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长白毛用什么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7
鱼身上长白毛怎么办?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
根据你的描述大体可以断定是肤霉病。

肤霉病又名水霉或白毛病,是常见的一种水霉菌病。常见的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但也有少数不分枝。菌丝一端像根状,着生于鱼的皮肤和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突出体表。菌丝长达3㎝,呈灰白色,柔软,像棉花絮纤维状。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或寄生虫破坏皮肤,导致病原菌侵入伤口。

症状和病变:霉菌从鱼体伤口侵入后,吸取皮肤组织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并迅速地向体外生长。病初肉眼不易辨别出特殊症状,当肉眼已能看出症状时,菌丝已向内深入肌肉,向外生长成棉毛状菌丝,故称为“生毛”。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鱼食欲减退,游动失常,最后死亡。患病初期,个体伤口四周红肿,皮肤粘液增多,患病后期,伤口处形成一丛絮毛状菌丝。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肤霉病。感染了霉菌的鱼卵,菌丝侵入卵膜,在卵膜外面着生菌丝,逐渐覆盖其它鱼卵,严重时发霉的鱼卵会将霉菌传播给附近的健康卵,使胚胎在孵化过程中死亡,大大降低孵化率。此外,感染霉菌的程度还与其光照时间的长短有关,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室内灯光或日光的不足,都有利于霉菌的大量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皮肤表面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失去应有的体表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驻呈呆滞状浮在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上的霉菌迅速蔓延,菌丝深入体内,死亡率较高。

防治:

(1)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不久即恢复原有的色泽。用0.02ppm浓度孔雀石绿溶液泼洒鱼缸中,对防治鱼卵发霉有一定疗效。

(2)食盐和小苏打各250克混合溶解于100*55*45CM的水族箱中,坚持数次,效果显著。因热带鱼对食盐的敏感性极强,无论哪种病用盐水浸洗或泼洒后,数日后症状都会减轻。

(3)在水族箱顶端安装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菌的孳生。

(4)泡次甲基蓝药水,或将患病的鱼放在百分之一的食盐水、盘尼西林水溶液中,亦具效果。
鱼上上长白毛用什么药
要看是什么鱼了,如果是冷水鱼(锦鲤、锦鲫、金鱼等)就是得了寄生虫,早期见鱼张嘴呼吸很密,中期鱼体表面有红色血丝线等充血表现,后期鱼的前鳍,上鳍打不开,游不动直至死亡。如果是热带鱼的话就是长期不换水或过滤不够强大,水质太差等
鱼得病了,身上长白毛了,用什么药好?
不太好治,让它有机会晒晒太阳有一定机率能好
鱼身上起白毛用什么药
鱼缸彻底换水,消毒。白点病用福尔马林,剂量看说明书。水霉用大蒜素,或者到鱼药店买水霉净。不要突然升温。
锦鲤鱼身上长白毛怎么治
水霉病 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病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原体: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状和病变 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治疗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C、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鱼身上长白毛怎么治
应该是白点病,是小瓜虫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 *** 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布鱼全身。

病鱼隔离,用药,最好用千种药,后两种是剧毒,对人体有害:

1。也可用5%盐水浸泡数天;

2。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

3。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

4。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

5。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

同时,其他的鱼最好也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消毒,5分钟左右,过程中爆氧,注意鱼的状态。如果病鱼多,建议鱼池/缸最好也同样处理。
鱼身上长白毛怎么回事 用什么药
是鱼真菌病—水霉菌(水霉菌和棉霉菌)

鱼身上长了白毛的治疗方法如下:

1.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l%食盐浸泡20~30分钟,然后升高水温,换水。连续几天就可以痊愈。

2.另外庆大霉素也是比较容易买到,效果很不错的一种药品。抗生素用量不易太大,首次加倍,每天补充就可。

3.孔雀石绿,毒性大,尽量少用。与高锰酸钾用法相同,药浴,换水。

4.紫外线灯,15瓦的小灯,每天照射2~3小时也可有效避免水霉病的发生。勤换水,保持水干净。
鱼长白毛该用什么药? 就是鱼身上白色絮状的一片片的
鱼缸彻底换水,消毒。白点病用福尔马林,剂量看说明书。水霉用大蒜素,或者到鱼药店买水霉净。不要突然升温。
鱼身上长白毛怎么办
鱼真菌病—水霉菌(水霉菌和棉霉菌)

(一)、感染的迹象。 感染的明显迹象是棉绒状的赘生物,通常是白色的,但也有时是发灰的黑色到绿色。真菌通常从躯干开始,但是也可能起源于有某个损伤的部位,它能扩散而侵害鳍、嘴、眼睛和鳃。

(二)、感染详述。 真菌是生长在死去的有机物质上的植物。典型的真菌体,或菌丝体,由非常纤细的丝状物或外菌丝组成,外菌丝刺穿死去的或腐烂的组织驼过它们的细胞壁直接吸收营养。因此,尽管真菌孢子在水中出现,但是健康的鱼能抗感染。孢子从某些外菌丝膨胀的顶端释放出来,靠两根鞭毛自由游动,直到它们习落到合适的组织上,并开始长成另一个真菌团。真菌仅侵袭已经受伤的鱼,或某方面弱的鱼。如果侵袭看起来像是自发出现的,有可能是因其他原因而受损害的组织的第二次感染,,例如被皮肤吸虫损害。在这些病例里,真菌和初次感染都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真菌能死掉。受损害的或未受精的卵尤其容易遭受真菌的侵袭,而产生的同一团卵里健康的卵可以正常孵化。把带有真菌赘生物的卵转移走,以保护健康的卵在它们的发育中免受牵制,常常是明智的做法。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 在水族箱里,通过检验水是否处于良好状况,水是否处于适合的温度,并且水是否不太偏碱性(淡水水族箱最好是PH7.2),可以预防可能发生的传染。很多处理剂被推荐使用,但是其中有些有严重的不利因素。盐水浴是淡水鱼类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是会引起不适当的 *** ,需要经常变换方法,而且单独使用不是特别有效。亚甲基蓝对轻微的病例有效,但是规定的用量会使水染上颜色,给持续检查病情的发展造成困难。可以把也孔雀绿涂在感染的区域上。有几种新型专用处理剂,这些处理剂通常对抗真菌有效。

在池塘里,真菌通常出现在春季,当鱼最弱的时候,或产卵之后变得受损伤的时候。在潮溼或寒冷天气开始之前,投喂平衡好并且有营养的饵料给鱼“催肥”,并且保证水的PH在6.5-7.8之间,这样有可能减少真菌传染的机会。已有供池塘使用的专用真菌处理剂。但是根据环境条件,最好把受传染的鱼转移到能保持更稳定条件的合适的容器里治疗;冷热悬殊会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促使进一步传染。例如做老式的洗浴,一定要小心地把鱼转移到一个大容器里,容器里盛满经过除氯处理的水或陈水,理想的做法是向水里充氧。要不惜任何代价避免对鱼造成不适当的 *** 。转移鱼的时候,用棉绒擦掉鱼体上的真菌赘生物。

把温度升到30度 打养 没有水草的话加一些盐(不含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