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凌源油页岩含矿区资源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1-19

凌源油页岩含矿区位于辽宁省西部的凌源县、喀左旗等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5'~120°15',北纬40°30'~40°50'。是一呈北东向展布的长带状中生代残留盆地,面积约为970km2,盆地内广泛发育下白垩统九佛堂组。该含矿区包括坤都沟、五家子和九佛堂3个勘查区和1个预测区。具体含矿特征如下。

一、坤都沟勘查区

该勘查区属辽宁省凌源县三家子乡所辖,位于凌源县城南40km,东南距三家子约3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5',北纬40°40'。地理环境为丘陵,气候为大陆性气候。交通较方便,锦承铁路横贯东西中经凌源,此外,还有各厂矿车日夜往返不绝。

(一)构造特征

该勘查区构造较为复杂,以古生代地层中的逆断层较多,在本区北部及西南部有野猪沟封闭向斜及耗子沟封闭向斜,二者走向线均为NE-SW,在SW封闭,南部有三家子、五家子背斜,走向线同上,在野猪沟封闭向斜及耗子沟封闭向斜之间靠近野猪沟封闭向斜有一走向NW转向NE,倾向NE转向NW的逆断层,靠近耗子沟封闭向斜出露有一走向近E-W向,倾向为近N的逆断层。

(二)地层特征

本区附近出露的地层以震旦系最老,其次为寒武系、奥陶系、侏罗系及下白垩统,特征如下。

1. 震旦系

下部为燧石条带的灰岩;中部为黑色、灰绿色、黄色页岩;上部为竹叶状灰岩。

2. 寒武系

与震旦纪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关系,下部为夹泥质灰岩的黄褐色页岩;中部为鲕状、竹叶状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的砂质页岩。

3. 奥陶系

整合于寒武纪地层之上,主要为灰色页岩及砂岩。

4. 侏罗系

不整合于奥陶纪地层之上,主要为砾岩,其砾岩主要呈棱角状。

5. 下白垩统

角度不整合于侏罗纪地层之上,主要以砂质页岩为主并夹有砂岩和砾岩。

本区油页岩主要为“次一矿组”和“次二矿组”。主要赋存在下白垩统九佛堂组,系湖沼相产物。自下而上分为3层,矿层平均厚度为4.05m,面积2.79km2,倾角13°,埋深15~390m,油页岩体重为2.32t/m3。其中“次二矿组”为扁豆体状油页岩,含油率为5.60%,矿体倾角为13°(图5-28)。

图5-28 凌源坤都沟油页岩地层对比图

(三)油页岩资源评价

1. 地质工作程度分析

本区由日本、原东北地质局中国地质队等先后完成勘查工作,最后由原地质部全国资料局完成,于1958年12月上交了报告,达到了普查的程度。

2. 资源评价

资源评价结果表明,该勘查区油页岩资源储量为2623万t,查明资源储量为2623万t,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1285万t,查明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1285万t。页岩油资源储量为111万t,查明资源储量为111万t,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55万t,查明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55万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储量42万t,页岩油查明可回收资源储量42万t。

二、五家子勘查区

五家子油页岩勘查区属辽宁省凌源县第八区所辖。其位置在凌源正南40km,建昌西35km处。其坐标为东经119°45',北纬40°40',地理环境为丘陵,有山咀子河通过,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

本区构造较简单,不同时期的新老构造线均为北东、南西方向,除简单的背斜不整合以外,各种形式的断裂颇为稀少。其地层概况与坤都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区的油页岩主要赋存在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为沼泽相沉积产物。共分为五个矿组6层,矿层累厚为36.2m,面积2.96km2,倾角为7°~18°,埋深12~190m。油页岩体重为2.00t/m3,主要为深灰色或黑色,薄层至厚层均有,较致密。其中,第三矿组少数露头分析品位在5%以下,大部分在8%以下。第四矿组品位在6%~7%。第五矿组的质量和厚度均很差,大部分被侵蚀。

五家子油页岩矿床由日本人于1937年发现,后来先后有多人进入本区进行调查。并于1956年由东北地质局九佛堂普查队对该矿区进行了普查工作,用槽探、浅井、钻探进行了了解,于1957年1月上交报告。

资源评价结果表明,该勘查区油页岩资源储量为21484万t,查明资源储量为21484万t;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12891万t,查明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12891万t。页岩油资源储量为1099万t,查明资源储量为1099万t,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660万t,查明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660万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储量为495万t,页岩油查明可回收资源储量为495万t。

三、九佛堂勘查区

该勘查区位于辽宁省喀喇沁旗蒙古自治县境内,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5',北纬40°40'。其位置在喀左县城西南22km。本区东部山系近E-W向,标高在500m左右,地理环境为丘陵,有大凌河贯穿其间,气候属大陆性气候。

该区构造简单,为NE-SW向的单斜构造,其走向150°~170°,倾角20°~70°除有少量的断裂以外未发现有较大的断层或褶皱。主要断层有平移断层和正断层两种,对矿区油页岩影响较小。

本区下白垩统非常发育,属陆相盆地沉积,岩相纵向上变化较大,由页岩变成砾岩,其地层在凌源地质概况相似,所以在此不在赘述。

该区油页岩出露较好,主要分为5层(图5-29),为湖沼相产物,矿层厚度为10.1m,面积0.76km2,倾角为30°~70°,埋深0~250m。油页岩体重为2.00t/m3,可分为孤山子组、下组、上组三段,孤山子组为灰黑色致密块状油页岩,品位3.0%~5.0%,下组位于白垩系中部,含油率3%~9.58%。上组位于下白垩统,含油率4.56%。该勘查区是辽宁省地质局锦州专区地质大队凌源队于1959年1月勘查完成。勘查程度已达到了普查的程度,进行了1/10万的地质测量。

图5-29 喀左九佛堂含矿区含油页岩地层对比图

资源评价结果表明,该勘查区油页岩资源储量为1649万t,查明资源储量为1649万t,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981万t,查明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981万t。页岩油资源储量为92万t,查明资源储量为92万t,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55万t,查明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55万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储量42万t,页岩油查明可回收资源储量42万t。

四、凌源预测区

凌源坳陷内分布有坤都沟、五家子、九佛堂等油页岩矿区,整个盆地呈北东向分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5'~120°15',北纬40°30'~40°50',地理环境为丘陵,属大陆性气候。

凌源预测区是除坤都沟、五家子、九佛堂等勘查区之外的凌源坳陷部分。根据上述三个勘查区的地质特征,结合1∶20万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表明,三个勘查区的油页岩均形成于湖沼相。成矿时期气候潮湿,有利于油页岩的发育,由此推断喀左盆地中的九佛堂组可能广泛发育有可采油页岩资源。分析表明五家子矿区发育的九佛堂组二段地层在喀左盆地中残留很少,喀左盆地内主要残留有九佛堂组一段地层。据此,类比凌源坤都沟、喀左九佛堂两矿区的下白垩统九佛堂组的油页岩发育特征,对喀左盆地的油页岩资源进行了预测。推断该预测区的油页岩赋存在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主要油页岩有5层,矿层累厚为10.8m,面积为86.72km2,倾角为22°,埋深15~960m,矿层的体重为2.22t/m3,含油率为4.97%。

预测资源储量时,类比已知勘查区的油页岩分层、厚度、含油率、体重,将凌源坤都沟和喀左九佛堂两勘查区的油页岩层进行对比,对两矿区均存在的油页岩层,采用两矿区油页岩层厚度的平均值做为该盆地预测区油页岩层的计算厚度;对其中一矿区不发育的油页岩层,由于两已知勘查区较远距离分布于盆地的不同部位,所以该盆地预测区的油页岩层的计算厚度采用油页岩发育的矿区的油页岩厚度,但该层油页岩的计算面积减半。预测油页岩的有效面积时,采用两已知勘查区的勘查范围面积和油页岩有效面积的比值等于预测区范围面积和预测区油页岩有效面积的比值,以此求算预测油页岩的有效面积。预测油页岩体重采用两已知勘查区相应层位油页岩体重的平均值。其他参数也采用两已知勘查区相应参数的平均值。

资源评价结果表明,该含矿区油页岩资源储量为208558万t,潜在资源量为208558万t。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72996万t,潜在技术可采资源量72996万t。页岩油资源储量为10366万t,潜在资源量为10366万t,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3628万t,潜在技术可采资源量3628万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储量为2721万t,页岩油潜在可回收资源量为2721万t。

根据以上四个区的综合分析,对凌源含矿区的油页岩资源进行综合评价。资源评价结果表明,该含矿区油页岩资源储量为234314万t,查明资源储量为25756万t。潜在资源量为208558万t。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88153万t,查明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15157万t,潜在技术可采资源量72996万t。页岩油资源储量为11668万t,查明资源储量为1302万t,潜在资源量为10366万t,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4398万t,查明技术可采资源储量为770万t,潜在技术可采资源量3628万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储量3299万t,页岩油查明可回收资源储量578万t,页岩油潜在可回收资源储量2721万t。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