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九兵团为什么急着入朝,导致冻死冻伤减员严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5
在1950年10月的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联合国军攻势迅猛,彭德怀向中央军委紧急请求,派遣中国志愿军三野第九兵团前往长津湖地区,以阻截美军第十军,确保西线防线的安全。第九兵团,由宋时轮领军,肩负重任,他们从山东出发,面对麦克阿瑟的战术布局,美第十军试图三路夹击。战役过后,第九兵团被命北上,宋时轮接到了毛泽东关于对抗陆战一师的指令,尤其是关于东线战场的部署调整。

在11月4日,毛泽东批准了宋时轮的建议,第二十七军率先踏上了朝鲜的土地,紧接着,兵团的战略部署进行了调整,第四十二军返回西线,第九兵团接手了东线的防御任务。陶勇将军建议第九兵团全力应对江界和长津方向的挑战,兵团在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第二十军和第二十七军火速入朝,第九兵团秘密奔赴长津湖,面对美军的突然到来,他们陷入了严峻的境地。

长津湖的严寒与地形挑战着志愿军的极限。陆战一师,作为美军精锐,师长史密斯谨慎应战。11月27日,双方在湖边的激战中,志愿军晚于美军的行动,暴露了他们在准备上的不足。第九兵团尽管装备和补给有限,但他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然而,由于冬季装备集结迟滞,军大衣仅筹集到5万件,大部分士兵着薄棉装进入极寒地带,冻饿减员严重。冻死在公路上的“冰雕连”成为了这场战斗的悲壮写照,第二十军因物资短缺,损失惨重,与美军的装备优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物资分配上,美军的A餐和B餐,以及“温暖屋”的存在,确保了他们一定程度上的保暖。相比之下,志愿军在初期冻伤率极高,第二十军和第二十六军甚至达到60%以上。宋时轮向中央报告了冻伤的严重性,以及物资运输的困难,尤其是第八十九师凭借有效的防寒措施,减员最少。然而,志愿军在缺乏制空权的情况下,物资运输受阻,战后冻伤治疗成为一大挑战,直接导致了大量人员的减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