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消亡的罗曼蒂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0-25

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峰是余华,而不是莫言。余华成就最高者为《许三观卖血记》,其次是《活着》。但《活着》由于在1994年被张艺谋改编成了电影,并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大奖,顺便为主演葛优带来了一个戛纳影帝的头衔,因此这部作品更为人所知。《活着》当然是佳作,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很优秀。它通过主人公富贵的视角,将民国至文革数十年的时代沧桑,凝于一身之上,展现出无尽的苍凉与慨叹,是典型史诗级的作品。电影《活着》出炉之后,眨眼就过去了12年,正好一个轮回,曾经的搭档张艺谋与葛优再次在同一个档期里相遇,只是不再是同一部影片,繁华不再。张艺谋执导的《长城》与葛优主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同一天上映,《长城》的野心比当初《活着》时更大,但没有了余华一流的原著做支撑,只剩下了一个浮华的外壳,内容的空虚招来观众的种种不满,让张艺谋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葛优主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也没有《活着》那样惊艳,葛优的表演也缺乏富贵那样的层次感,显得有些僵硬。但是综合比较的话,《罗曼蒂克消亡史》足以甩开《长城》十二条街。更让人感慨的是,我们有幸见证了一个曾经伟大的导演的堕落,同时见证了另外一名伟大导演的冉冉升起。程耳,经过《边境风云》的暂试新声之后,在《罗曼蒂克消亡史》展现出了他不俗的掌控力。作品当然不完美,甚至存在巨大的缺陷,但程耳已足够证明自己的实力。

第2个回答  2017-10-25

近些年,方言电影逐渐多了起来,上半年的《火锅英雄》使用重庆方言,让很多人印象深刻。而本片则大部分对白都是用上海话完成的。本就是大上海的电影,从演员一开口,观众便自然而然的被带了进去。仿佛一只手,透过屏幕直接将你带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滩。暂且不论观众听不听得懂,就是这一腔的原汁原味就够让人舒坦。说实话,小时候看港片,如今看好莱坞电影、看美剧,基本上早已习惯了“原音”。如果仅仅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多少会让人有出戏之感。那个时代的上海,可以说是个国际大都市,因此无论是上海话、日语还是京腔,都会出现。从听觉上,让观众首先进入到多元的世界。不仅仅是还原和再现了一个时代,更让眼前的戏真起来。电影中呈现了从上海大佬到马仔小弟,从电影明星到普通妓女,从冷面车夫到管家老妈,人物非常之多,所以难免让人感觉有符号化之感。在这里要说的是,电影只截取了一个人一生中的一个时段,可以说是非常有限的一个时间点。那么,在这个时段中,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必然不是自己的一生,更没有篇幅去展现每个人做出一个决定的辗转反侧。导演之所以采取了极简的方式,仅仅给观众呈现出一个“结果”,其原因是相信观众可以脑补他们的曾经。比如电影皇后为何要维护烂泥扶不上墙的丈夫?他们曾经的情感纠葛是怎样的?车夫为何会做任何事只收车钱?是什么促使他给自己定下这样的规矩?看似简单的背后,实则潜藏着浓浓的迷雾,待人去拨开、去寻找。当每个人物都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出选择后,观众可能会不理解,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观影后为这个人脑补一个属于他、她的小传,那么电影之外的思索就更加有趣起来。当影片中陆先生在香港脱下帽子,恰也犹如影片本身在对观众作以谢幕一般。而我似乎还沉浸在这个虽然消亡却依然引人入胜的时代中,不愿起身。如果说之前的《边境风云》仅仅是程耳导演电影风格的形成,那么《罗曼蒂克消亡史》应该就是一次更加成熟也更加圆润的肆意表达。

第3个回答  2017-10-25

“他一直拖到一九四九年五月初才坐上去香港的轮船,算得上真正的末班车。没有人知道他在拖什么或等待什么,我想他自己也未必知道,不过是下意识的拖延。不久他就死在香港,死前再没有值得记述的事件或说过的话,他基本没再说话,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一切都不值一提,他终于走向自己的沉默。”

 这是《罗曼蒂克消亡史》小说原作的结尾,透着一股文艺味道。相比电影,我喜欢小说的这个尾声。而影片的结局,是葛优在香港的安检处,被要求脱帽、举高双手搜身——他沉默着,孤身一人,有一种,一代枭雄落幕、一个时代结束的苍凉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