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话的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晋城古名泽州府,位于山西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自古就是三晋通向中原大地的门户。丹河萦其左,沁河饶其右,析城、王屋名载《夏书》。哲工宗匠先后辈出。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
晋城话属中原官话的过渡方言晋语邯新片,共五种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邯新片调值(以焦作话为代表)调值为冀鲁、中原两种调值的杂糅,其中阴调类更接近冀鲁,但阳调类则或或接近中原(开封)。邯新片,主要使用城市有晋城,邯郸、安阳、新乡、焦作。邯新片有些词汇接近中原而非典型晋语,比如晋语里说会话为“撇一会儿”或“撇一哈”,而邯新片说“喷一会儿”。邯新片民俗很多地方近河南,本地戏剧泽州鼓书、泽州四弦书、蒲剧与晋剧系统差别很大。
邯新片的音系最接近于早期冀鲁调型方言和中原调型方言有共同祖语面貌。从单字调的调型上讲,邯新片是典型的中原调型,主要原因有,冀鲁与中原在中古时期调型相同,后来分化为冀鲁和中原两种调值,今天的晋城调值介于冀鲁和中原之间,大概是二者未分化前的原始面貌。
而晋城盆地,音系上最接近于古官话,前后鼻音不合流,词汇上,受中原影响很大。而邯新片的音系,其实最接近早期官话,早期官话的祖语大概就是邯新片那个样子。而中原官话和北京官话都是近代官话,古貌罕存。 另外,怀庆方言(焦作、济源)同样是过渡型调值,值得深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