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作品签名,写Vincent,为何不写Van Gogh,原因和结果太悲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 文:天辰

梵高,后印象派的代表艺术家之一,创作了很多直戳人心的作品,如《星夜》《有乌鸦的麦田》《夜间咖啡馆》《向日葵》等等。

他一生中,画了十多幅《向日葵》。在1888年8月的某一天,在画完最后一笔后,后退几步再整体看看画面,十分满意。于是,按照一般的习惯,他又拿起了画笔,在画面中签上名字,代表这幅画已经完成。

但梵高并没有签上“van Gogh”,这个我们习惯称呼他的名字,而是签上了“Vincent”,

完全不符合逻辑。

梵高在1862年画的素描(有人认为这是他画的第一张画)上,“Van Gogh”还被写在上面,在后面的作品中为什么不见了呢?

一般签法

画家在作品上签名,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流行。在那时,个人的价值逐渐得到重视,同时画家也开始从合作制的绘画作坊分离,可以接受独立完成的订单。所以签名成为画家区别于其他同行的标志。1

有些名字签在画面背后,但为了方便识别,提高知名度,大多数的签名一般是在画面上。

梵高的全名是Vincent Willem Van Gogh,中文一般翻译为文森特·威廉·梵·高。

在日常使用中,习惯简称他为梵高(Van Gogh),因为这是他姓,文森特是他的名字。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博物馆,馆藏了他黄金时期的200多件作品,其中就有《向日葵》。这个博物馆就以梵高(Van Gogh)来命名。

体育明星杜兰特、科比、梅西,这些都是姓。

同时代印象派奠基人之一的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在作品上的签名也是用姓——马奈(Manet)。

也有把姓名全写上的画家,比如印象派的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因为姓名短就全写上了。名字太长,但又想写完怎么办?答案:简写。梵高钦佩的法国现实主义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画面签名是“J.F.Millet”。不管哪种方式,都会写上姓。

梵高为什么不这样干呢?

梵高的原因

梵高正式开始绘画前,他做过传教士,熟悉荷兰语、英语、法语与比利时语,到1880年,这四个国家都待过。所以梵高在语言的交流上有相当深的了解。

在日常,英语世界的言语交往中,Vincent 比Van Gogh 更为顺口,因此他的很多朋友都喊他Vincent。Van Gogh 发音挺拗口的,在法国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发音。梵高曾经写弟弟提奥写信说,我的名字虽然在现在算不了什么,但是在未来,应该像我签在画布上那样,写在展览的目录上——是文森特,而不是梵高,我这样做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因为这里的人不懂得后一个名字的发音。

虽然梵高说原因很简单,但从侧一方面反映出他的艺术野心——成为广为人知的大艺术家。

梵高对“Vincent”寄托了他的艺术理想。

结局

在《星夜》里,火焰般的柏树高高矗立,蜿蜒而上,就像渴望都能触摸到漫天星辰的天空。梵高何尝不是这样呢,他希望作品能触碰到公众,期盼星空能看到柏树的倾诉,哪怕是参加艺术群展。对“Vincent”寄托的理想,一直到他37岁(1890年)死去都未能看到。在离开数年以后,他的作品终于引起轰动了,从荷兰到国际,由默默无闻迅速地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艺术家。荷兰政府还专门建盖了他的博物馆——梵高博物馆。可这时,被梵高寄予希望的“Vincent”鲜为人知,反而是“Van Gogh”红遍了全球。

——EN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