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昆仑山、西王母在哪里?原来早已成为旅游景点,被我们熟视无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导语:上一篇我们分析了《山海经·西三经》的前面部分,找到了不周山和轩辕黄帝的肇基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中的扩展链接查看。本文将继续分析《西三经》,由于篇幅所限,这是中篇。后边的系列文章中,我们还将继续系统地解读《山海经》,欢迎关注。


昆仑山,现在指昆仑山脉,被称为"万祖之山"。古昆仑山位于何方在汉朝时已无人知晓,古书只记载其为黄河源头,且多玉。张骞为寻找黄河源头,错到于阗(今新疆和田),发现其中的河流包含有许多玉石,采回后报告说:"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汉武帝一看这和古书中的记载如出一辙,便拍板将于阗的南山命名为"昆仑山",由此便流传了下来。

那么,作为古图书之一的《山海经》,是怎么记录昆仑山的,古昆仑山又会在哪里呢?本文将抽丝剥茧,带你领略昆仑山的壮美。

《西三经》前面部分记录了在当时的黄土高原中部,"其间尽泽也",是适合农耕之所,也是擅长耕作的周朝始祖后稷的领地(相关内容请点击厚重陕西:轩辕黄帝肇基之地,帝颛顼筑城之所查看,在此不再赘述)。不过,环境已然开始在变化。


第六山:"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也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常行西海,游于东海",顺着朝向、距离定位在黄河拐角处毛乌素沙地一带。关于《山海经》中的里程换算关系,请点击《山海经》的第一座山脉记录了哪里?不愧是中华龙脉查看,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此地属黄土高原,山势山岭不明显,又是黄泛区,所以,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比值,选取毛乌素沙地范围内较为明显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锚点: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西北高东南低,据地质勘测及史料记载,其绝大部分曾经水草丰美。公元5世纪时毛乌素南部(今靖边县北的白城子),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而在毛乌素沙地西边,就是现在的腾格里沙漠,记录中的"流沙"。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在阿拉善沙漠的东部,在银额盆地底部。就地形来说,腾格里沙漠属于阿拉善高原的冲积平原,多有河流冲积物和洪积—冲积物。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断陷盆地,湖盆共422个,半数有积水,为干涸或退缩的残留湖。

在腾格里沙漠中,还有在1959年才完全干涸的青土湖。青土湖原名潴野泽、百亭海,曾经是一个面积至少在1.6万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超过60米的巨大湖泊。后一分为二,西面的叫休屠泽,也叫西海,民国时改名为青土湖。青土湖水域面积曾仅次于青海湖,解放初期也有100多平方公里。潴野泽在《禹贡》中就有记载,在当地,还流传有大禹治水的传说。

其时,由于环境变化,潴野泽一带地质已由《禹贡》中的"厥田惟上上"变成了"流沙"。

另外,我们留意到第九山:"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由于"稷泽"在第四山也出现过,两者还中间隔着"河水也焉"的第八山,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其为错编。又由于第四山和第五山明文记载为"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具有强关联性,所以,第九山的原本位置应在第五山后。


加入错编的内容后,我们来到第七山:"槐江之山。丘时之水也焉,而北流注于泑水",指的应是现今的大峁槐山。注意,"泑水"为通用名:

大峁槐山属祁连山东段余脉哈思山的主峰,履盖着大面积茂密的原始森林,为干旱荒芜的黄土高原的一方绿洲。

在"槐江之山","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定位是在现今的景泰县附近:

景泰县隶属甘肃省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地处甘、宁、蒙三省(区)交界地带,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夏、商、西周(前771年)以前,景泰县地为西戎居地。春秋战国至秦属月氏,秦末汉初,匈奴破月氏,属匈奴休屠王之地。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击破匈奴右地,景泰县地归汉朝疆域。

据记载,在夏朝末期,后稷曾失去官位,混迹于戎狄之间:

注意,后稷是"稷"的首领的意思,也是官名,不特指某人。最早有记录的后稷姓姬,名弃,为黄帝后代:

《山海经》,和其他典籍,再次契合在了一起。

其后的第八山:"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河水也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具有很明显的特征"河水也焉",是黄河河道的转弯处。结合朝向和里程,可以定位在兰州一带:

兰州位于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是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也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

不过,记录是"河水也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到,虽然在这段河道的局部,确实是有南流的情况,但是我们同时注意到,"南流东注于"的叙述有些奇怪,是整部《山海经》中唯一一处同时出现两个不同流向的记录,所以,我们可以推断这是错简所致,正确的叙述应为"东注于无达"。

那么,"无达"指的应是兰州盆地残留的水域。兰州盆地峡谷与盆地相间,主要形成原因是黄河冲积和地壳运动,其中又细分有多个小的黄河河谷盆地。盆地底部则因长期被黄河冲积,形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河滩。其后的第十山:"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蠃母之山"也说明了这一带曾经有大量黄河泛滥留下的泥沙淤积。

而第七山中记录的"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指的应是兰州一带的丹霞地貌,规模为在全国排名前列:

由于兰州附近的土质泛红:

所以有"赤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在兰州东南,即是天水:

兰州除了红色土壤外,还有灰褐土。其中的兴隆山,土壤便主要是石质山地发育的灰褐土,此外还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栗钙土、新积土和淋溶灰褐土等深色土壤。这些应就是形成"黑水"的原因。


《禹贡》也为我们的推断提供了旁证:

"昆仑"在"西河"即黄河西部的雍州,西戎地盘一带,和我们的定位相符。


从甲骨文来看,"昆"有"众多"的意思,"仑"有"有条理"的意思,"昆仑"结合在一起就是“众多有多条理的山”的意思(昆仑古写作“昆仑”),这是对丹霞地貌的形象描述:

现今,兰州一带的丹霞地貌已被开发成景区,供人游玩。联想起"不周之山",确实,随着人口增加、交通发达,许多人们苦苦寻找的神山圣地,也许早已成为日常休闲生活的一部分,被人们熟视无睹。


由于兰州地区的山脉属于祁连山脉的余脉,那么很显然,继续西向记录的即是祁连山。

祁连山狭义是指祁连山系最北的一支山脉,广义是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祁连山属冷湿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分布有大片草原,为发展牧业提供了良好场所。

接下来第十山:"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蠃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其神状如人而犳尾",定位在了西宁盆地,

西宁盆地呈东西向条带状,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南以拉脊山为界, 北抵北祁连山的大阪山, 西临日月山,东延入甘肃境内陇中盆地。湟水自西向东穿行而过流入黄河。西宁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河湟地区也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

看来西宁盆地曾经也深受黄河泛滥和湟水泛滥的侵害,所以才会有"流沙"、需要"水行"。


不过,由西宁盆地至祁连山段方向偏向了西北,不是记录中的西向:

别忘了,《西三经》中少了一山,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出所少的一山应为西北向,并在后边找出这一山。也由于少了一山,所以我们重新选取祁连山脉的东端为起点:


那么第十二山:"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可以定位在祁连县的卓尔山附近:

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说明西王母当时应是还处在母系氏族 社会 的女巫师、女萨满或女族长。

祁连县内挖掘出的古文化遗址为卡约文化。卡约为藏语,意为山口前的平地。卡约文化,有大量青铜器出土,虽然仍广泛使用石器,但已进入青铜时代。根据放射性碳14测定,卡约文化距今约300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中原的西周时期。卡约文化是青海省古代各种文化遗址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土著文化,其东起甘青交界处的黄河、湟水两岸,西至青海湖周围,北达祁连山麓,南至阿尼玛卿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湟水中游的西宁盆地,遗址最为密集,是中心地带。居民以从事农业为主。

有关西王母的记载很早就有:

《禹贡》中记载的古昆仑一带的“渠搜”,也曾到中原做客:

这些记载说明了文明间的交流,从来不是静态的。

接着第十三山:"轩辕之丘。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是定位在冷龙岭一带。虽被冠以"轩辕"之名,描述却意外地简单:

冷龙岭在华热藏区被尊为第一山神,享有阿弥岗什卡的盛誉(意为老爷雪山)。黑河从其北侧流过,穿过祁连山,流向河西走廊。

黑河,古弱水(合黎山以北段)、黑水(一般指弱水下游黑河内蒙古段),曾名合黎水、羌谷水、鲜水、覆表水、副投水、张掖水、甘州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中段,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自治区三省(自治区),下游称弱水(古弱水),其中内蒙古境内河段称额济纳旗河(额济纳河,西夏语黑水),在居延海消失。《水经注》记载:"弱水自张掖删丹西至酒泉、合黎,余波入流沙"。在酒泉、张掖一带还一直流传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并供奉有大禹像。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的"流沙"范围有多大。

命名为"轩辕",很可能是黄帝曾到过此处寻亲戚或结盟,或是作为联盟主名义上统领此处。《史记》中就记载到了这个范围:

上古时部落间交流与联盟的关系,可能比我们现在想象得更早,也更复杂。


以上记载,也再次为"禹兴于西羌"提供了证据。


接着第十四山:"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应为错编。从"河水冒以西流"的记录来看,黄河河道唯有出大积石山即阿尼玛卿山之后,才会西流,所以根据对应的山系,第十四山应原本属于《西二经》: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