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先生的杂交超级水稻是转基因的技术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1

袁隆平先生的杂交超级水稻是转基因的技术吗

中文学名:杂交水稻(特此注明:杂交不等于转基因)
拉丁学名:hybrid rice
别称:超级水稻
二名法:Oryza Sativa
界:植物界
分布区域:中国、越南、印度、菲律宾、美国
研究者: 袁隆平
其基本的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ll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由于Henry Beachell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超级水稻怎么了

超级水稻通常是指在产量、米质、抗性等方面显著超过现有水稻品种的水稻,我国在1996提出超级水稻计划,由袁隆平主持。2014年10月,第四期中国超级稻创造了亩产1026.7公斤的实验新纪录。但与此同时,我国水稻实际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两者相距甚远。
然而,袁隆平的超级稻在安徽遭遇了“滑铁卢”。在安徽蚌埠,万亩“超级水稻”去年出现绝收或减产。家住蚌埠五河县小圩镇,69岁的农民贾文贤发现,他种植的超级稻二期主推品种“两优0293”有些不对劲:刚灌浆的稻子,该由青色变成喜人的金黄色,结果却慢慢变成了灰白色。十天后,灰白色的稻子全都耷拉了脑袋,死了。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一时间,种子供货方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推上风口浪尖。
“两优0293”在安徽种植18万亩,为何只有在五河县附近出现大面积的绝收或减产呢?五河县和安徽省两级农委同时组织了专家进行了田间现场鉴定。鉴定结论认为,绝收或减产属于典型的“穗颈瘟”危害,而孕穗和抽穗期间出现低温连阴雨,品种本身高感稻瘟病,加上适期预防措施不到位,是导致该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专家鉴定组组长包文新研究员透露,“两优0293”品种的最大优点是抗倒,但也存在致命的弱点,就是对稻瘟病的抗性很低。“安徽不是稻瘟病的高发区,因此被列为‘两优0293’的适宜种植区域。”
为平息争议,久未在媒体上露面的袁隆平站了出来。针对网上提到的“超级稻重产量不重质量”等观点,袁隆平表示不认同。他说,国家对超级稻的要求,除了产量高,还要求米质达到部颁二级,抗当地两种主要水稻病虫害。“两优0293”是10年前育成、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推广这么多年,品种有可能退化,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也有变化,如果生产上不注意,在气候特殊的年份,是可能出问题的,这次在安徽出了点小问题,不能说超级稻都有问题。超级稻百亩片平均亩产达到1026.7公斤,创下了世界纪录。这是科学研究的高峰。大面积推广后,平均亩产能达到七八成,从整体上提高了水稻种植水平。

袁隆平支持转基因吗

    袁隆平的观点:我对转基因的看法一直没变——转基因研究要积极,应用需慎重。

    2012 年 3 月 13 日,众多网站转载一篇题为《袁隆平:转基因食品或影响生育,人民不是小白鼠》的新闻报道后,在转基因之争中向来以“中间派”自居的袁隆平,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那不是扯卵吗?我根本不是那个意思,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完全是误导性的报道。其实,就是个观点的问题嘛,我从来没改变过我的观点嘛,也不知道媒体在报道这个问题的时候怎么就改变了。”2012 年 3 月 13 日下午,当袁隆平听到秘书辛业芸读出的网络新闻标题时,当即激动地予以反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