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又称卡片,现在在商业交往中,人们用交换名片的方式来认识新朋友或者快速地介绍自己。你知道最早的名片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古代也有名片吗?若是有,那么古代的名片叫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古代也有名片吗?
封建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名片。战国时期,铁器等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文化发展的速度也随之加快。比如,当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及其他一些流派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国在扩张自己疆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传播自己本国的文化,在战争的背景下也出现了不少贵族。
特别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文字得到了统一,也分封了很多的诸侯王。诸侯王当时必须每隔一段时间上京述职,所以为了和朝廷当权者搞好关系,就不可避免地要经常性地联络感情,为了满足交流的需要就出现了“谒”。当时,“谒”就是拜访者把自己的名字和相关的介绍文字书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也就是现在的名片。直到清朝时期才正式有了“名片”的称呼。
古代的名片叫什么
名片在中国古代又叫名刺、谒、门状、名帖等。
最早的名片称为【谒】
我国古代名片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但那时没有纸张,可没有现在的那么方便,材质一般为木块或竹块,块头也大得多,也不叫做名片,称为“谒”。叫法之所以那么奇特,与先秦时期政府机构设有“谒者”的官员有关,侍奉国君左右专门掌管传达等事务。
秦国统一后,各朝基本都设有“谒者”或类似的官职,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达官贵人也设立有专门负责接待客人的“谒者”,通俗点来说应该是“通仆”,因为他们不是一种官职,根据主人的意思来反馈信息给来访者,工作内容大概和今天的秘书相似。后来为了方便,出现了“谒”,上面写有自己的信息,求见原因,直接投递到对方府上,不再需要专人负责来访者,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财力。
秦汉时期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谒”为达官贵人所用,不被平民百姓所触及,但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汉高祖刘邦,在秦朝当亭长时,有一回县令宴请各界有名人士,并规定没有钱的只能在大堂外,“地痞”出身的刘邦看到这种场面,自然想掺和一下,没有钱怎么办,他递了一个“谒”,并附上贺钱三万,实际上他一分钱都没有,这一大胆举动震惊了宴上的吕公,为日后吕雉嫁给刘邦埋下了伏笔,看来成大事者脸皮要够厚,不拘小节,无疑刘邦都拥有了这些特点。
纸张的发明,促进了【刺】的使用
到了东汉时期,“谒”易名“刺”,随着纸张的发明,“名刺”也改用纸张,纸张的发明也促进了“刺”的使用,不再像秦汉时期有那么多等级限制,东汉时期的“刺”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据记载东汉名士郭泰经常收到名片,夸张到用车来装,汉末狂士祢衡也有很多名片,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的不是别人投的,而是自己做的,投不出去,以至于“刺”上的字都磨没了。
东汉到唐宋时期,名片不再叫“刺”,而是称“门状”,唐宋时期科举盛行,这给底层百姓进入上层社会提供了渠道,每次科举考完试后,不能像今天一样高考完了就可以完全放松了,这些新科进士、寒门书生还得四处拜访达官贵人,期望得到赏识以及提携,为自己以后政治前途铺一下路,要见到这些名门贵族先得投“门状”,看主人是否接见。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古代也有名片吗,古代的名片叫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