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古代文学史二教材目录

我知道教材后面有大纲,我希望给一个自考书的目录,就是前面的那个。。。要是有语言学概论的一起,谢谢

第1个回答  2010-07-18
江苏教育学院编

一、要求

把握基本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郑重研读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了解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二、考试内容

本课程包括文学史知识和作品选读两个部分,作品选读和文学史知识的比例为七比三。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也大体如此。

先秦部分

一、诗经

1、《诗经》的名称;《诗经》的分类;《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以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的主要内容;汉代有四家传授《诗经》,今传世为《毛诗》。

2、《氓》:弃妇诗;叙事诗。诗中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适当运用了比兴手法;以女子第一人称写,感情强烈、悲愤。

3、《君子于役》:写妇人怀念久役于外的丈夫,感情真挚质朴,深厚感人。运用重章复沓,深化抒情;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抓住特定时间的典型景物进行抒情,情景交融。

二、楚辞

1、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其他作家宋玉等。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九歌》、《九章》等。强烈的爱国激情,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创造了“楚辞体”(“骚体”)。关于风、骚。

2、《离骚》:文学史上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内容上的要点:“美政”理想;爱国感情;批判精神;峻洁人格。《离骚》艺术上的成就:“灵均”即诗人主人公形象的塑造;高度的浪漫主义特色;比兴手法与象征手法的结合,以情寄物、托物讽慨;形式、语言的创新,“骚体”的杰作。

3、《湘夫人》:《九歌》中的一篇。写湘君对湘夫人的殷切思慕和不能相遇的怨怅。浓厚的浪漫色彩、奇异的想像;渲染环境气氛;刻画心理活动;情景交融,境界神奇美妙。

三、历史散文

1、《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着重通过“记言”反映历史。司马迁、班固认为读书作者是左丘明。

《召公谏厉五弭谤》: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精辟见解。全文以“记言”为主:“记言”中展示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前因后果,交代清楚,有叙事简明的特点;以比喻说理,自然贴切,开象生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左传》以鲁国年号记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的历史状况。《左传》的艺术成就:长于叙事,叙事手法多样,尤其长于叙现实性战争;关于写人,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重耳、子产、郑庄公等等;也颇善于记言,富有文采,行人辞令,更为动人。

《郑伯克段于鄢》:本文记叙春秋初年郑国公族内部为争夺王位而进行斗争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腐朽、贪婪、虚伪奸诈、互相兼并和残杀的丑恶本质。本文写作的主要特点是刻划人物非常成功:一是在复杂的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刻划其性格特征,如郑庄公的老谋深算,共叔段的贪婪狂妄等;在人物的相互映衬中来突出其性格特征;叙定一些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

《烛之武退秦师》:本文写烛之武说秦退兵,瓦解晋、秦同盟,改变了郑国的危险处境,表现了烛之武的爱国行为和能言善辩。本文的艺术性主要有两点:烛之武的说辞婉曲生动,层次清楚,剖析得失利弊,层层推进,淋漓尽致;对话推进了事件的发展。

3、《战国策》:该书经西汉刘向整理后立名,书中主要记载占国时代在各诸侯国进行游说的谋臣军士们的言记行动。

《冯谖客孟尝君》:记叙谋士冯谖为孟尝君营谋“三窟”,排忧解难的故事,表现了冯谖深谋远虑,机智果断的性格特征。写作特点主要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刻划人物;采用人物形象互相映衬的表现手法;关于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和情感。

四、诸子散文

1、《论语》:记录孔子及其门人言语行事的语录体散文,是一部重要的儒家著作。孔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情节简单,结构完整,又有波澜;个性化的对话和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人物性格鲜明。

《季氏将伐颛臾》:本文表现了孔子反对兼并、反对武力征讨和及对贪欲,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思想。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驳论文,孔子抓住冉有的三个说法,逐一驳斥,步步紧逼,层层推进,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在辩驳中采用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为论据,结合采用比喻、排比、反诘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论辩力和说服力;语言犀利,含义隽永。

2、《孟子》: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孟子》一书儒爱的重要著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