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01

大学四年,每一年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的前提是禁止摆烂。

大一应该是自由的。大一的闲暇时间比较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和广泛交友可以丰富自己的大一生活,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可以考虑做点兼职,但是前提是不耽误自己的学习。

大二的生活是充分的。可以准备考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和其他有含金量证书,同时又伴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投入到课余时间减少了,决定了充分的生活。

大三的生活是比较累但是充实的,因为你要为了以后的就业和实习做准备,并且课程学业是大学四年中最重的,但是前途是明亮的

大四的生活就是踏上社会实习工作的阶段,才是真正磨练自己的时候了。

第2个回答  2022-05-25

1.宿舍只是睡觉的地方,有时间就去图书馆,去教室,看看喜欢的杂志,健健身,比睡觉丰富。

2.有恋爱就谈,周末一起去约会,散步,吃各种小吃,去各个博物馆美术馆看看。

3.学会享受一个人的独处,学会一个人做很多事情以后,你会发现自己有的是精力和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4.不要宣泄负能量给周围的人,保持积极状态,永远向阳而。

5.控制自己的消费欲,切勿攀比,规划好自己的日常消费,学着理财,为父母减轻负担。

第3个回答  2022-05-22
作为大一新生,应该在进入大学后,除了学校的课表外,给自己安排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这也是对个人本学期的一个短期规划、短期目标。而这不仅仅是针对优等生,对于进入任何大学的任何一名学生都非常适用。因为大学是新的开始,曾经的优等生,并不代表未来是优等生,而过去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也可能在大学拥有更好的未来。
除了短期规划外,新生也应该有一个中期规划。大学不再是一种督促式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几乎完全地还给了学生,也就是说早上决定上不上课,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学生个人决定的。

换句话说,大学是要将每一个大学生,视为“成人”,更是以成人对待。
当然,这对于新生来说,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学生逼着学生,渐渐形成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不利于的是有些学生不适应,甚至出现了成绩滑坡。因此,如果新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中期规划,那么学习将会变得漫无目的,甚至是缺少学习的动力。

大学的学习并不轻松,成才也并不容易,除了短期目标,中期规划之后,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有些家长和大学毕业生发现,同样是一所高校毕业,甚至是同一个专业毕业,因为毕业后的职业规划方向不同,却导致了不同的人生,有的大学同学年薪百万,但是有的却常年辛苦,收入不过几万……毕业后,造成如此巨大的差距,实际上就是没有长期规划,有的学生贪图当前的“利”,荒废了自己大学所学专业。
第4个回答  2022-05-22
转换观念,不要以为上课以外的时间都是空闲时间。将一部分时间用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或者学习,建议将吃完饭之后的一个小时用来娱乐。
2 每个星期给自己一个固定的放松时间。比如在星期天,喜欢拍照的就去外面风景好的地方拍照,喜欢看书的就逛逛一些书吧或书店。反正就是脱离原来的环境,去做令自己觉得开心的事。
3 一定要坚持运动,说了八百遍了。可以将运动归入每天必做的任务中,而不是只在没事做的时候才想起来。
4 不要总是盯着朋友圈,别人不会因为你点了个赞就喜欢你。非常建议在微信设置那里关掉朋友圈的小红点。
5 每天坚持一件小事。每天坚持写日记,四年之后你的文字记录能力会大大提升。每天坚持看英语纪录片,你的英语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6 尽可能去探索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如果你学的专业比较万花油,或者并不是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其实转专业不是唯一的办法。我们还有充裕时间去试错,去发掘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
7 睡前半小时看书。研究证明,坚持睡前半小时不玩手机,四周之后睡眠质量会明显提升,用这段时间来看书最好。
8 如果有幸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就坚持去深耕。开始不要给自己太高的期望,特别是在名利方面,反正就算是一事无成也不会有很大的损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22-05-22
作为过来人,我想说两句,一定要做以下这些事
1、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如果是的话,最迟大二就要开始准备。
2、专业知识很重要,该学的一定要学
3、别盲目考证,问自己专业的师兄师姐或者老师,哪些证对以后你专业所从事的岗位有利的,就考那些,其他的别浪费时间考,别信多证多傍身
4、要恋爱
5、一定要多去旅游,毕业后你真的会没时间去的,相信我
6、四六级不是必需品,但是最好过四级,六级只是加分项(针对非英语专业)
7、社团的可以参加,目的是帮助你扩大自己在学校的社交圈,整体有利。
8、保持每周适当的运动量,大学保持最具荷尔蒙的身材
……
还有很多,如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