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人物志--拜仁的宠儿托马斯穆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我还记得,2008年,霍芬海姆的老板邀请我加盟他的球队,并且给我提供了一份大合同,此时的我还在拜仁二队,看不到未来。但是我拒绝了他,我告诉霍村老板:我还是更想就在拜仁证明自己。

--托马斯穆勒

如果当时穆勒同意了,在另一条世界线里,他可能也会进球如麻,可能也会荣誉满身,可能也会功成名就,但是他就不是那个我们认识的托马斯了。

2000年,年仅十一岁的托马斯穆勒加入拜仁青训,除了日常训练外,他还要完成学业。为此,他不得不每周做火车往返于学校和训练场之间。

数年如一日的坚持,终于在09的欧冠对阵里斯本竞技的时候,替补登场打进了自己拜仁生涯的第一粒进球。不久后他便拿到自己人生第一份职业合同,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拜仁生涯。

09-10赛季的出色表现,让托马斯穆勒进入了德国国家队主帅勒夫的视野中,仅仅通过两场友谊赛的考察,勒夫就决定带着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出征世界杯。

世界杯开始前,没有人认识这个虽然一脸褶子却只有21岁的小伙子,也没有人把他的存在当一回事。当时的阿根廷主帅马拉多纳甚至在发布会现场把穆勒当成了球童,怒斥了他。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又是那么像童话故事。对阵澳大利亚的冷静一扣,推射破门;对阵英格兰的梅开二度,杀死比赛;对阵阿根廷的门前抢点,闪击破门;对阵乌拉圭的鬼魅跑位,补射破门。如果不是因为黄牌缺席了与西班牙的半决赛,可能10年世界杯的冠军就要易主了。

携世界杯金靴的荣誉归来拜仁,策应、助攻、进球,托马斯穆勒延续着他的高光表现,帮助拜仁攻城拔寨。

可是哪有天才的发展可以是一帆风顺的?

2012年,那个充满的失落遗憾悲伤的一年。联赛里,面对多特的青春风暴,拜仁让出了德甲桂冠;德国杯中,同样的多特蒙德,同样的折戟沉沙;欧冠上,穆勒的进球以为是天堂,却没想到只是黑夜前最后一丝曙光,德罗巴的头球重锤,切赫的“只手遮天”,将拜仁,将穆勒送进了深渊。

随后的欧洲杯,一球未进,表现低迷的托马斯穆勒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

“一天到晚就知道傻笑,球都停不好” ,“带两步球就踉踉跄跄,还不如国足” ,“全场都看不到他的影子,除了瞎跑啥都不会”。这是当时球迷他的吐槽和不满。

没有人会不在意这些评论,我相信穆勒也不例外。但去面对这种评论,有的人会逆反,我行我素,自暴自弃;有的人就会勇敢面对,证明自己。

穆勒属于后者,因此我们才能看到他不断改善的停球,越来越精准的传球,更加隐蔽鬼魅的跑位以及依旧风骚的射门;才能看到13年的铁血复仇、欧冠称王,14年风光依旧,世界之巅;才能看到即使战术不合适,被压在替补席,仍然可以在有限的出场时间中,送出一个个精准的助攻,打进一粒粒精彩的进球。

关于穆勒,有人评价说,他是不是不太属于足坛。速度,没有;技术,一般;身体,瘦弱。伴随着滑稽的停球姿势和糟糕的射门方式。感觉他更像是一名喜剧演员。

的确,穆勒的逗比性格和场上的滑稽表现让人觉得他并不是一名传统认知的球员。他的优秀在于他对于空间的阅读,对球路的把握,对大局的判断。我更愿意把他形容为一种依靠头脑踢球的球员,一名空间阅读者。

如今的穆勒,已经年过30,对于一名球员来说,这已经不是巅峰的年纪。现在的他,没有了国家队的牵挂,没有了荣誉的羁绊,可以尽情享受这片球场,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在安联终老,但却不是12年前那样,为了证明自己,只是为了心中的信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