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学排名前十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13

成都小学排名前十名:1、成都市实验小学;2、成都市泡桐树小学;3、成都师范附属小学;4、成都市盐道街小学;5、成都市胜西小学;6、成都市龙江路小学;7、成都市天涯石小学;8、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9、成都高新区景城小学;10、成都市少城小学。

1、成都实验小学:成都市实验小学校址位于成都市人民中路一段22号,是一所以“实验研究 辅导地方”为建校使命的小学,该学校历史悠久、校园布局合理、师资力量充足、校容整洁、环境优美,并获“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239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校容整洁,环境优美,其雕塑“飞向未来”、“种子绽开新芽 双手捧出未来”、“手执金钥匙的人”极富生命活力和教育意义;

投入1300多万新落成的教学大楼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室、艺体室、劳技室、游泳池、风雨操场等配备完善,各种现代教育设施一应俱全;学校还投入400多万建成校园网络,所有教室、办公室均配有电脑,一所现代化的小学正逐渐形成。


2、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地址:成都市琼楼路188号,秉承“和谐教育 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成人成才,像泡桐树一样茁壮成长!”的校训,培养自主、和谐、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喧嚣的都市中,有一片宁静的蓝色海洋,这就是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学校创建于1961年,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铸就了泡桐树小学校园优美、校风优良、教育优质、服务优秀;教学扎实、管理落实、科研求实、发展真实的四优四实的优质教育形象。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创建于1961年,前身是省委子弟校。学校创造性的实施“一校多区”的新型办学体制,现有三个校区,54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168名教师,实行2+4+6的办学模式。

3、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成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办于1908年,其前身是淑行女子学堂小学部。清朝末年,川中名儒陆慎言从日本留学归来,怀着教育救国的思想,变卖家产,相继创办成都首家女学淑行女子学堂(成都师范学校的前身)和淑行女子学堂小学部,拉开了“赤诚附小,百年流声”的序幕。

成师附小具今有1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文明单位"首批"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是一所具有一定示范性的省、市、区窗口学校。

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小学教育除了教育的特点外,还有独特的基本特征:一是全民性,二是义务性。

初等教育机构最早产生于十六世纪的德国,由城镇主办,教习实用知识和新教教义。十七世纪初,这种学校逐渐增多,成为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欧洲各国和日本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也相继成立。

教授学童识字的“小学”,古代也叫“蒙学”,包括教育阶段及教育场所两种含义。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在学的学生也叫“蒙生”。

现代学堂和教育制度是西方传教士引入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美式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满清朝庭的视野。

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对教育革新网开一面,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真正停止以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国民政府于1915年改初等小学堂为国民学校,“以授以国民道德之基础及国民生活所必需之普通知识技能为本旨”。“小学堂”划分为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六岁入学,修业四年,毕业后视具体情况可升入高等小学校(修业三年)。

另设预备学校,同国民学校、高等小学校平行,“以施以初等普通教育、预备升入中学为本旨”。国民学校分前期(四年)和后期(三年)。1922年,国民学校改为初等小学校,取消预备学校。

1940年,国民政府实行所谓“管、教、养、卫一体”,规定各乡设中心国民学校(相当于中心小学),由乡长兼任乡壮丁队长和校长,各保设国民学校(相当于村小),校长由保长兼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乡镇(人民公社)一级设置一所中心小学,在各村(生产大队)设村小。随着老龄化加速,幼儿人口比重下降,小学生源减少,各村小开始撤并,很多地方仅保留寄宿制中心小学,使得路途遥远的学生上学极为不便。

新中国的小学学制,废除了民国时期的初小和高小之分,实行一贯制小学,先后有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由于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不再实行考试。


相似回答