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勿乱 *** 、吃泻药!小心冒出大肠瘜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1

便便不通好难受,自己 *** 、吃泻药可以吗?千万不要!临床上就有患者长期用这些方式解便,后来做了大肠镜检查才发现乙状结肠长出瘜肉,若置之不理,转变为大肠癌的机率非常高!大肠直肠科医师表示,长期服用泻药会让肠道失去正常蠕动功能,而不良的排便习惯容易造成肠道内长瘜肉,增加罹癌风险;民众除了要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态之外,若有痔疮问题还可温水坐浴10分钟,有助舒缓 *** 肿痛。

近年来台湾食安问题严重,国人饮食习惯改变,目前大肠直肠癌的发生率已经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依据台湾癌症基金会推估,全台约有80万人有大肠瘜肉,若无及早发现,恐有大肠癌风险。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大肠瘜肉的发生呢?

便秘勿自行 *** 吃泻药 长期易增瘜肉风险

大肠直肠科主任医师、《排便异常&大肠瘜肉&痔疮&肠躁症 健康70问》一书作者洪耀仁指出,诊间曾遇过一位50岁的欧巴桑,平日排便不规律,有时腹泻、有时便秘,便秘严重时会自行 *** ,有时则吃泻药,出现血便时还以为是痔疮。

直到做了大肠镜检查,才发现直肠上方、接近乙状结肠的位置,有一个绒毛性腺瘤瘜肉。而且,病理检验结果显示,这个瘜肉有高度不良化生突变(High Grade dysplasia),数年后很有可能转为癌症。

洪耀仁医师表示,长期服用泻药会让肠道丧失正常蠕动功能;而且,在没有医疗人员的指导之下,自行 *** 也只能清除直肠下方的粪便,并无法将肠道内的粪便完全排出。长期下来,肠道仍然不健康,也会增加大肠瘜肉甚至大肠癌的发生风险。

大肠瘜肉年轻化 饮食不当是主因

大肠瘜肉不仅好发于中、老年人,目前已有年轻化的趋势,许多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因长期外食,加上生活习惯不良,肠道提早老化,因此也容易长出大肠瘜肉。洪耀仁医师表示,临床上就碰过一位40岁的男性,平日爱吃肉类、少吃蔬果,而且又喜欢吃油炸、烧烤、麻辣口味的食物,检查之后才惊觉肠道内已有瘜肉。

胃肠科医师也长瘜肉 定期检查追踪很重要

除了保持健康生活,定期大肠镜检查也很重要!洪耀仁医师在年满50岁之后,每年必定都会做粪便潜血筛检,每隔3年做一次大肠内视镜及胃镜检查。

即使身为胃肠科医师,因工作繁忙、压力大、三餐不定时,洪耀仁医师在2006年的大肠镜检查中,也发现升结肠长了一粒0.5公分的腺瘤性瘜肉,且有局部癌化、分化不良的病变,当时立刻切除干净。2009年再次检查时,肠道一切正常。没想到,2011年的检查却发现,降结肠长出一粒0.3公分的增生性瘜肉,于是立即切除。

事实上,大部分的大肠瘜肉初期都没有明显症状,而且切除之后,还是会再复发,其复发率更高达20%。因此,民众一定要定期监测及追踪检查。

腺瘤性瘜肉易癌化 小心出血便秘症状

大肠瘜肉病理组织分类中,以增生性瘜肉和腺瘤性瘜肉两大类为主。在病理组织分类中,仅有腺瘤性瘜肉容易变成大肠癌。大部分的腺瘤不会产生症状,比较常见的是出血;腺瘤越大,出血的机率就越高。如果是直肠或乙状结肠的腺瘤,容易出现便秘、腹泻、黏液性血便、腹痛等症状。

预防大肠瘜肉发生 改善三方面生活习惯

洪耀仁医师表示,民众可以透过以下三个方面,预防大肠瘜肉的发生:

1.饮食/ 三餐定时、细嚼慢咽、营养均衡。少吃红肉和加工食品、天天五色蔬果,多吃高纤维;口味清淡,少吃辛辣、 *** 、烧烤、油炸物;每天喝自己体重乘上30c.c.的水(如体重50公斤一天最少喝1500c.c.的水);适量补充益生菌与维生素B群。

2.作息/ 强调慢活:充足睡眠,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愉快生活、定期健检、控制体重。

3.运动/ 每天做腹式呼吸、饭后散步或走路15分钟、每周运动3天且每次30分钟、适度晒晒太阳。

温水坐浴舒缓肿胀 女性别因害羞延误就医

此外,发生 *** 不舒服、出血、有痔疮的人每天可温水坐浴5∼10分钟,有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 *** 周围血管的充血、肿胀, *** 肿痛的症状就会缓解。不过,记得水温保持在摄氏40~42度最适当,切勿过高。另外,女性患者切勿因「不好意思在医师面前脱裤子、看 *** 」而忌讳就医,容易因此延误病情,反而得不偿失。

长期排便习惯不良,容易导致肠道老化,增加大肠瘜肉的发生风险。 书田诊所大肠直肠科主任医师洪耀仁(图中)与曾经是其患者的元大创投董事长李克明(图左)以及病患家属苏文秤(图右)合影。 书田诊所大肠直肠科主任医师洪耀仁提醒民众保持健康饮食、注意排便习惯,降低大肠瘜肉的风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