重的和你讲,抑郁症是很可怕的疾病,是脑神经的递质分泌减少造成。你所看到的只是他表面的一点问题,其实他内心感受翻江倒海,生不如死,犹如丢了灵魂一般,自杀欲望强烈,这可不是自己能主管控制得了的,所以必须休学吧,系统治疗,然后吃药最低13个月,中国抑郁症90%没有被重视及时治疗,耽误成慢性,希望你重视。有问题咨询我!

最后警告抑郁症患者家属:抑郁症是身体的具体的病,是病!不是抑郁情绪,它俩不是一回事!休想靠心理调节,思维改变治疗,千万注意!

我觉得什么也没有 健康 重要。孩子应该治病为主的。其它事情都可以暂缓考虑的。

我是一名精神科临床工作的护士,经常会遇到一些和你有一样困扰的家长,既然孩子已经住院治疗,建议先治病为主,孩子病情不缓解也没有办法继续完成学业。

我也接触过很多抑郁小病人的家长,很想在这里提醒您一下,抛开遗传因素来说,很多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发生抑郁都与家庭有非常大的关系。很多家长都会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也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一些非常消极的负面话语,甚至经常的辱骂孩子,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众所周知抑郁的病人的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快感丧失、自我评价过低、睡眠障碍等。在这种疾病困扰的情况下,孩子怎么能好好学习呢?

也建议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聊一下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和引导孩子回忆一些童年有趣的经历和体验,用讨论的方式抒发和激励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给予积极性的语言鼓励,不要在孩子面前经常说一些负性语言加重孩子的自卑感,也不要过分的认同孩子的悲观感受来强化抑郁情绪。

初二的孩子因为"抑郁症"而住院了。根据我们多年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经验,第一感觉不是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因为初二的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只是说明孩子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只是住院治疗,是否可以真正的有益帮助到孩子,本人持怀疑态度。问问孩子是住的什么医院?有专业心理科吗?还是"精神科"?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帮助孩子。还是只用药"治""治疗"孩子?如果只是用药"治""治疗",结果肯定会伤害孩子,而不是帮助孩子。

现在看问题的实质:孩子问题严重,不是合格优秀的孩子,不是合格优秀的学生,有可能不能成为合格优秀的人。孩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爸爸妈妈不是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有可能事业很成功,有可能生意兴隆,有可能是优秀干部,有可能工作很优秀,有可能是合格优秀的丈夫和妻子 ,有可能做儿子女儿优秀,只是这些不能代替爸爸妈妈的合格优秀),爸爸妈妈不是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是孩子今天这个样子的主要原因。

肯定会有其他的因素存在,只是爸爸妈妈的原因是最大的。要孩子成为合格优秀卓越的孩子、学生、人,爸爸妈妈首先要成为合格优秀卓越的爸爸妈妈。这是因果关系。孩子问题要彻底解决,首先要爸爸妈妈变成合格优秀卓越的爸爸妈妈。怎么办???

不要指望父母不改变,只改变孩子就可以解决问题。任何机构都做不到,如果有机构说可以做到,一定是“大妄语”。因为孩子问题是跟父母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父母问题的解决跟孩子问题的解决一定是要同步进行的。担心害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建议爸爸妈妈尽快寻求专业正规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帮助,寻找水平高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指导,爸爸妈妈跟孩子一同参入进来,一同学习成长改变,提高各自的智慧水平,爸爸妈妈成长成为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孩子才能变成合格优秀的孩子、合格优秀的学生、合格优秀的人。

这是一个艰难的大工程 需要时间,需要爸爸妈妈跟心理咨询师达成一致,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要着急慢慢来。

初二孩子心理问题严重,先办理休学,在心理问题彻底解决以后,再复学耽误不了任何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一定要正确,不要走弯路,伤害了孩子,耽误了孩子。

前两个月,我还收到另外一个高三孩子的家长咨询,那个高三的女孩看了医生,也有抑郁倾向。针对她的情况,我写过一篇文章,不知道对您的孩子是否有参考价值。

孩子出现抑郁的情况,家长绝不能忽视。我建议:

第一,带孩子看专业的心理医生

很多抑郁症患者是突然遭遇变故,心理无法承受导致的。您的孩子是学习压力大?还是其他原因?这需要去正规医院看专业的医生。

医生根据孩子的情况,会有明确的诊断和建议。如果医生建议住院,则给孩子请假,配合治疗。如果医生不建议住院,则孩子可以边上学,边服药,同时在生活方面进行调整。

第二,家长多陪伴,关爱孩子。

切忌在这个时候嘲笑孩子。抑郁症患者,往往情绪低落,家人要拿出最大的耐心陪伴,适当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甚至是一些 娱乐 ,轻松 搞笑 的节目。

第三,鼓励孩子多运动。

运动,能使人多分泌多巴胺,它能使人更快乐。运动的孩子,更容易忘掉烦恼,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从而摆脱阴郁的心情。

第四,关注孩子的睡眠。

很多抑郁症患者,通晚失眠。失眠的人是很痛苦的。因此,有必要改善孩子的睡眠。适当喝牛奶,有规律的早睡,音乐催眠,家人按摩涌泉穴等,都是比较好的方法。

如果睡眠能得到改善,一定能促进孩子早日康复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抑郁症也并不是那么恐怖。我身边就有三个熟人曾经有类似的经历,他们都是靠着家人陪伴,多做运动,改善睡眠而彻底康复的。还有个稍微严重的,住院服药后,也已康复上班。

总之,孩子的成绩与身体相比,身体的 健康 一定摆在第一位。上面只是辅助康复的方式。具体来说,孩子需要停学还是住院,请一定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我是 @z湘江岛主 ,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衷心祝您的孩子早日康复,也欢迎您留言交流。

孩子天天一堆作业,都没时间放松下,借着打印的事哭了。初一,老师给的一周预习单厚厚一摞,我看着也心疼,这是学习吗?这是淹没人性@侠客岛 @微言教育

无奈的父母,无奈的休学。新冠病毒 控制住了 ,孩子们的 心毒控制不住了。

这个超长假期,孩子们是乐中带泪;家长是焦中带怒。有的家长,拍坏了桌子,摔坏了电脑;有的家长,伤了孩子也伤了自己。所以,孩子们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关注。

近年来,抑郁问题越来越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不但是大学生,连中小学生也会出现情绪困扰问题。相对而言,大学中的资源相对丰富,存在情绪困扰问题,可以求助高校心理专业机构;中小学心理师资队伍相对匮乏。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学生面临抑郁问题可以家长陪读,同时进行咨询治疗。但是中学生,就困难些,何况目前抑郁症住院治疗。所以,可以选项不多,不休学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毕竟孩子 健康 更重要。

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抑郁的问题很容易复发,所以不能简单的把休学理解为 药物治疗+休息, 否则休学就是扬汤止沸,家长要反思自己的个性对孩子的影响。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我的理解,家庭治疗比单纯个体心理咨询可能效果会更好。单纯个体咨询孩子会觉得,这是自己病了,如果孩子发现自己的抑郁原来是家庭原因,孩子会好的快,压力小,容易接受。

孩子得了抑郁症不能轻视,不管是不是上学工作,都不如孩子的 健康 来的重要!

我很理解您的心情,由于疫情的原因,好不容易盼到孩子开学,孩子却因为抑郁症住院了!

您现在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孩子本身就是抑郁症,不要让你的坏情绪再影响到孩子!

最近几年,青少年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新闻数不胜数,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在孩子住院期间,好好的陪伴他,注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

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最重要的是孩子的 健康 ,有了 健康 才有资格谈别的!

【空回流转观点】都已经到了住院的地步了,还是休学住院, 等疾病治好后,再去上学比较恰当!

如果是简单的心理烦躁不安和轻度的抑郁,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试和家庭的帮助,同时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慢慢走出来。

你说的都已经住院了,估计 是医生的建议,专业的医生是不会让你的孩子随便住院的,一般有了厌世、自残、自杀等倾向,或者 抑郁症已经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程度,才会建议您住院的!

所以首先 你要服从医生的建议让孩子在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

任何事情都比不过有一个 健康 的身心。

其次, 要结合家庭配合让孩子尽快走出抑郁的深渊。抑郁症虽然现在比较常见,但是只有身患抑郁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其中的痛苦。

有时候,她自己明明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甚至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可是她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一旦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做出过激的事情,是让家人后悔终身而无法改变的。

第三,不要太强求孩子在短时间内回复学业。要积极配合医生找到孩子抑郁的根源,在医生和家庭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计划。

毕竟抑郁症的深度患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治,即便治疗效果很好,如果之后的环境原因也是有很大可能复发的。

所以只有听从医生的建议,配合进行积极的治疗才是正途。

我们这就有一个孩子考入了清华大学,但是因为到学校后,理想努力与现实的差距,与一些更加优秀的孩子比较,他的努力并没让他赢得更好的成绩,所以患上了抑郁症,他就是休学一年,进行了很好的治疗,又重新返回校园。

毕业后进入一家私营企业,获得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如果强行进行学习,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无法挽回的后果!

希望孩子尽早康复,作为家人更不应该着急,因为这样也会从侧面影响孩子的治疗效果。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用。

@空回流转

我有类似你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

我女儿去年寒假的时候休学的:因为我们当初在小县城上的小学,没有重视学业,也没任何补习,初一进入长沙市的四大名校的附属中学,初一上学期成绩中等,下学期就开始下滑,初一下学期的后面一段时间就不怎么喜欢上课,人在心不在,成绩也沦为班上垫底。寒假我们给他报了补习班,初二上学期的时候,也给她请了家教专门辅导,加上周末各科补习班,让她一下子就压得喘不过气来,人变得很沉默,跟我们的沟通交流几乎是零,不理我们也不出门。不论怎么补习,成绩依然没有上来,寒假的时候人很焦躁,因为马上就要生地会考。我们看到她这个情况,立马带她去湘雅附二做了心理辅导,当时医生没有说要休学,但是我考虑她成绩跟不上,心情不好等各种原因,决定休学。

休学以后,我们也有请老师给她补习,还让她上了一些课外的兴趣班。每天傍晚带她出去爬爬山,一起散散步。慢慢的心情好了很多,然后我们开始着手让她转私立学校。因为公立学校老师会因为成绩对孩子有一些偏见,同学也因此会因为成绩疏远她。所以我们考虑再三,先找一个公立学校,再等复学以后转学。

女儿去年下半年去的私立学校,刚开始特别舍不得我们,一来是因为整个学期呆在家,有点不愿意走出去的感觉,二来对新环境有一些恐惧,三是内心缺乏安全感。我们鼓励她,她刚去的第一个星期,我们是每天都会打电话给她,慢慢的一个星期打三次,到最后是一周打一次电话,现在还是保持这个习惯。她刚开始的那个月跟同学老师都不熟悉,跟我们哭,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说不去读了。我跟她班主任有很好沟通,回家也做了很好沟通,通过这件事情后,她突然懂了很多东西。慢慢的融入班级,现在已经转学了,虽然成绩还是一般,但是很努力也很自信,特别是现在她不需要补习,也不要管她生活学习,她自己都在学着去处理,偶尔也会碰到很烦的事情,但是都能面对和解决。

今年疫情期间,我们虽然没有出门,但是在家和我,和她弟弟相处很融洽。我们常常当她的听众,她也会什么都跟我们倾诉,班上的很多同学多跟他玩得很好,相互之间会经常通电话,相互安慰,相互鼓励。

疫情结束后,我又带她来湘雅附二做心理辅导。第一次来的时候很不好意思,这次来的时候,她反而安慰我,说看这种心理医生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需要辅导,她很坦然。后面跟教授聊得很好,教授说你女儿状态比一般小孩子都要好,我心里一下子就轻松了,觉得当时的决定是对的。

我总结了一下我女儿转变的主要原因:1:我跟他爸爸对他学习上的要求不会天天说了,要说也是等我们聊得很好的时候侧面提醒,让她心理压力没有那么大。2:通过那半年休学在家,跟家人关系融洽很多,愿意打开心扉,跟我们聊她的想法,她的困惑,心理负担也减下来了。3:私立学校的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鼓励多于批评,善于发现小孩子的优点,鼓励小孩子自信,自立,跟孩子都是以朋友相处,让她学习上的压力,对老师的畏惧也逐渐消失,慢慢的还愿意主动走近学习了。4:在新学校里,因为心情的改变,思想也改变,成绩上和特长上表现好的时候,从来不被重视的自己被自己畏惧敬仰的老师鼓励,表扬,突然觉得努力的结果能被人看到,觉得值得,觉得有动力,于是她开始树立目标,开始有追求。

最后:成绩很重要,学习很重要,但是小孩子的心理 健康 更重要。以后走入 社会 的路更长更坎坷,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勇敢面对逆境,能越挫越勇,能建立自信,能爱自己,能爱家人,懂得自强自立,热爱这个 社会 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勇敢去追求她的人生,懒怕失败,也依然不退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