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江的流域概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渠江流域面积约占嘉陵江全流域面积的25%。从源头到渠河咀,地跨陕西省的汉中、四川的巴中、广元、达州、广安等市和重庆万州、合川两区。在四川境内共有24个县(市),168个区(镇),1000余个乡(镇),7410个村在流域内。据1988年统计,流域内人口已达1314.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5%。现有耕地1089万亩,其中田663万亩,土426万亩。
渠江流城内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而北部米仓山、大巴山区气温较低,并多暴雨,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流域内年降雨量1014~1253毫米,米仓山、大巴山年降而量达1014~1500毫米。雨季一般从4月开始,10月结束,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
渠江流域是川东北粮仓,特别是干流两岸及支流州河流域,农业生产发达,单产水平较高,达县、渠县、广安、岳池、大竹是省内商品粮基地。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大豆、小豆、绿豆、薯类、高粱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油茶、油橄榄等。1988年全流域粮食总产量达到532万吨。渠江流域的上游通江、南江、万源、宣汉,是我省名优土特产品生产基地,经济价值较高的土特产品有:桐油、主漆、白蜡、茶叶。药材资源十分丰富。除产治癌良药三尖杉外,还有天麻、杜仲、麝香、鹿茸、红花、连翘、银花、党参、沙参、黄连、黄柏、黄岑、厚朴、五味、积壳、大力、细辛等200多种。位于州河上游的万源县出产中药材1000余种,其品种、产量均为川北之冠。经济林果有:核桃、板栗、苹果、梨、李、杏、樱桃、批杷。渠江中下游盛产柑桔,南江、通江、盛产木耳、银耳,远销国外。渠县是四川省的黄花之乡,又是全国黄花生产基地,产量占四川省黄花总产量的80%左右,素以色泽黄润,香气浓馥,肉质肥硕、根条较长著称,除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外,还起降血压作用,远销香港、新加坡、澳门、马来西亚、缅甸、美洲和非洲等地。通江银耳以其朵大肉厚、胶重色纯为耳中之魁,在国际国内市场久负盛名。
渠江流域不仅是粮食产区,也是森林木材资源丰富的地区,特别是上游大巴山区,下游华蓥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多。仅通江、南江、巴中、万源、平昌、达县、渠县等7县统计,林业用地达800多万亩,现有木材蓄积量近1000万立方米。植被包括50余个科,160余种,主要树种有松、杉、栎、柏,名贵树种有银杏、樟、三尖杉、柳杉、马挂、蝴蝶树、楠木、红豆木、水青冈。在森林中,还有受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漳、羚、豹、金丝猴、画鸡、锦鸡、竹留等动物资源。流域内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煤主要分布在干流左岸华蓥山地带,储量达10亿吨。已探明的铁矿达1亿吨、硫铁矿0.1亿吨、石灰石2000亿吨、天然气3000亿立方米,大理石8亿立方米,石墨矿0.15亿吨,锰矿0.02亿吨,还有丰富的铝、锌、钾、磷、钠、铜、石膏等。生铁产量现已达到17万吨,钢产量6.2万吨。流域内纺织、食品、皮革、造纸、机械工业也有一定发展,初步形成了煤炭、冶金,机械、纺织、建材、食品等工业体系。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79,8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了45亿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