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识意识?究竟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1
佛教唯识学是佛在第三次转法轮时,为地上菩萨详细讲解的悟后实修和地地增上的内容,是真正的“了义法”。由于凡夫无法实证其中的微妙之处,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逐渐实证。因此,凡夫只能通过熏习建立知见,并在将悟或已悟之时,自行修证以辨别所证是真是假。
学习唯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佛法的“甚深及甚深”之处。而“八识心王”是唯识学最基本的知见,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对“八识心王”的简要说明:
1. 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门前做买卖,一个在家把账开。这首偈子意味着,八识心王同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被称为八个兄弟共一胎。其中,第七识末那识非常聪明,时刻思考一切法,处处做主,因此被称为伶俐。而第八识心对于六尘境界则非常迟钝,甚至根本不曾起心动念,因此被称为呆。
2. 前五识是面对五尘外境进行观察者,一旦觉醒现起后,就在各自的面门上不断面对五尘外境进行摄取和了别。意识则住于内身之境界中,依于前五识之了别,对五尘境作更细之了别,并分析思惟应该如何取舍。然后,由最伶俐之意根作出取舍。因此,意识心通常住在身中,并进行各种观察、分析和思惟。
关于意识(第六识):
1. 意识心是多数人认知的“自我”,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的小孩子认为身体就是自我。普通成年人的“我”就是能分别、清楚明白、思维推理的意识心。
2. 此意识心在五位(灭尽定、无想定、正死位、熟眠无梦、闷绝)断灭之外,其余时刻都是瞬间生灭,不停分别诸法相。即使是修行人坐禅时的明觉心、寂照心、离念灵知心等,也都是意识心。
习性(兼说第七识):
习性的问题不在意识心层面,而指第七识末那识。此识实际上是凡夫处处做主、时时攀援的“我执”。第六识意识虽然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如果第七识不做主,不下“命令”,身口意之“行”即不能现起。
习性之第二种义,习气种子集藏于我们的真心——第八识阿赖耶识之中。第八识不生不灭,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能生万法而不自知。开悟明心,明的就是这个心。
第八识(阿赖耶识):
“八识心王”之中,唯有第八识“遍一切时”、“遍一切处”(在涅盘中,唯有此识不灭,前七识全部断灭,故名“涅盘本际”)。其次,第八识又名“如来藏”,经中有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如来藏中藏如来”,也证明第八识即为真心。
第八识本具“无我性”,不能自证自分,无自我认知;因此只能借助由其出生的诸识感知六尘。“借假修真”故,需要利用五色根及意根才能修行、开悟,触证第八识。
以上是对“八识心王”的简要说明。更多更深的内容,请阅读唯识类经典和论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